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6 部分

嫡妻谋略 茗荷儿 3248 字 3个月前

顺水推舟默认了。

十几年来,魏璟也一直以武定伯嫡长子的身份自居。

现在魏玹等人要上族谱,生辰八字肯定瞒不了,若按序齿排行,魏璟势必要屈居第二。虽然改变不了他身为嫡子将来袭爵的事实,但长者为尊,有个兄长压在前面还是不那么爽快。

杨妡一面听着张氏的叮嘱,一面为秦氏和魏璟心酸,难怪那天常嬷嬷说得隐晦,本来日子过得挺安生,突然又来这么一大家子跟自己夺家产争地盘的人,怎可能好受得了?

魏杨两家离得近,马车从杨家角门出,到魏家角门停,也就一炷香工夫。

常嬷嬷正等在门口迎客,恭敬地行礼问安后,引着众人往里走。

杨姵已经来过许多次了,并不觉得如何,杨妡却一路东张西望好奇得很。

魏府的风景与杨府大不相同。

杨府隔三差五有小桥流水亭台楼阁,沿着抄手游廊还种了各式花草竹木,处处是风景,处处见匠心。

魏府却整齐划一简洁利落,青砖铺的小路笔直往前,两边或是冬青丛,或是青草地,偶尔有几棵树,也稀稀落落地不成浓荫。

过去约莫一刻钟,行至中门,花草才渐渐繁盛起来,大抵都是常见盆花,并无珍稀品种。

杨妡颇觉失望,说是赏花,可就这几色花草,真生不起鉴赏之心。

所幸没走多远,便有面极为宽阔的月湖呈现在眼前,湖面荷叶翠绿一望无边,碧波荡漾间粉荷摇曳,亭亭玉立。

湖边有座八角亭,一半建在岸上一半立在水里,站在亭中,俯身便可够到湖中荷叶,亭里安着石桌石椅隐约可以看到上面已摆放了不少茶点。

亭子往北是处两层水阁,青瓦粉墙,拙朴中透着雅致,水阁前面站了十数人,正中的是个身穿银红色比甲的美妇人。

见到她们,美妇人紧走几步携了钱氏与张氏的手,嗔道:“你们真沉得住气,再不来,我可就派人去接了。”

这般热络熟稔,显然就是武定伯夫人秦氏。

钱氏笑着打趣她,“就你心急,才刚辰正,哪有大清早就上门做客的?”

秦氏笑道:“想得美,还想当客人,我盼你们来是有差事吩咐的。”说罢,唤一声杨娥,“对不对,小娥?”

杨娥笑吟吟地回答:“舅母差遣,自是不敢不应。”

其余众人随之见礼,“见过表舅母。”

杨妡等人从魏氏这边论,合该称秦氏为表舅母,而杨娥的母亲是魏剑鸣的亲妹妹,所以叫秦氏为舅母。

秦氏含笑应了,指着水阁道:“快进去,屋里凉快,趁着别家客人没到,你们先见见二舅母和二舅家的表哥表姐。他们远道回来,从没在京都待过,以后少不了麻烦你们照应。”

门口几位已经跟着过来,其中一人躬身长揖,“见过两位姑母和表妹们,有失远迎万望恕罪。”

钱氏笑着虚扶一把,“快快免礼,两三个月没见,璟哥儿个头又窜了一大截。”

秦氏答道:“净傻吃傻喝了,学问却不见长。”

那人直起身子无奈道:“娘,好歹在姑母和表妹跟儿子留点体面。”

这声音似在哪里听过?

杨妡探头望去,岂不正是广济寺精业堂见到的那人?

难怪被人惦记上了,他生得一表人才风度翩翩,看起来性情也挺好,那天自己极是无礼他也没见愠色。

确实值得一争。

杨妡唇角绽出个意味深长的微笑,正巧魏璟朝这边看来,视线恰恰对在一处,魏璟目光骤亮,笑容也带上了浅浅羞意。

杨妡愣一下,这目光她瞧得清楚,其中有什么意思也猜到了几分。

难不成魏璟看不上杨娥是因为瞧中了原主小姑娘?

原主虽然相貌最出挑,但是才刚九岁,远不到能吸引少年人的年纪。

这下可真正有意思了。

杨妡正思量着,忽然察觉另有一道视线如针芒般直刺过来。

刚才走过来时,杨妡已注意到那边站着四位少年男子,两位脸白两位脸黑,很显然脸白的是长在京都养尊处优的魏剑啸家的少爷,而脸黑的就是从宁夏回来的魏剑声的子嗣。

只不知盯着她瞧的又是哪一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