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课铃响之前, 邓萧回到了班里。
他刚一坐下,同桌陆大庆就凑了过来,笑着说道:“邓萧, 又去找你妹妹了?”
“嗯……”邓萧随口应道。
其实, 突然听到同桌这么问,他先是愣了一下,接着就明白了这个妹妹指的就是元元。当然, 元元和虹虹一样都是妹妹, 这也没什么好解释的。
只是,他心里忽然警觉起来。
像他这个年龄段的男生, 一般情况下很少与女生说话,私下里更没什么来往, 生怕接触得多了,被戴上一顶“思想发岔”的大帽子。
在个人情感尚属隐秘的阶段, “思想发岔”可不是什么光彩的事情。严重了,甚至会请家长来学校里谈谈。
他可不想这样。
不光为他自己, 还要考虑到元元。
现在,元元才上小学一年级,如果被扣上一顶“思想发岔”的帽子, 以后还怎么抬得起头来?
元元和虹虹都是妹妹不假。
可时间一长, 还是有同学能分辨出来, 哪个是邓虹?哪个是田园?如果有人趁机乱传闲话,对元元的影响可不好。
想到此,他打算和元元说说, 把中午见面的约定改一改。
以后,除了读书会之外,就改在家里见面吧?虽然见面的机会少了,可为了防止出现什么意外,还是谨慎一点为好。
只是现在天黑得早,气温又低,读书会也暂时停止了活动。
想见面,就只有等到星期天了。
殊不知,邓萧的担心是对的。
他和元元在中午见面,已经引起了外界的注意。
自从进了学校篮球队,他就成了校园里的风云人物。
在同学们中间,听过他大名的很多,认识他的也不少。尤其是初中部的女生们,更是明里暗里关注着他的一举一动。
在班里,他不大说话,也不喜欢扎堆。除了埋头学习之外,就是去运动场上参加篮球训练。还有,就是去阅览室里看书,参加读书会活动。
见邓萧这么爱学习,也引得十几名女生跟着进了读书会。虽然说不上几句话,可能近距离地看上几眼也好。
而这学期,一开始就有点奇怪。
一向喜欢独来独往的邓萧,忽然变了。在读书会上,总是看到他和一个圆头圆脑的小女生坐在一起,交头接耳地说着悄悄话,看着非常亲昵。另外,还有一个头发卷卷的小男生也常常加入进来。
后来一打听,说邓萧有一个小妹妹,在读小学一年级。
很多人就误以为那个圆乎乎的小女生就是邓萧的妹妹。心里还想着,难怪邓萧一见那个小女生就笑得那么欢,原来是他的小妹妹啊?
带着这种先入为主的印象,再看到课间休息时,邓萧站在屋山头和一个小女生说话,也就不觉得奇怪了。
后来,还发现邓萧一到中午,就和那个小女生跑到大操场上去。要么站着说话,要么一起沿着跑道散步。
虽然觉得有点怪怪的,可心里还是挺羡慕的。
想着,自己也有这么一个哥哥就好了。
第二天中午,在教室后面的墙根下。
黎元元听到邓萧哥哥的担心,立马意识到自己大意了。
她怎么就忘了现在是七十年代中期?经过那一场运动的洗礼,少男少女们界限分明,在公开场合甚至都不会主动说话,那种“封建意识”别提有多浓厚了。
可青春期的萌动是自然而然的。
有喜欢的,却不敢宣之于口。
想说句话,又怕被别人议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