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甚至还有更小的。推人及己,要是自个闺女被这般辱骂,自己势必也要讨个说法的。
众人目光都聚集在毛氏与张氏身上。
毛氏本就是个没脑子的,否则她也不会以正妻之势跟个姨娘吵闹几十年。换成别人,根本不屑于跟妾室吵,甚至连话都懒得说,把规矩一条一条摆出来压着姨娘就稳居不败之地。
此时,她已知自己又犯了说话不过脑子的毛病,但碍于面子根本不可能跟张氏赔礼,一张老脸紫了红红了紫,实在想不出办法,只能头一歪,身子软绵绵地往下倒。
杨娥这会儿不支吾了,连声喊人将毛氏抬到东耳房,又吩咐丫鬟到外院请府医。
宾客见状,自不好留下叨扰,吩咐告辞离开。
孟阁老夫人与孟茜之母母孟太太一道回去,途中便感慨道:“你整天惦记着魏家公子如何人才出众,如何学富五车,以后别再提此事。”
孟太太红着脸低声道:“以往去过几次,没觉得老夫人这样……这样不着调,许是一时糊涂了。”
孟夫人道:“不管是一时糊涂还是原先就不清醒,偌大年纪了,在这种场合还口无遮拦。以后拘着阿茜少往魏家去。”
孟太太不迭声地应了。
张氏见宾客散去自然不会再傻乎乎地跪着,拉上杨妡便回了二房院。
杨妡笑呵呵地说:“娘,您看魏家老夫人那样子,恨不能活剥了我的皮,以后千万别把魏璟跟我扯在一起,这是万万不可能的。”
张氏眼一红,戳着她的脑门子道:“你心怎么这么大,就这还能笑出来?刚才怎么寻死觅活的?”
“这不是看您正站在柱子旁边吗?”杨妡笑道,“要不我怎么单选了那根柱子,而且要是您不拦我,我就借势撞到秦夫人身上……总之也得让她厌了我才成。”
张氏恨恨地道:“不想嫁也不会非迫着你嫁,干嘛把自己弄得跟过街老鼠似的,非得人人都厌憎你?”
杨妡低了头,少顷抬头苦笑,“我实在受不了那些人,明明恨你恨得不行,表面非笑眯眯地装出一副和善相,就想把她们的皮扒下来……其实我也不十分明白,我何曾做过天怒人怨之事,值得魏府老夫人这么待我?”
回到晴空阁后,杨妡照样问杨姵,“我真不知道自己哪里错了,魏府老夫人怎么就看我不顺眼了?”
杨姵剥一只橘子,慢条斯理地说:“这是一定的啊,首先你娘抢了她的女婿,其次你抢了她外孙女的父亲,再就是你长得太漂亮了。本来毛夫人跟二姐姐抱头哭得多感人,你偏生站起来抢人家风头。”
杨妡再一次感慨,杨家这许多姑娘中,最属杨姵看得透彻过得滋润,分明是极聪明的人,偏偏能糊涂就糊涂,纹丝不露。
有时候,杨妡也怀疑,或许杨姵早就看出自己并非原先怯弱听话的小姑娘,可是她从不打听也只字不提。
感慨过,杨妡笑道:“天天不是双环髻就是双丫髻,我给你重新梳下头,保证你你现在好看。”不由分说,将杨姵发间钗簪卸下来,打散了头发。
杨姵身体健壮,头发也养得极好,浓密黑亮,不像杨妡的,看起来也黑但是没光泽。
杨妡上下端详杨姵几眼,心中有了数,将她鬓边头发结成辫子垂在腮旁,头顶的头发尽数拢在一起,斜斜地梳成飞云髻,再用珠钗将发根处固定住。杨姵本是活泼的性子,因而就多了几分温婉,果真比先前要漂亮些。
杨姵生气地撅嘴,“怎么不早告诉我,早点梳成这样也好在那些夫人面前亮亮相。”
杨妡道:“我也是刚寻思出来的,你这会儿头发长了些,早一个月还梳不成呢,再留长些,可以多盘一道,这个飞云髻更紧实,现在有些松垮。”
杨姵对着镜子左右照照,“这样就挺好,你赶紧教了我,哦不,教给松枝,让她学会了明儿照样给我梳。”
杨妡没办法,只得把头发再度打散,手里动作放慢,一步步教给松枝。尚未梳好,就听厅堂红莲轻快的声音回禀,“姑娘,三少爷过来了,正在门口等着。”
杨妡手下一顿,答道:“就说阿姵也在,请三哥哥进屋坐。”
红莲应声出去。
杨姵看着镜子里的杨妡,幸灾乐祸地笑,“三哥该不会是来找场子的吧?”杨妡挤兑了他外祖母毛氏,又搅和了杨娥的及笄礼,杨峼肯定也会心怀不满。
杨妡想一想,笃定地回答:“不会,三哥不是那样的人……”
第41章 自荐
杨峼刚进门就听到里屋传来叽叽喳喳的说笑声, 紧接着杨妡出来,急匆匆行个礼, “三哥, 我正给阿姵梳头发,您稍等会儿喝杯茶, 马上就好”
“你去吧, ”杨峼莞尔,接过青菱端来的茶盅,捧在手里下意识地摩挲着杯壁。他不是第一次到晴空阁,但前两次都是在院子里说话, 倒是头一次进到屋里来。
屋里布置得很别致,博古架上没放瓷器或玉石摆件,而是摆了一溜庙会上买来的竹编或者藤编的
桌椅板凳以及鸡狗猫兔等东西。还有一对布老虎,两只碎花布做成的大公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