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章 花开并蒂双生莲

转眼中秋在迩。府里一片喜气洋洋。因为要入宫赴宴,若兰姐每日都把规矩一讲再讲:何处更衣,何处燕坐,何处受礼,何处开宴,何处退息,让我们一背再背,唯恐我们当日举止不当。

至十五日下午,贝勒爷,姐姐都装扮妥当,我跟若曦也收拾停当,遂一行人各自乘了轿子往紫禁城行去。话说这辈子除了在电视里,我还没亲眼看过故宫到底是啥样呢,曾几何时,老爸回忆风华正茂的年青时光时,还对我说过其实我小时候去过一回,只是那时我还小,可能都忘了,我还纳闷地问:“我啥时去过,我怎么一点儿印象都没有呢?”老爸说:“你咋没去过,你一岁时,咱们全家去过的。”我听了,顿时失望地汗颜:“老爸,您还真能呼悠我啊!一岁时我智商还没起来呢,怎么可能记事儿呢!”终于今日即将亲眼欣赏到这个宫殿的全盛状态,说不激动那是假的。

一道道门,一重重礼,一排排卫士,我已经完全迷糊了,精神高度紧张,唯恐行差踏错。根本顾不上看周围的环境。这才暗自庆幸,姐姐训练得好。好不容易坐定,感觉脚有些发软。缓了缓劲,四处打量:悬灯万盏,亮如白昼,银光雪浪,珠宝生辉,鼎焚龙檀之香,瓶插长青之蕊。暗自叹道:好一派皇家气象,根本不是现代的电视剧可以描摹万一的。

众位妃嫔阿哥福晋格格渐渐到齐,各自坐定。又等了一小会功夫,只见一队太监快步而来,各自按方向站定,一个声音远远传来“皇上驾到!”大家都起身站定,又过了一会,才看见一个中等个头,身穿黄袍,帽饰美玉,面貌古拙,脸带笑意的中年男子缓步行来。大家呼拉拉地全部跪倒在地上。我心想,千古一帝,康熙爷!

虽跪了一地的人,但一个大喘气的都没有。待康熙坐定,旁边太监高声叫道:“起!”大家这才纷纷起身立着。康熙笑看了一圈底下的人,说道:“都坐吧!难得过节,都随意些!”众人齐应:“喳!”各自落座。话是这么说,我看大家都是该守的礼一点也不敢差。叹道,这就是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的天子威严。

酒过三巡,席上的气氛这才有些活络。几个小阿哥们也开始互相逗起乐子来,纷纷相对举杯。其中十阿哥的嘈嘈声最是响亮。太子爷,四阿哥,八阿哥也自谈笑饮酒。

吃吃喝喝,饮饮停停,笑笑看看,自打上了桌,若曦就不停地给我夹菜,我这人吃东西最不喜欢浪费的,所以她夹什么,我就吃什么,后来实在吃不下去了,连忙止住她说:“别夹了,行了,行了,我吃不下去了!”她向我伸出的筷子这才停止。

幸逢盛会,岂能不尽情享受?正低头乐,突然变得很安静,一抬头,看见大家都看着我和若曦,听到太监说:“马而泰若曦、马而泰若赢上前觐见!”

“喔错!昨天我忘记背《沁园春雪》!”事到眼前我才发现我忘了背小说里若曦初见皇颜时的那首见面诗了!仅管小时候倒背如流,可如今我已经忘得差不多了,这可怎么办?事到临头,我也来不及多想,忙跟若曦同起身,出席,上前,跪倒。低头脆声道:“皇上吉祥!”康熙道:“起来回话!”我们立起。康熙道:“你两个把头抬起来。”“喔错?原著中好像没这词啊,这可真是——自打我来了,整个世界都变了,我真是比2012都牛啊!”我心中一边苦叹,一边与若曦同一时间抬起了头,又听康熙笑道:“你们哪个是‘拼命十三妹’?”“‘拼命十三妹’?看来康熙是在说若曦啊?”我不由自主地歪着脑袋,望了若曦一眼,又见若曦眉关微蹙,傻傻地愣在那里,又听康熙道:“马而泰若曦上前一步。”话落,更是见若曦身子一抖,忙往前走了一步,只见康熙又笑了起来,边笑边道:“你就是‘拼命十三妹’?” 侧旁的一个妃子陪笑说:“真没想到居然是个娇滴滴的小姑娘!”

