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55 部分

火燎地往乾清宫跑去,没等梁九功通报,就闯了进去。好在这会儿皇上也没什么事儿,见儿子这么没礼貌,皱了皱眉,挥挥手让后头跟着的梁九功以及众侍卫下去:“行了,你们下去吧。”

看着眼前这个刚刚满二十岁的儿子,皇上心中吾儿初成长的心情,真可谓是复杂。“什么事儿?火急火燎的,你不是忙着给你福晋过生日?”马上要圆房了,皇上对儿子的私事也有点儿八卦之心,倒是忍不住开始打听,“都备好了没?贝勒府多年未曾住人,可要好好修整,别委屈了自己。”

钦天监给看的圆房吉日恰好是林黛玉生辰之日,于是太后下旨,让内务府并礼部好好办。地点定在了贝勒府,这也就意味着,胤祥该搬出宫去了,细细想来,在同龄的阿哥中,也仅仅只有他,还在阿哥所里头住着。

“皇阿玛,儿臣找您是真的有急事儿!”胤祥这会儿可没心情跟皇上闲话开玩笑,“山东传讯来,说是前些时候中部地区十几个镇子发生地动,受灾严重,只怕加急的奏报马上就要到了!”他的飞鸽传书早了一步而已,这时候,该做的事情就要尽快,灾后的各项工作都该启动了。

至于圆房,胤祥怎么还会有心情顾及呢。

派去山东管理农庄的人大多是他手下的得力助手,他们之间来往的通信链十分成熟,徐福接到了飞鸽传书,一刻不敢停,快马加鞭,进宫来报信。据在当地的人统计,此次地动,受灾面积挺大,伤亡惨重,这个坏消息,怕是会毁了所有人的好心情呢,尤其是皇上。

胤祥将书信递给皇上让他好好看,此事他也揽不下来,还是要借助国家机器才靠谱。

地动,在康熙在位期间,发生的次数并不多,如今这情况,一个闹不好,恐怕就要发罪已诏平息民愤,安抚民情了,而这是皇上最不愿意做的事情。揉了揉发疼的头,皇上只觉得瞬间头昏脑涨,这个坏消息,简直是要命。

原本皇上还打算,今年在全国推广新作物的种植,给农民科普各种先进的种植方式,套种,合理规划土地,各种作物均衡种植等等。可他的大事业尚未开启,就迎来这当头一棒。看着皇上这个样子,胤祥也无奈,“皇阿玛,还是请几位大人进宫商议此事吧,尽早定下主事的人,提一提解决方案,好好将这件事好好处理好。”

不想让这件事成为人生污点的皇上也积极,这件事都发生了,多想无益。点了点头,算是赞同胤祥的提议,“梁九功,着人去请几位阁老们进宫来。”这种大事,也是需要集思广益的时候了,“再让几位成年的阿哥们也过来议事。”

胤祥就在边上等着,这件事,只怕还有得磨。这种能够彰显自己的能力,又能在民间建立一定威望的事情,若是做好了,那可是大大的加分项。这几年,几位哥哥们之间的争斗日渐明显,大阿哥简直就是明目张胆与太子杠上了,其他几位哥哥的发展也不容小觑,胤祥只是作壁上观。

只怕这件事过后,他这些年经营培植的各方势力,也会渐渐进入众人的眼睛,届时,恐怕夺嫡这件事,他是不想参与,也会被牵扯其中。

本就是最不爱这种事的人,可如今,责无旁贷。

空间的利用日渐频繁起来,最近,胤祥也在尝试着让很多东西合法化,让他的事业透明起来。这样的动作,也让很多人闻到了腥味儿,起码就内阁的几位老奸巨猾的老人,都对他虎视眈眈,放出来的这些肥肉,谁都想咬一口。

胤祥当初的小实验室,如今已是大清的科技园,里头可不仅仅是农事方面的内容,已经发展成为囊括了各种先进技术之地。在胤祥的有意引导下,机械渐渐进入生产环节,替代了一部分的人工,在江南一带,新织机的推广收效颇丰,而在漠北,胤祥的新式播种机,收割机,也都进入了农业的生产。海外的事情有胤禛全权在管,当纺织厂建起来后,多出来的这些纱布,源源不断地被运往海外,换取大清需要的各种东西,包括各种珍稀矿产。

而更为重要的是,皇上对武器的发明也渐渐重视。胤祥仿佛能从这些发展中,看到了大清的未来,只盼着,那段屈辱的历史能够避免,至于这个皇权国家会走到何处,走向何方,他就无能为力了。

但求无愧于心,这是胤祥一直以来的追求。

这边吵得热火朝天,那边长春宫里头,敏嫔正跟女儿媳妇讲着悄悄话。温雅即将出嫁,林黛玉与胤祥即将圆房,林家无主母,教导她们通人事的这个重任自然落在敏嫔身上。先前派遣过来的教导的嬷嬷,敏嫔却不满意,寻了好些个,都觉得不满意,闹到最后,她只能自己出马。

章佳氏敏秀原就是个内敛的人,温婉和煦,最是贤良。在她看来,这任务真可谓是艰巨,她自己尚且不好意思提及这种事情,如今要她跟女儿媳妇们讲解如此奔放的话题,好半响都不知道如何开口。欲言又止好几次,温雅都快看不下去了。

“额娘,你今日是怎么了?”神神叨叨的,真是很奇怪,“可是有什么事儿要说的,您说着,儿臣们听着呢。”她定认真地听着,不会开小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