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无分文的我漫无边际地向若大的城市游走,身上带来的地瓜、芋子饼也吃光了,开始了行乞生活。有一天,我坐在农贸市场北口捡人家丢弃的烂水果吃,一位正在拾破烂的60多岁老乞丐用惊异的目光看我,走近我身边说:“小兄弟,你怎么年纪轻轻,身体强壮就出来行乞呀?”
“我是从南方来的,本来是来这里打工,而且单位也找好了,但是我身上所有的钱及证件在火车站被盗贱偷走了,那些钱都是乡亲们一元二元凑起来给我的路费和生活费呀,我现在身无分文,连打电话的钱都没有,我不行乞又能有什么办法呀?”我掏出身份证,他看了后点了点头,相信我不是好吃懒做之徒,同情地说:“孩子呀,你出门太麻痹了,现在城里很复杂,小偷很多,以后要多加小心!”说完从上衣口袋里掏出伍元人民币放到我手里:“这是我拾破烂卖的钱,你就收下吧,够你打电话的钱,联系好了就赶紧去上班,别当乞丐了。”。
“谢谢大叔,谢谢大叔大恩大德!”在这样的绝境中遇上了这种大义的好人,我感激流涕,连声道谢。
我离开老乞丐后,背起大背包找到了一个公话亭子按大舅给的电话向那位徐主任打电话。电话接通后我向他了解了到他那个厂有多远,车费多少,招工条件等事项。
当我从电话中了解到达那工厂车费要10多元,需带上身份证、毕业证、婚育证等证件才可以进厂的情况后,我便放弃了去那个厂的念头,因为我身上既无钱也无所需证件,没一项符合条件。
就这样我以乞丐为伍。我大都时间去烂水果堆、农贸市场的烂菜堆、垃圾厢等地方觅食,有时也拾破烂,能卖几元钱换些食品填肚子,但是不去讨钱,因为施主一看到我年轻力壮的样子就不给了。晚上睡的地方常常变动,有时睡桥洞,有时睡街头,有时睡公园。
在这茫茫的大都市里我无依无靠,无立足之地,乞丐生活是我唯一的生路,我慢慢与乞丐打成一片。
这个大城市里有一大群的、来自各地的小乞丐,老乞丐,女乞丐。白天他们各奔东西要饭,讨钱,捡破烂,各自解决自己的肌饿,到了晚上也会聚在一起聊天,谈身世,谈家人,谈社会。在与他们的接触中,我也基本了解到乞丐这个群体的状况,他们大致可以分为三种类型:一是残疾、年老失去劳动能力,无依无靠型;二是精神失常型;三是厌学、不愿劳动的小孩、青年人。乞丐群里大部分是好吃懒做,不想劳作之人,其中也有原来的白领,大学生,也有从家中逃出的厌学孩子,他们都有一个共性,就是在挫折面前失去斗志,对人生失去信心。
有一个在公司做过五年白领才28岁的大学生乞丐。他姓肖,性格很孤僻与任何人都不来往。我看他左脚上伤口感染就主动去采来草药为他敷上,没几天伤口就好了,他很感激,和我无话不谈,我们混得很熟后,我管叫他“肖大学”。有一次闲聊时我不解地问:“肖大学,你学历那么高,有专业知识,有得天独厚的条件,为什么白领不当要当乞丐?”。
“我大学毕业后五年进过10个公司,平均每年换二家公司,一是对有的年轻老板不服,二是看不惯公司的一些做法,我提的意见没被采纳,我被三个公司除名过三次,最后一次进公司又与老板闹翻,我愤然离去,此后不再踏入任何公司的门。”他愤愤然地说道。
“所以你就以乞丐为生。”我简练地为他总结。
“可我的思想与你不一样,我认为人生‘弹指一挥间’,不能浪费了可贵的、短暂的人生,我不愿当乞丐,只要有一丝机会我都要争取进工厂,靠双手劳动,过正常人的生活。社会永远是不可能平等的,世间纷繁事太多,不必去理会,只要做好自己,努力做事,以平和的心态去看待身边所发生的人和事,你就能理解这个世界。”我鲜明阐述我的思想观念。他可能对我说的话有所感悟,表情一下变得谦和。
“真没想到你年纪比我小,对人生,对社会理解得那么透彻,心态那么好,你说得有道理,我也要重新规划自己的人生。”他很真诚地表白思想。
让我很揪心的是有一对两兄弟逃学的小乞丐。哥哥14岁,叫兰冒财,弟弟10岁,叫兰冒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