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四十二章:风云荡世 烽火开榜

烽火鉴兵台之内,意外之局再生变数丛生,一道沉稳的脚步,扰乱争斗的战场,“太宇神荒荡日月,步武千秋功。刀剑干戈弄风云,一笑付东皇。”

惊见现场血迹斑驳,断臂残骸,更有好友喋血在地,戚太祖猛然几步上前,屈身扶起早已身死的超轶主,不由悲痛万分,“好友啊,是谁,到底是谁。”

怒,怒,怒,怒,怒,戚太祖怒气腾腾,双手紧握,咬牙切齿,满是愤恨之色,“我定于你报这血仇。”

“就是这群人杀了御龙天。”

惊闻判生死一言,戚太祖再也难以压制心中愤怒,冷哼一喝,凶猛攻上。王烜爅不愿误会加深,制止了其余之人上前助阵的举动,只身一人独战判生死、戚太祖两人,身随游动,以守为上,“这是误会,我们是应约前来的。”

“听你鬼话。”戚太祖不信其言,掌纳风云在手,轻昂的步伐,一代宗师的风范气度,亘古传承。只见戚太祖单掌一劈,雷霆猛如虎,奔雷势如龙,“青云怒马复指东。”

王烜爅唉声一叹,手拨流云,以静制动,以柔克刚,避实就虚,借力发力,上手正是道门经典武学太极拳,“十三总势莫轻视。命意源头在腰际。变转虚实须留意。气遍身躯不稍滞。静中触动动犹静。因敌变化示神奇。势势存心揆用意。得来不觉费功夫。”

太极拳者,如长江大海,滔滔不绝也。掤、履、挤、按、采、挒、肘、靠,此八卦也。

进步、退步、左顾、右盼、中定,此五行也。

掤、履、挤、按,即干、坤、坎、离、四正方也。

采、挒、肘、靠,即巽、震、兑、艮、四斜角也。

进退盼顾定,即金木水火土也,合之则为十三势也。

王烜爅今乃太极精要,运转在手,轻轻一拨便将判生死判官笔扫向一旁,单手一挥,恍如回转流江,轻描淡写的便将戚太祖之掌劲化为消弭,“不可再战。”

王烜爅苦心相劝,奈何判生死恨火满心,早已失去理智,手中判官笔大开大合,点笔勾画,一招一式皆是夺人生息,“受死来,点命七笔。”

“无奈也。”无奈应招,王烜爅扫云摆手,掌托天,合下地,精眸闪烁,收外劲,化内形,太极拳挥洒行云流水,“刻刻留意在腰间。腹内松静气腾然。尾闾中正神贯顶。满身轻利顶头悬。仔细留心向推求。屈伸开合听自由。入门引路须口授。功夫无息法自修。”

太极十三式,拳经十三招,王烜爅纳气无形,在方寸五行之地,走转七星之移,一身举动周身轻灵,尤须贯串。气宜鼓荡,神宜内敛,无使有缺陷处,无使有凹凸处,无使有断续处。一时间竟然判生死两人无从下手,力不从心。

对战之中,戚太祖心思暗流,掌合雄猛,力开狠历,付一上手,又是名招迭出,“风雨纵横翻江流。”

五脏主藏精气论中以心藏脉,肺藏气,脾藏营,肝藏血,肾藏精;五神脏论中以心藏神,肺藏魄,脾藏意,肝藏魂,肾藏志。王烜爅虽是功体不全,仍是招起无双,运转体内精气,化于掌劲之中,汇合五行八卦,更添力道。

眼见久攻不下,判生死心下焦躁,攻势越加猛烈,但也越加凌乱。王烜爅找准时机,运力其根在脚,发于腿,主宰于腰,行于手指,由脚而腿而腰,完整一气,向前退后,乃得机得势。

“若言体用何为准。意气君来骨肉臣。详推用意终何在。益寿延年不老春。歌兮歌兮百四十。字字真切意无遗。若不向此推求去。枉费功夫贻叹息。”

一趟太极拳打完,尘不染身,尽得太极内蕴,借力打力荡开两人攻势,王烜爅虚晃一招,“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