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1 部分

嫡妻谋略 茗荷儿 3353 字 3个月前

。当初因众人不能欣赏其字迹之美,存世作品并不多,故而弥足珍贵。

杨娥听见此言,身子一僵,双手不自主地绞在了一起。

魏氏略略翻了翻,笑着收下了。

待魏璟与钱氏离开,杨娥取过经书细细地看,只觉得心头发酸双目发涩,一个个歪斜的字就像刀子似的直往心尖上戳,一时无法控制,含酸带醋地说:“平白无故地,表哥送五妹妹经书,被人知晓恐有闲话,祖母为何要应允?”

魏氏知其心意,笑道:“不过是本经书,里面既没夹带也没私语,又是堂堂正正过了我的手,怎么送不得?你呀……妡丫头才几岁,懂什么?八月中是乡试,考完后不管中不中,这事我都要跟你外祖母提一提。”

杨娥顿时脸绯似云霞,低了头,半晌才细细地道:“祖母与外祖母说话,干我什么事儿?”

魏氏“呵呵”地笑了。

杨娥趁机道:“这次去护国寺,祖母真得好生请高僧读两卷经去去晦气,说起来家里最近可是十分不顺,五月里五妹妹摔了,紧接着母亲病了大半个月,前阵子我跟五妹妹有点争执,再就五妹妹跟六妹妹闹矛盾,然后祖母又病了这些天……往年何曾有这些腌臜事儿,虽说不该胡思乱想,我寻思着是不是请人来看看,没准是那里犯了忌讳或者有什么相冲相克之处,也好躲避着些。”

魏氏闻言,默了片刻,叹道:“还真是流年不利……等见了你外祖母我跟她商量商量,她懂得多。”

杨娥笑一笑,“那我帮您想着,免得到时候忘了……”

第16章 帕子

杨妡收到册子一眼没看就递给青藕。

青藕认真仔细,掌管着她的衣物首饰和各样物事用品,便问道:“也放在书房?”

杨妡无所谓地说:“跟其它经书放一块儿就行。”

“不着急,我看是什么经文?”张氏叫住青藕,随意翻了几页,唇角露出浅浅的笑意,“璟哥儿这笔字真没得说,独孤业的字最难学了,只学字体没有风骨很容易流于下品。”挥手遣走青藕,压低声音问:“你觉得璟哥儿是什么意思,怎么单单给你送了一本?”

杨妡没应声,魏璟确实不错,可她心里没别过劲儿,总觉得魏璟是个比她小七八岁的孩子,压根生不出爱慕之情。

张氏见她不答,自说自话,“我估摸着他十有八~九是动了心思,你相貌随我,满府的姑娘属你生得最好。什么时候我探探他的口风,如果真是这样,咱们也不能把好事往外推,对不对?”

杨妡笑嗔道:“娘,我还不到十岁。”

“又不是现在就出嫁,即便这会儿订了亲,也得等及笄之后才能出阁,太早嫁人不好。”张氏眼下倒是完全接纳了杨妡,有时候觉得还挺好,两人能商量事儿,也不用忌讳她听不懂。默一会又道,“璟哥儿说过要先举业再成家,一时半会儿不见得会说亲,等过上两三年,你也差不多了……年纪大有年纪大的好处,会疼人。”

会疼人?

应该是吧?

在广济寺那天,平白无故地受她一顿抢白,半点怨言也没有,还关切地问她是不是遇到了难处。

杨妡眼前顿时浮现出魏璟修长挺拔的身材和清俊文雅的面容。

如果嫁给他,勉强也能接受,毕竟他比现在她的年龄还大七岁,否则找个年纪相当的夫君岂不要呕死人了。

杨妡笑道:“娘看着好就成,不过,祖母那边可不会松口。”

提到魏氏,不免想起她这场莫名其妙的病。

杨妡总觉得蹊跷,往常杨娥做什么事情从来不解释的,那天却反常,先说去温一下蜂蜜水,后来又得喂鸟,还特地叮嘱她伺候魏氏。

而且,魏氏发病,杨娥丝毫没考虑就说是她动的手脚。

幸好那天杨姵来得巧,否则还不被杨娥咬住不放?

杨妡隐约感觉魏氏这场病跟杨娥脱不开干系,可她既无人证又没物证,再者杨娥的孝心大家有目共睹,她就是磨破了嘴皮别人也不会相信。

种种疑虑,杨妡尽数埋在了心底,连张氏都没说。

魏氏既然决定中元节照样去护国寺,张氏便催促着杨妡收拾东西。

这次不过夜,被褥面盆等物不用带,但更换衣裳需要带两身,还有相配的首饰,胭脂妆粉都得准备齐全了。

青藕这才发现杨妡的帕子少了一条,帕子是红芙的手艺,共六条,上面的绣花各自不同,但左下角都绣了个“宁”字。

杨妡说,福寿康宁,前三样都是命定的,唯独安宁是自个争取的。

所以让红芙绣了这个字。

眼下,其余五条帕子都在,唯独少了绣着月季花那条。

青藕“刷”地惊出一身冷汗,急匆匆地去问杨妡。

杨妡浑不在意地说:“丢就丢了,又不是没得用,带三条足够。”

青藕跺一下脚,“姑娘所用之物哪能大意,倘或被外人捡到却说是姑娘相赠,姑娘

名声岂不受损?”

杨妡恍然大悟。

她是真没想到这点,以前杏花楼的姑娘时不时把自己手绢儿肚兜儿甚至汗巾子送给恩客作念想,有时候那些公子哥儿也会主动抢了去,没有谁会跟名声联系起来。

她虽然没往外送肚兜,可手绢儿真没少丢,伺候她的青儿紧着做都赶不及,后来干脆不绣了,就往杂货铺买现成的,买回来绣个“馨”字上头,任由别人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