队上算工分钱, 赵建国干了多半年分了16块9毛钱。赵老栓分了23块, 赵建民开手扶拖拉机,工分高些分了31块5毛, 赵建党也开手抉拖拉机和何翠俩口子工分多些, 领的最多53块钱。
这已经很不错了, 辛庄村虽然靠山, 但还有不少平地,在这一带算比较好, 富裕的村子啦。这就是老赵家一年的收入,这在村里都算好人家了。没有欠队上的帐, 能分到现钱。
这会大多数人手里没有余钱,余粮,有个大小事, 头疼脑热的就去队上求队长去支些钱。一年干到头,还不清的话, 就成了队上的落后分子, 倒挂户。
拿到钱的欢天喜地, 能给孩子们包顿纯肉饺子解解馋, 给家里置办些年货, 过个好年了。没拿到钱愁眉苦脸, 发愁这年该咋过。
从进了11月, 队里就安排各家开始磨面。那会村里没有磨面机,只有镇上有一家村里人那舍得花那份钱。
平时吃面都是用人推石磨磨面,隔几天就要推一次。磨一套面两三个小时, 白天下地干活,晚上推磨。家里人口多的,常因为推磨起口角,累了一天,都想歇歇了,谁也不愿意去推磨。队里的驴子根本不舍得使,因为白天驴还下地干活呢,真是驴比人贵。
快过年了,队里也想让社员过个好年,规定过年每户可以用队里的驴子磨三套面。队长领着会计登记各家磨面的日期和用的驴子的名称(村里的大牲口都有名字),免得到时你争我抢的起口角,快过年了谁也不想找不痛快。
村里的女人们提前给孩子们准备新衣服,这时候没有计划生育,也没啥娱乐。晚上天一黑,也就那点事了,家家户户孩子都多,也没有缝纫机,所以这做针线活也是费力耗时的。
经济条件最好的,也只是给大点的孩子买块布做衣裳,剩下的小的挑大的穿过没补丁的衣裳来一件。
经济条件一般,过的下去的,就自己织的粗布,做上一件。就是家里再不行的,也想办法凑些小布块给孩子做双鞋子。
过年是个喜庆的事,家家户户都想有点新气象。再苦再难也得想办法让孩子们欢喜欢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