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天, 林帆起来洗漱, 在走廊上碰到白棠,跟她说他们家今天要进城。
“来这么久从没有去城里过, 大城市呢!家里有些东西没有了, 得去补一些。今天的南瓜花你把它们采了吧,不然下午也就凋谢了。”
“要去城里?我知道了, 不过能不能帮忙带点盐, 我们家没啥盐巴了。”盐巴还是她从家里带来的,来的时候她把家里能用的都打包,不能带的就送邻居去了。
“没问题啊, 小东西我可以带,多了, 重了就不行了, 我这边基本上就是抱我们家团团就累了。”
依旧是搭部队的采购车出去,这次林帆的感觉好多了,毕竟休息足够好, 也只是一个多小时的山路。
这是一个省会城市,这时候的城市其实没有后世那么发达,楼房也不是很多,基本上都是三楼高, 五楼到七楼的高度根本很难见到的。
在市中心稍微靠边一点的都是挤挤挨挨的瓦房和平房,这是林帆从路边看到的,至于里面的巷道如何,内里又如何, 林帆也不清楚。但是北方的城市这时候人口算是很多的啦。毕竟那么多年的政治、经济、文化都是以内陆中原地区为中心。南方沿海城市基本是改革开放以后才吸引各地的的人才涌入的,进而成为人口密集型区域。
一下车,张爱国怕林帆难受,接过林帆手中的闺女,在林帆的帮助下把闺女用背兜挂在胸前绑好。
“跟我走,记住路线和重要的地点,以后如果你自己或者跟别人来,也不会迷路了。”
林帆手里拿些蛇皮袋,现在买啥都是要自带袋子和容器,不然人家可没有东西给你装。
不愧是省会城市,比她们以前常去的小县城大很多,这里人的穿着也比较干净体面,跑不过黑、灰、蓝为主。可人家的补丁少,人也精神得多。时不时的还有穿的当下时髦衣服的漂亮年轻的男子、女子走过。
当别人把目光匆匆投向她们时,可以很明显的感觉到,他们的背下意识的挺了挺,下巴也会把脖子稍微拉长一点点,就是为了抬高下巴尖的。
他们是有高傲的资本的,社会无论处于什么样的状态,你不得不承认,总是会有过得好的人存在,他们不缺吃穿用度,过得比很多人好。
当然大多数城里人就是一般了,可也比从乡下来的人好很多。现在是农村支援城市建设阶段。
当他们见着从外边进来的人,提着麻袋,满脚的泥巴,带着破草帽,穿得补丁撂补丁,可怜巴巴,一副忐忑不安状态,总是对什么都好奇,对一切都畏惧的时候。他们就会判断,这是个泥腿子!而作为城里人的他们,优越感就会油然而生。
最具体的表现在买东西上,一般最直接跟所有人包括农村接触的就是售货员了,如果一个人穿得破烂到国营饭店吃饭,人家都不愿意费口水问你吃啥的。也不是他们特别势力,是氛围和环境使然。
再比如去供销社,林帆在那个老家的小县城就体会过好多次,好在她不是真正小姑娘,否则会直接闹开或者胆怯。
张爱国的气势其实一直很足,平时他一般都有意识的收敛,但是外貌长得凶,而且他穿着军装。
人家对于这样的客户还是不错的,最起码可以判定他是有购买力的。林帆最奇怪的一点是现在的人对于客人很少说当成财神爷来对待的。追究根底就是没有市场经济意识,反正只此一家,你不买会有人买,赚的钱也不是他们受益,他们照样有薪水拿。
谁要是比较特别,特别另类,可能还会受到他人的排斥。只能同化!
“有什么布料?拿出来让我们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