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山绕绿水,烟霞染翠峰,一座藏于深山中的书阁,在经过了悠悠岁月后,再次有人叩响了门扉的摇铃,当历史的沉重缓缓打开时,一股扑面而来的岁月气息,让这座见证了沧桑的玉观再次出现在世人的眼中,特有的书墨味,让人闻之精神一怔,这是书写历史的笔,这是见证沧桑的书。
一位小童来之门扉处,身着小衫,唇红齿白,“敢问可是鹿苑一乘,明王破匣求禅。”破匣求禅点头应是,小童单手一引,“请明王随我来,先生已在书堂等候了。”
跟随小童的脚步,破匣求禅迈进了玉观书阁,穿过前厅,映入眼帘的便是一望无尽的书海世界,经史子集,分门别类的整整齐齐摆放在高大的书架上,不时地可以看到几名小童在打扫着书架上的灰尘。再行几步,破匣求禅更是看到了佛家典籍,道门道藏。
破匣求禅心中感慨万千,这才是真正的书山书海,而四周墙壁上,挂着历代先贤的画像,如孔子、孟子,又如老子,列子等等。诗词山水更是玲琅满目,在营造出一种安静悠然的读书氛围同时,也让历代先贤的思想在不经意间让读者牢记。
题词不胜数,山水不胜举,如篆书所写的:尘埃满匣空鸣剑,风雨归舟只载书。这便是陈谧康公,陈谧藏书的题字,
穿过浩瀚的书海藏书,便来到了书堂,迎面只见一幅巨大的苍笔劲书,在大气磅礴,体现出书写者无上的精神意念,字如其人,以字观人,足见书写者意境不凡,笔力过人。而两边是对联一副,上书:学海阔千里绝无缺志人敢渡,书山高万仞惟有勤奋者能攀。
来至堂前,破匣求禅摇身一拜,虽是修习不同,但为人最重要的便是知书达理,玉观书阁位列儒门三脉之一,也确实当得起剑僧躬身一拜,“破匣求禅,见过掌阁书卷君。”
随着话落,只见巨大的书字突然放射出莹莹浅光,光中流光溢彩,似是看到无数字体所书写的书字自眼前划过,每一个字体,都是一种剑法的演变,高深莫测中,更有惊人的剑意,如黑夜中划亮的光明,刹那间便是永恒的停顿。
“明王有礼了,书卷君还要劳烦代为转告对老友的关心,没有帮上什么忙,也实属无奈。”
“书卷君客气了,佛皇也常常念叨书卷君的书法过人,至今也未曾收藏墨宝一幅,实属憾事。”破匣求禅也确实曾听闻过玉观书阁那不成文的规矩,如无要事不得擅入红尘,心中也并没有多少怪罪之心,毕竟都是一群书呆子。
“佛皇妙赞,愧不敢当。明王,我想你此番前来,不光是为了转达老友的想念友情,必定另有它事,说来吧。”
“唉,实不相瞒,自灭境佛业双身再临尘世以来,鹿苑一乘战火不断,佛皇更是因布下百灯联戒而身受重创,幸得佛门高僧一步莲华相助,才得以保全。”破匣求禅想到战火焚烧的鹿苑一乘,心中分外忧虑,“但一道剑气却引起了佛皇的猜测,详情听说。”
“邪灵,一以贯之。”
“书卷君乃是儒门名宿,执掌儒门最高战力的儒门四锋,佛皇考虑这是儒门圣器,又是书卷君麾下,由书卷君出面解决是最好不过了。”破匣求禅将佛皇交代之事详细说出,并将书信交与书卷君观阅。
“哎,有些事终究逼不了,也躲不过,一以贯之的事情,也终究需要儒门自行解决。嗯,半夕蝶梦千秋雪、修花忘水付琴词可在。”
“属下东楼编阅,半夕蝶梦千秋雪,拜见书卷君。”
“属下碧沚编阅,修花忘水傅卿辞,拜见书卷君。”
随着华光闪过,破匣求禅身边出现了一对青年夫妇,男的英俊潇洒,女的端庄秀丽,一身情侣长衫,剪裁得当,让本就郎才女貌的两人更显的相貌不凡。只见女者洁白丝袍上轻蝶翻飞,挽着长发,发簪乃是红珊红蝶;男者青衫山水加身,简单的发式体现了男子的潇洒,背后的长琴,说明男子琴艺精通。
“你们两人随着明王前往鹿苑,一者可以帮忙抵御外敌,二者查出一以贯之的拥有着。”
“是。”
书卷君还是有些不放心,点出一封书信交予千秋雪,嘱咐道:“佛业双身是邪灵必救之人,不愁一以贯之的拥有者不出现,只要守株待兔即可。另外,随着邪灵强者的逐渐出现,恐你们战力稍有不足,先行前往一寸方圆,以我书信请绯儒助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