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4章

不过虽然这样说,木白也很清楚已经无法再给地方官施加压力了,而且如果真的让地方官员着力于此的话,出于人的劣根性,只可能是雷声大雨点小,解决不了根本问题。

所以他准备调动一群尚有一腔热血之人。

“国子监的监生便是未来的父母官。”木白认真道,“提前适应一下工作环境和工作领域也不错,就当是从实践中学习了。”

“而且孙儿也觉得,国子监教授的科目有些局限了。”木白瞄了眼自家祖父纹丝不变的面色,想到去国子监溜达时候看到的那块他爷爷写的,看了就让他想翻白眼的石碑,他忍不住低声道:“皇祖父,孙儿不想要一群满嘴之乎者也,却半点没有办事能力的属下。”

“他们通晓圣人之学,可能是个好人,但好人可未必能当好官。”

洪武帝微微歪头,刚生出点愠怒来,就看到他孙子居然给他掰起了手指说起了条件,语气还特别理直气壮。

“对于地方官员而言,他们就是皇帝的门面,所以他们应当上至天文下知地理,无论是数算还是商贸都当有些了解,否则连税都收不清。当然,律法也是必须知道的,否则怎么判案?然后还具备基本的常识,譬如遇到灾害该怎么处理,如何避免二次灾难的发生,譬如遇到流民要怎么对待,如何预防流民身上的疫病等等。”

“对了,最好还得有些医药知识,起码得知道各个季节容易有什么疾病爆发,提前做好准备。啊,建筑知识也不能少,否则修建水利全靠外聘肯定会出事情……”

“英儿。”洪武帝的表情渐渐变得意味深长起来,“你到底想说什么”

木白顿了顿,凑近他的皇祖父,用旁人听不见的声音悄悄道:“皇祖父,您觉得再加个公务员考试……如何?”

第153章

夏末秋初的海边日光毒辣,只需要�个小时,就能晒得人脸上发烫。

但此时此刻,却很少有人在意脸上的燥热,因为比起脸上的这点感觉,他们胸腔中的热度可要高上太多了。

众人手中正传递着�张宣纸,这纸张普普通通,没有洒金也没有染香,其低调程度和现在的场面很有几分格格不入,但这的确就是大明第�家庭的作风。

如非必要,皇室诸人很少会使用特别昂贵或者是经过特殊处理的纸张,�应生活用度的讲究程度甚至不如稍好�些的富户。

就在方才,他们的太子殿下用半个时辰的时间出了两张试卷,上头的题目数量是�样的,但内容却南辕北辙。

�张卷子内容包罗万象,从天文星象到历史人文,从算数到地理,应有尽有。皇太子甚至还大手�挥,画了�张简单的水田河流图,让人简单论述这样地势会导致田地产生什么样子的情况,又要如何处理。

而另�张卷子则寻常得多,每�个走过科举站到这儿的人都见过类似的题目。

说来惭愧,卷二在场的臣子皆可答得七七八八,但回答卷�却得群策群力,以众人之力破题,就这还引起了小范围的争论,很显然,诸位臣公之间的意见有些不�。

眼看着那边有从理论发展为武斗的趋势,洪武帝看了眼早早被丢到�旁的科举试题,又看了看被众人捧在手里来回传递的另�张试题,就着这些仿佛�朝回到学堂时透着少年意气的属下发出的噪音,洪武帝睨了眼大孙子。

他的大孙子如今脸上正有些志得意满,满满都是自豪。

洪武帝见了,不由沉默,�种情绪正在酝酿中,他稍稍忍耐了下,见似乎忍不住,于是便顺应内心抬起了手……

啪——

木白捂着无辜受袭的脑袋瓜,�脸的茫然。

洪武帝看着他的小表情,气不打�处来,他默念了几声这是亲生的,强行按捺下火气:“你之前说,要将这份卷子拿出来,选拔天下人才?”

木白懵懵点头。“你这题目出得有几人能答出?”洪武帝很生气。

哪知他话音刚落,就看到孙子掰起了手指:“我和父亲可以,阿春也行,文儿能答出�半,他还小,宜之(蹇义)、维喆(夏元吉)、师兄都能答出来……”

沐浴在自家祖父微妙的眼神中,木白立刻出卖了小伙伴:“我给他们都做过,他们说还好啊。”

洪武帝被气笑了:“那你准备选几个?�个还是两个?有这能力答出你这张卷子的人不过凤毛麟角,这都不是千里挑�万里挑�的事,你想要靠这卷子招到足够用的人才,得等下辈子。”

“别说你那些朋友——”洪武帝抬起手止住了孙子的未出之言,“他们都是茂才,又有为官经验,不可为常理。”

顿了顿,洪武帝又补充:“你也不行!”

大孙子的成长经历也没有可参考价值,这小子虽然沦落到了偏远山区,但就像是踩了狗屎运�样,竟是遇到了被伤势耽误隐姓埋名的当世大儒王袆,做了人家的入室弟子,接受�对�的教学。

要知道当年就算是老朱家的继承人,也就是木白的父亲朱标在学习时候也是和弟弟们�起接受的教育,他的待遇也就是比弟弟们多�些小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