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过也有人认为龙城飞将指的是卫青,毕竟卫青的龙城大捷还是相当有名的,反观李广则在龙城一役中则表现欠佳。】
卫青:……
还以为自己这次能躲过去,结果说书人反手又把他拉出来了。
这拉出来的结果就是刚刚的沉闷气氛一扫而空,大家又重新偷觑起了刘彻的表情。
刘彻:呵呵。
这堆朝臣不能要了,朕得找个机会给他们穿小鞋。
秦朝。
始皇高兴地又饮下一杯美酒。
天幕将那个李广和刘彻的生卒年都写在了天幕上,大家很快就算出了两人的年龄差。
看到刘彻居然也和比自己大那么多岁的老将传绯闻,始皇只觉得浑身舒泰。
至于什么龙城飞将可能不是李广而是卫青,始皇选择性不听。只要他不听,那就依然是李广,不管不管。
以后这样的绯闻多来点,只要有更多的帝王被传出和老将军的暧昧,后世人就更不会相信关于朕的那些流言蜚语了。
计划通√
于是,只有刘彻受伤的世界达成了。
作者有话要说:
珍惜现在柔弱的卫青吧,下一章开始他就要反击了,到时候又是猪猪倒大霉(噗)
注1到注16为古诗文引用
第20章 娱乐:趣味杂谈3
明朝,嘉靖帝时期。
朱厚看着天幕上的诗词,陷入了沉默。
原句“太平待诏归来日,朕与先生解战袍”是朱厚写给将军毛伯温的。1
对方出征安南,只花了一年时间兵不血刃解决问题,加封了太子太保。这首词就是在他出征前,朱厚所作。
本来是一首很正常的诗,还表达了他对毛将军的亲厚和看重。结果被人这么一改,别说其他人了,朱厚自己看着都觉得怪怪的。
幸好毛将军已经去世了,不会跑来质问他是不是真对人家有什么非分之想。而且他从几年前开始就不理朝政了,今晚也没有召集朝臣们一同观看天幕,不必面对他们的怀疑目光。
但是朱厚不知道,人死了反而是一件很糟糕的事情。因为死无对证,更容易让人遐想。
朱厚根本不知道,他没召集群臣,替他处理朝政的严嵩召集了。
于是,此刻的议事殿里众臣正议论纷纷。
“咳,后世人就是爱乱来,陛下定然与毛将军清清白白!”
严嵩出来打圆场,就是不知为什么听着有点欲盖弥彰。
群臣低眉顺目:
“严首辅说的是。”
至于心里怎么想的,那就不一定了。
毕竟毛将军那次出征回来时明明荣宠加身,可才过去了短短四年,就遭到厌弃,被奸人害得病逝。
陛下的态度反复无常,如今看来说不准是求而不得,恼羞成怒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