第678章 长安

一直到天统元年过完,昭询都觉得自己像是在梦里。

他这时候想起四年前的初夏,他和阿胡在母亲的寝殿里玩耍,躲在屏背后,听到母亲与姐姐的对话,姐姐说“从前姨母做下的事,就是到如今,仍然有人记恨”,又说:“如果阿娘实在担心,就让三郎从文……”

他那时候已经开始记事,虽然不能完全明白她们说的什么。后来他知道了。所有人都瞒着他,防着他,因为他曾经被姨母钦点,过继给他的表兄,登基称帝。那时候父亲匆匆忙忙回师,也是因着这个。

但是后来,登基的是他的兄长。

那或者是因为国赖长君,或者是因为没有人敢再让一个胡太后垂帘,或者是因为……大将军的缘故。

虽然从来没有人诉诸于口,但是有些东西始终都是存在的,比如兰陵与阿兄才是一母同胞;比如他阿兄其实是被大将军拥立——当初兰陵北回,手上莫说一兵一卒,就是身边侍婢都只剩了芈夫人,他们得以回京,六镇降军出了极大的力。这些人,并不得自于他的父亲,也并不听命于他的兄长。

“那就像汉献帝仰仗魏武王……”瞎子这样与他说。

他忧心忡忡:“那如有一日,大将军如魏武王一般,我阿兄当如何,先生教我!”他从来不相信女人能够牵绊住野心。魏武王的女儿是汉献帝的皇后,但是那并不妨碍魏文帝从姐夫手里抢过玉玺。

那瞎子轻飘飘地道:“陛下与兰陵长公主兄妹情深,就是把江山送了,也未必就舍不得。毕竟退为山阳公,仍可保富贵终身。”——汉献帝退位之后,受封为山阳公。

他当时怒而拔剑,恨声道:“我元家的基业,岂能拱手送人!”

瞎子微笑:“可惜……却由不得陛下。”

只有他自己知道他做了什么。邻和公主……名义上她是他的妻子,然而他并没有太多感觉。就是个身量不足的小姑娘,戴了很多首饰,把眉目都遮住了。以至于他如今想起来,竟记不得她长什么模样。大概是……不丑罢。

母亲倒是很疼爱她,但是母亲是知道的——她知道发生了什么。他还记得那天他进宫,母亲看他的眼神,虽然她没有说一个字。

他起初,只是以为娶邻和公主,他能得到一个得力的岳家,他没有想到——或者是有人替他想到了。

其实那也不算太意外:长安那位不就被逼娶了吗?凭什么他娶得,他阿兄就娶不得?越发验证了瞎子的话:他阿兄是个过于讲义气的人。之前对郑三这样,如今对谢皇后也是这样——然而天子岂有义气?

他有时候也会安慰自己,就算没有这一出,他阿兄膝下无子,迟早也会立他为皇太弟。

这让他足以说服自己,得到这个位置的合法性。

他原以为周城这次出征,能攻克长安,把慕容泰的人头带回来,但是并没有。他兵临城下,竟然无功而返!

兰陵竟然许了他无功而返!

瞎子淡淡地道:“要没了长安,陛下还能用汝南王做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