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眼间时间过去了一个月,丁卯科的新进士们6续接到了吏部任命,进翰林院的、去外地府县上任的,一个个喜气洋洋地上任去了。
杨云一直住在东吴会馆,这一个月他没有主动去吏部,吏部也没有找他,就这样被挂了起来。
这倒正遂了杨云的心愿,如果吏部真的有任命给他,他还要想办法退却掉。做大陈的官可是很危险的,一旦北梁大军南下,成为炮灰的可能xg非常高。
顶着新科探hua的名头,这些天杨云在天宁城中走朋会友,上至朝廷高官,下到三教九流的头面人物,他都投个帖子上én拜访。即使是大陈的宰相,也不会一点面子都不给地将他拒之én外,至于那些底层的人物,就更加有受宠若惊的感觉。
谁也不知道杨云的打算是什么,如果说他想在大陈为官,直接去找吏部才对,而且一甲进士受封什么官职,都有定例可循,也不需要太费劲地活动,一般都是直接进翰林院当个正七品编修。如果杨云不是吴国人,身份特殊,吏部的任命公文早就下来了。
如果杨云打算回吴国,现在他的声名已经足够了,并不需要结jiao大陈的公卿,更何况他拜访的对象还有很多不入流的人物。
这一日,郭通终于忍不住问道:“杨贤弟,你到底是有什么打算?是从此留在大陈还是回吴国?”
“郭大哥,你给我参谋一下,是回吴国还是留下来?”
“这个嘛,不太好说,留下有留下的好处,大陈比吴国大十几倍嘛,以后的前途也更大。不过吴国到底是我们出身的国家,而且亲人朋友都在那里。”郭通的言下之意,其实还是希望杨云能回去。
郭通的话勾起了杨云的思乡之情,掰着手指头算算,离开家外出游学已经有六个月了,自己出én的时候说,少则六个月,多则一年就回去,现在半年已经过去了。
也不知道自己托人捎回去的家信,家里收到没有?父母的身体怎么样,大哥的亲事应该会等自己回去才办吧,还有二哥和xiao妹,自己给他们留下的功法练得如何了。
还有孟应该已经娶到章xiao姐了吧,如果他动作快,现在说不定章xiao姐肚子里都有xiao宝宝了,四海盟是不是还在找连平源的麻烦。
想到四海盟,杨云微微皱起了眉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