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1章

在(等着兑现)的兔子诱惑下,所有的小皇子小皇孙都对木白的回归充满了期待,不过当时还不知道弟弟居然用两只兔子给他换来一堆跟班的木白还在参加科考,于是众人迟迟未能与之见面。

而现在,作为唯二能够来观礼的小弟团成员,朱允炆看着场中完成考试项目,进入展示环节的兄长露出了期待的眼神。

展示环节与其说是考试项目,不如说是助兴项目。

其实就是在排名抄录之前让考生给大家展示一下自己的绝活,顺便增加一点初始印象。

旁的考生纷纷展示了棍法、拳法,甚至还有展示胸口碎大石的,比起他们,木白的表演就简单多了。

他随意抽出了武械台上的一把长剑,颠了颠,又折了折之后让人将周围放置的草人并成一排,然后在众人屏息之中一剑横空。

兵器的造型决定了它的攻击方式,剑是自青铜时代便开始流行的武器,它两侧开刃,中间厚左右薄,因此最适合它的攻击方法便是刺击。

不过在进入铁器时代之后,剑便因为刺这个动作创口小伤害低,且容易导致兵器卡住的缘故渐渐退出了战场,它昔日的地位亦是被主要以“砍”为攻击方式且单开刃的【刀】所替代。

待到明朝,剑更是在舆论中成了一种君子的礼器而不是杀人的兵器。剑术更因为其极强的观赏性带上了表演性质。

当木白取剑的时候,几乎所有人都以为他是要表演剑术,也都做好了喝彩的准备,谁也没想到他居然用【剑】,使出了【刀】的攻击方式。

在其收剑归鞘之中,六个草人全数被拦腰砍断,刀口干脆利落,里头层层缠绕的湿润草席证明了其货真价实的密度。

打湿后卷席密度和人体相当,一刀斩断六个草人几乎也就等于斩杀了六人。当然,这其中还得撇除骨骼和甲胄的因素,但这份实力已经十分惊人了。

他这一刀便是用自己的行为告诉了所有人,武器的攻击方式不取决于武器,而是个人的实力。

在他的手中,刀能做到的,剑一样能。

少年手腕一翻,重新将配剑挂回了兵器架,乌眸一转,淡淡扫过静默的人群后,他冲着午门方向躬身作揖。

下一瞬间一声属于幼童的尖叫划破苍穹。

“阿兄好棒啊啊啊啊!”

木文一句话被噎在了嗓子里,他缓缓回头,身着曳撒剃光头的皇孙朱允炆在原地蹦的老高。

木小文一双眉毛立刻就皱到了一起。

第82章

木白一直都知道自己的弟弟很能搞事,但他最近真的有些忙,更何况弟弟还有他“富贵哥”负责照看呢。看朱标抱孩子的姿势,木白对他还是挺放心的,就自己忙自己的去了。

是的,别看木小白年纪小小,但他最近还真挺忙的。

会试翌日,朝廷会设恩荣宴,恩荣宴可以算是学生们一生中最重要的一次师生聚会。

当然,说是师生聚会,但对于通过殿试的考生们来说,他们名义上的老师是皇帝,皇帝当然是不可能参加这种宴会的,他会委派一名大臣代替他出席,此外,读卷、执事官等科考相关官员也皆要列席宴会的。

这些官员的列席除了表示对考生们的恭贺之外,也带有为他们答疑解惑、安抚他们的情绪以及为他们未来的就业安排做介绍的职责。

而恩荣宴的高潮部分便在于《登科录》的颁布。

和《会试录》一样,《登科录》有点类似于现代大型活动的纪念册,只不过《登科录》是全文字纪录的。

一册《登科录》由四部分组成,首先是记录下本次殿试的读卷官以及执事官的名单,让考生知道这次的考官是哪些人。

其次,会记录从殿试到恩荣宴的整个过程,譬如木白他们这批,就会写上三月十四去国子监领衣服,三月十五考试,十八日传胪大典、进士游街等等信息,以保证考生们在多年后回忆起来也不会记错时间。

第三部 分是最重要的,当然,也是最有趣的部分,它记录了本次所有参考考生的名次以及家庭情况。

这部分内容除了会将考生的出生年月、家庭住址、婚姻状况等基本状况写上外,还会特地标注考生的父辈、祖父辈情况,如果长辈有功名或者做官的也都会用小字标注。

甚至连母亲的姓氏、家里长辈是不是还活着也会写,以保证每个考生都能全方位了解小伙伴的家世背景。

呃,虽然这么做有些不讲隐私,不过对于学生们来说,这简直就是一本社交指南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