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如大宛,就是一串紫色的普通图案,旁边带“葡萄(蒲桃)”字样,因为当时葡萄的名称是括号里这个,方便众人对应。

天幕给出的丝绸之路并不是单纯的一条线,到了西边之后出现了分叉,有一条就进入了印度半岛。

印度半岛同样物产丰富,有棉花和甘蔗等作物。

有人发现,自己的手点在某个图标上,就会挑出一个小小的资料卡,介绍这个作物的作用。

例如棉花,就说它结出的棉球可以纺线织布。制作成轻薄柔软还吸汗的棉布,非常适合皮肤天生脆弱的平民使用。

毕竟平民用不起丝绸,但是棉布还是能咬咬牙买一匹的。

除此之外,棉球还能直接作为填充物塞进衣服夹层里,保暖效果远超木棉等物。

在棉花推广开来之前,很多百姓冬天只能用芦花团、木棉一类的填充物。但是这些东西保暖效果差不说,压扁后也不如棉花的回弹性好,只能凑合用。

很多庶民一身木棉冬衣穿许多年,衣服都扁扁的没什么保暖力了,却没钱更换,十分可怜。

棉花好

歹用个十几年不成问题,扁了就晒晒太阳又会重新蓬松。不行就拆开来再弹一遍棉花,续航能力非常强。

刘彻看得眼睛都不够用了。

这个想要,那个也想要,朕都想要!

可恶啊,后世为什么有那么多好东西?明明是朕辛辛苦苦开辟的丝绸之路,好处都让后人享了!

刘彻再次记仇,这次不仅有李世民,还包括所有比他晚的皇帝,都要上他的记仇小本本。

此时此刻,大概只有始皇幸免于难。

刘彻幸灾乐祸地道:

“始皇连丝绸之路都没有,只能干看着。”

卫青:“……他可以派人开辟丝绸之路。”

天幕连地图都给出来了,开辟道路比他们简单多了。估计不需要像张骞那样摸索十几二十年,可能几年就搞定了。

“那他岂不是直接抄了朕的作业?”

刘彻的笑容消失了。

因为笑容来到了始皇的脸上:

“丝绸之路的路线图都放出来了,不要告诉朕你们五年之内开辟不了。”

这还是算上了一来一回、寻找物产以及同西域各国打交道的时间,真的是非常紧张了。

被委以重任的大臣脸都僵了:

“五年……”

“五年不够吗?”

始皇难得语气和煦亲切。

大臣立刻表示:

“不,五年足够了!”

【以上是陆上丝绸之路的物种分布,接下来我们说说海上丝绸之路。】

【大家不用着急抄写下来,这张图会一直保存在天幕中的,可以随时查看。】

抄资料卡抄到手酸的众人这才松一口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