虽然众目睽睽之下,但是我刚开始的紧张情绪也渐渐平息了,因为康熙爷似乎对我并不感兴趣,他比较感兴趣的是他眼里的‘拼命十三妹’——若曦啊!再见康熙看着若曦笑问:“你见朕,很紧张?”若曦应道:“是!”康熙好象觉得颇为好玩,接着问:“为什么?”若曦迟延少刻,回说:“初次得见天颜,觉得威严无限,所以紧张。”康熙‘嗯’了一声,又问道:“你觉得我很威严?”话落,只见若曦焦额蹙眉地愣在那里,并没有回答。

康熙见她没有立即回答,继续笑着问:“你怕朕?”若曦回答:“不是,皇上一代圣君,奴婢怎么会怕呢?只是奴婢第一次进宫,觉得天家气象威严,心里有些紧张。”康熙笑着问:“一代圣君?你为什么认为朕是一代圣君?”我见若曦一头大汗,愣在那里迟延了有好一会儿,皇上也不说话,只是望着她,全场静静地,都在等她回话,我在旁边心想:“早知我昨天告诉你一声好了,今天你就不用这么紧张了!哎!记性不好啊!”

终于听到若曦朗声说道:

“惜秦皇汉武,略输文采;唐宗宋祖,稍逊风骚。

一代天骄,成吉思汗,只识弯弓射大雕。

俱往矣,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

康熙听完,点点

头,笑说道:“听惯了尧舜禹汤,今日这话倒是新鲜!看来你不是光知道‘拼命’!”又对旁边的太监说:“赏!”我俩又忙跪倒在地上。等若曦领完赏赐,我刚想随她退下去,却突听身后康熙又道:“马而泰若赢,朕还想听听你的看法!”我一听这话,一颗心仿佛沉到了万丈深渊“得,完了,看来康熙不喜欢‘滥竽充数’这个成语,他喜欢一个一个地唠啊!”眼看着大学生离我越走越远,我心中感叹:“这真应了那句话——靠山山倒,靠人人倒啊!”没办法,我只能把身子转回来,静静候着,看康熙到底想问些什么?就听康熙问:“你且说说,在你眼里朕是个什么样的人?”康熙话音刚落,我真是哭心都有啊:“大叔啊,我们今天才见面啊,您是个什么样的人我怎么知道涅?”在我焦头烂额的苦脑之下,全场又再次静寂得鸦雀无声,身前,既听不到康熙的笑声,也听不到他再次的说话声;身后,全无一点儿动静,好似多少双眼睛望着我,只等我回话。我心里正左一个“倒霉”,右一个“倒霉”地反复絮叨着,突然,一首诗映入眼帘,是我少年时作的诗:话说我家乡附近有一座风景山,小时候每年暑假,老爸都会带我去山上玩,山上有一棵松树,叫“万年松”,每次老爸都会带我去看那棵松树,并一遍一遍讲着:据传说万年松已经活了一万年,但是它依然枝叶繁茂、树杆笔直、四季常青,等等如此之类的话,后来,我就为它写了一首诗,今日这首诗放在这里真是恰到好处。

精神来了,我开口说道:“回皇上,奴婢觉得皇上就像一棵松树:

万年永驻直冲天,

四季常青世代传;

风吹雨打擎天柱,

丽如日月寿比山。”

话落,就听殿前的皇上突然大笑起来,最开始给我吓得是一惊一乍的,直到最后听他说了一句:“好一对‘花开并蒂双生莲’啊!”又对旁边的太监说:“赏!”我又忙跪倒在地上,等领完赏赐,这才真正地退下去,边走边想:“看来啊,这个奖状并不是那么好拿的!”

终于坐回了位子,我低着头,看着自己的手,虽然心里安心了许多,但是还是对刚才的一幕一幕心惊胆跳的,直到心思转移到回忆里时,才觉得真正踏实了。话说眼前的这一幕让我想起电视里全国模范上台领奖时总是会说:我今天能获得这样的荣誉,必须要感谢领导、感谢政府、感谢人民、感谢中国□□。。。而那些上台领奖的明星则是说:我能拥有今天的成绩首先要感谢啥啥给我的这次机会,然后要感谢啥啥导演、感谢啥啥制片、感谢啥啥公司、感谢啥啥tv、感谢一直支持我的观众。。。我是记不住那么一大通了,若真让我说一个要感谢的人,那我就说感谢我老爸在我小时候常带我去看万年松,要不然我哪能意气风发写出这么惊世骇俗的千古名句啊!

这么一闹,康熙心情好似大好,众位陪着的嫔妃也跟着谈笑炎炎。众位阿哥纷纷上前给康熙敬酒,说吉祥话。九阿哥走回座后,只看得十阿哥走上前,端着酒说道:“皇阿玛,吉祥话都让哥哥们说完了,我没什么好说的了,只恭祝皇阿玛身子安康。”说完一仰脖子喝了酒。康熙摇了摇头,道:“记不住文章词句,只有说俗话。” 康熙身旁一个容貌娇艳的妃子笑道:“虽是俗话,但说的倒是实在!”康熙点了点头。看着十阿哥,想了想说:“已经十七了!”那个妃子陪笑着道:“九阿哥在这个年纪已经立了福晋,也该给十阿哥立福晋了!”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