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二章 降雨

天道编程 public 2021 字 4个月前

躺在床上的萧易进入了意识空间。思索怎么降雨!

但是想了一会儿萧易却并不知道从哪个地方入手。

将水从其他地方将地址更改到现在这个地方?这不叫做降雨!只能称之为浇灌土地!将雨水地址改为空中?这样也无法控制量的大小!说不定一个弄不好就要造成水灾了!

最终萧易也没有想出过具体办法!显然直接在宇宙数据库中操作数据库中的数据显然是行不通的,数据毕竟是数据,一条一条的组合而成,这个降雨的话就是多种组合!不可能一下子就要更改好了。

到现在才知道,自己完全就没有了解到天地数据库的结构,自己最多也就是更改一个现有的东西,就是前面的更改一个人的地址坐标,或者更改一个人的寿命啊,健康之类的!但是遇到多种组合情况,萧易就不知道怎么处理了。

就好像是这次降雨,必须是要从开始到结束完完全全控制起来,让天空真正的降雨。

既然想不到好的方法,萧易也就开始用程序逻辑开始思考了,从第一步开始到结束,中间需要经历一些什么事情!

首先,需要:水,云,风,雷,闪电,气压,温度,雨,这些相关变量值也就是程序里面定义的枚举!

第一个就是水的形成,这个可以先不考虑,地球上面这么多水,自己也不用去创造水这种物质。

第二个是云,云的形成是水受到高温的影响变成水蒸气,上升到空中汇聚到一起经过冷空气作用凝结在一起,通过热空气,空气动力等因素将形成的云在空中不至于掉下来!以至于形成为云

第三个是风,风的形成乃是空气流动形成的,至于还要靠其他什么东西,暂时不考虑,只要能够运用就行了

第四个雷,这个是通过云层之间的碰撞产生的声响!

第五个闪电,是云层碰撞,产生摩擦,水分子之间相互碰撞,产生静电,然后通过各种因素产生!

第六个气压,不需要怎么考虑

第七个温度,这个是需要考虑的,最终能够到达地面的水或者雪亦或者雾全都是靠这个,所以温度是必须把握好的。

最后一个也就是雨了,也就是最终形成方法,通过云层碰撞,大气压,温度产生的结果。

。。。。。。

慢慢理清思路,萧易的头脑也是越来越清晰,几种物质就是变量和枚举,形成几种物质的过程那就是方法!

自己只需要定义好这些变量,然后将形成这些物质的方法写好就可以了!

最后的雨也就是最终的方法组合!

想明白这一切,萧易也开始编程做实验了

第一个先声明物质变量,水蒸气,气压,空气,水分子,温度,等等。

第二个书写形成物质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