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3章 识人、破绽

锦绣官路 桃花露 4527 字 3个月前

林重阳可不知道林毓轩内心活动那么丰富, 他根本不想和这些人斗什么心思, 看都懒得看, 最好是大家老死不相往来才好呢。

那句老话说的也对,想去分利益的时候才会和人斗, 如果不把对方放在自己对等的位置, 都不稀罕斗。

斗什么?

爹确确实实是林家嫡子,比林毓轩地位还高一些, 如果爹能好好读书, 谁也越不过他去。

再者说, 稀罕什么?稀罕林家有钱有权有地位?这些林家有吗?

就算有点, 也不过是乡绅之家,自己要是没本事也只能当蠹虫!

林毓轩母子视若命根子的那些东西, 林重阳根本看不上, 对他来说,有家人关心,有书读有广阔的天地可以驰骋, 那才是最幸福的,眼皮子底下这鸡毛蒜皮,他一点都不想沾上。

难不成他变成一个男儿身,就是为了和后奶奶那一窝子宅斗?

这才是暴殄天物呢。

做为一个男人, 最大的好处不就是女人没有的自由和天地吗?

所以男人谁稀罕囿于后宅!

林毓轩肯定是被他娘那点小肚鸡肠给传染了,搞不清楚重点,可别捡了芝麻丢了西瓜。

几人去了林中和的书房,他正和人说话, 略等了一会儿,等那些人散了,三人才进去。

路上遇到一个俊书生,迎面而来的时候跟他们打招呼。

林大秀看了一眼,不认识。

林重阳却认出来,他笑了笑,“是那位学兄。”在启明书斋买书的时候,拿钱试探他背三字经的,叫左睿,碰到过好几次。

左睿和林毓隽一般大,曾经也是同学,他来林家堡读过两年书,不过林毓隽童生试一次过成为生员,左睿却考了三次。

今年上半年刚考中,正式成为一名秀才,如今在密州县学进学。

大家报上年纪,定了齿序,他比林大秀大两岁,林大秀以兄呼之。

左睿表示要在这里住两天,回头找林大秀和林毓隽一起说话,然后就先告辞。

三人进去书房给林中和行礼。

林中和让他们免礼,还让他们落座,然后问问林大秀的学业。

林大秀都一一答了。

林中和让他背了几章书,又听他解释了一下,再问一下深层次的,林大秀也能答得差不多。

林中和点点头,“陆秀才学问不错,该讲的也都讲了。”

林大秀却不能告诉他很多东西是小九讲的,根本不是陆秀才讲的。

林中和觉得他基础还算扎实又问他制艺,说了几个题目让他破题。

林大秀能自己想的就说一个,自己一时间想不到的就直接说程文里看来的,反正这也不算错,所以林中和也并没有阻止他。

一连试了十来个题目,林大秀也都答上了,而且还不错。

这让林中和惊讶不已,大秀这孩子行啊,这么一看倒像中间那几年没走多少弯路一样,看来二十出头也能成为一名生员。

林家如今没有进士,就靠生员和举人撑着,自然是多多益善的,因为他们才能继续考上去啊。

“看来我让你三哥送去的那些程文你领会的很好。”

林大秀道:“小九还特意揣摩黄知县的文章,给侄子也列一些,现正在背诵。”

林中和很是惊异,看向林重阳,“小九觉得黄知县此人如何?”

他不过是随口一问,感觉有些好奇罢了。

林重阳起身,就将自己研究的结论告诉林中和。

他其实也就是随便一说,对不对的也没关系,谁知道林中和一听简直呆了,小九这是见过黄知县?

不对,怎么可能。

林中和是见过这位黄知县的,前年下半年来的密水,已经在密水主持过一届县试,来年就是第二届。

只是他没想到小九这么一个小孩子,居然就对这位黄知县揣摩的这么透彻。

他问林重阳如何判断的。

林重阳认真道:“大爷爷,文如其人。”

林中和嗯了一声,点点头,看向林承润,“润儿,文如其人出自哪里?”

林承润想了想,没想起来,千家诗里没有啊,全唐诗也不可能背得完嘛。

林中和问林大秀,林大秀也老老实实说不知道。

最后还是林重阳回答:“苏老先生的《答张文潜书》其为人深不愿人知之,其文如其为人。”

林中和捻须轻笑,“对,你不错。”

林大秀和林承润两人与有荣焉,比夸赞自己还高兴一样。

夸奖了一个,林中和就要批评一下另一个,尤其是林承润,“书都读到哪里去了?”

林承润低着头,“大黄肚子。”

林中和不解。

林承润声如蚊蚋,“狗。”

林中和被他给气笑了,“今儿你弟弟在,不打你,这两天领着你弟弟去学堂读书,不可淘气。”

林承润道:“那万一林毓琦又欺负我们呢。”

林中和瞪了他一眼,“才说不打你,就讨打是吧。”

林承润立刻改口小叔叔。

林中和道:“他已经放假了,不会去的。”

林承润这才欢喜地点头,和小九一起,读书也行。

来年要下场的几个,林中和就想自己抽空亲自指点一下。

其实林毓锋或者林毓隽也都能指点,不过这俩人因为去年赴省城都落榜了,回来后都决定不再单纯攻读圣贤书背诵高头讲章,而是要做点别的。林毓锋主要在附近游学,拜访饱学之士,林毓隽虽然在家的时间多,但是也忙着参加一些讲学,并不是每天都有空。

他们也都卯足劲,后年继续参加乡试,家里自然也不去打乱他们的计划。

林大秀就要告辞离去,林重阳却拉住他,趁机问大爷爷一些问题。

这些问题都是他平日里看书以及听陆先生讲课自己产生的问题,找不到答案也是挠心挠肺急人,但是问陆先生他会说他步子迈得太大建议他放慢速度。

林中和倒是没有拒绝,反而很认真地给他解答,林大秀听着也有所获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