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1章 大结局

时光飞逝, 转眼过了两年。

这年秋天, 田爸爸在沪上买了一套单元房,三居室, 八十平米, 一下子花光了所有的积蓄。好在这套房子是简装的现房,家具等生活用品一搬, 即可入住。

黎元元看着田爸爸寄来的照片,感慨万千。

从边疆回到沪上, 一家人就挤在那间小屋子里,一住就是九年。

而现在,终于熬出了头。

这套商品房,算是在郊区吧。

可以后却是繁华地段。

无论怎样, 都赚着了。

要知道,现在买房子的人不多, 一个是没那么多钱, 另外也没那个意识。

这毕竟是一九九一年, 外销房才出现不久,买房子需要全款。一下子要掏出近十万块,普通人哪里负担得起?

而田爸爸和王妈妈却靠着日常积攒,外加拍照和做衣服赚来的钱, 还有她的版费, 才买下了这套房子。

搬新家了。

惹来了无数羡慕。

这时候, 回沪知青的日子虽然好过了不少,可还没到买房子的地步。像杨淑芬家和田根宝家属于先富起来的那一类, 这毕竟是少数。

招待所里的那间房子依然保留着。

王妈妈是正式职工,按理说是有资格申请住房的。可单位家属楼里没一间空房,这间房子就权当宿舍好了。

下班晚了,也可以在这里歇歇脚。

黎元元却想到了一个问题,那就是日后拆迁和房改。

如果只是借住,到时候可是什么都没有。

所以,这个房子得明确下来。

于是,写信回家,把事情的要害详详细细地说了一遍。

王慧珍和田根宝商量了一下,就去找到电影院,把这事给明确了下来。

当时,电影院的领导还有些犹豫。这毕竟是招待所里的房子,可王慧珍也干了那么多年了,怎么也得安排一下。

最后,就点头答应了。

当然,田根宝这边也买了烟酒,悄悄地给领导送了一份厚礼。

现在,都时兴这个。

想求人办事,不送礼哪成?

那间房子落实下来之后,王慧珍把户口从父亲那边迁了出来,落在了这间房子上。这样,也便于日后有个说法。

这些,都是元元给家里出的主意。

邓萧听了,也是直咧嘴。

他现在已经毕业了,在医学研究院里工作。单位条件不错,给分配了宿舍,是个单间。等到结婚时,还可以向单位打报告,申请住房。

黎元元算算时间,马上就要房改了。

为了弄套房子,是不是考虑着早点结婚啊?

邓萧刚毕业时,就向她求婚了。

可她犹豫了一下,觉得自己的年龄小了点。

还不到二十二岁,就结婚?

这好像是早了点。

而邓萧呢,却有点等不及了。

他可是过了二十七岁的生日了,无论是生理还是心理,都有一种冲动,想赶紧和元元在一起。

而元元,小孩子当习惯了。

总觉得自己还没长大。

如果再来一次,还想再过一遍童年生活。

邓萧哪里肯啊?

他等了那么多年,好不容易等到元元长大了,哪舍得放过这个机会?于是,一门心思地琢磨着,怎么才能让元元赶紧答应结婚?

现在,元元也住在单位宿舍里,是四人间的。

平时嘴里经常念叨的就是房子。

看来,唯有借助房子才能打开这个突破口,让元元下决心进入婚姻生活。

一年又过去了。

春天里,医院系统要盖宿舍楼了。

听到这个消息,邓萧立马激动起来。

他知道,机会终于来了。

于是下班后,就兴冲冲地跑到杂志社,拉着元元去吃烤鸭,说是庆祝一下。

对他俩来说,平时最大的爱好就是吃东西。

只要是好吃的,元元都很喜欢。

尤其是烤鸭,更是百吃不厌。

她兴致一上来,还把京城里的烤鸭做了一番比较,甚至还写进了自己的小说里。

反正,她书中的男女主角,谈恋爱时是一定要吃一顿的。并且还是那种特别实惠的吃法,和她平时的生活方式很接近。

后来,还发展到了分手时也要吃一顿。

即便再伤心再难过,只要吃一顿好的就能缓解一下。

邓萧自然是非常了解这一点。

其实,他和元元一样,都对吃的情有独钟。

像今天这样的重要日子,当然要好好吃一顿了。

俩人进了京城最有名的那家烤鸭店。

挑了个临窗的位置坐下。

一套烤鸭很快就端了上来。

邓萧亲自动手,卷了一

张薄薄的烙饼,涂了一层甜面酱,夹了又香又脆的鸭皮和黄瓜条,递给了元元。

黎元元接过来,正美美地吃着。

突然听到邓萧说:“元元,嫁给我吧?”

她楞了一下。

先把嘴里的鸭皮咽了下去,又看了看那邓萧一脸期待的样子,就笑嘻嘻地点了点头。

心说,为了房子,结婚算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