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来张成祖父家就在五十里之外的平家铺子。
看着面前虽坐在那里有些拘束,却一双眼晴四下逡巡的两个人,苏暖示意木青开口。
“张成,你们可认识?”
两人抬头,看看苏暖,又看看面前这个姑娘,忙着点头。
那个老妇人抢着说:“那是我大孙子。他在哪里?怎么都不出来见一见的。”
她两眼放光,看着屋内气派的摆设。
听说这里是京城最大的铺子,瞧着铺面,这外头摆的都是好东西呢。那随便拿一件都值不少银子吧?
那来传话的人可说了,张成如今可是他们的管事,可威风了。
他们自然欣喜。
说话间,不免就显出几分亲热来。
“成哥儿呢?怎么还不出来?这孩子,都被他那个姥爷教坏了,这亲爷爷也不认了。”
老头说,用烟袋子磕了一下椅子腿,又觉得不妥,收了回去,放到鞋帮子上磕了一下。
“亲爷爷?”
苏暖好奇:“张成的爹不是你们买回来的么?”
两人腾地站了起来,涨红了脸,见木青立了眉,双手叉腰瞪着他们,心下想着这个姑娘好凶,不敢造次,又缩了回去。
老太太冷哼一声,先开口:“俺把他从小养到大,娶了媳妇生了娃,一句不认就不认了?这个没良心的。告诉他,没门,俺要去衙门告他去。”
老头也是连声附和,敲着烟锅子,雯月心疼地看着被敲得咚咚响的梨木凳子。
“这是发达了?就嫌弃我们了?丧天良哪!”
他一脸的义愤填膺。
木青终于忍不住:“张成的爹早就死了。什么债也该还清了。”
两人一愣,异口同声:“他还有儿子哪。父债子还…”
苏暖一拍椅子,气得发抖:“说什么呢?父债子还,这话说得着实是戳心。你说,他花了你多少银子?”
老太太立刻瞪大了眼,叫道:“哎哟,说出来,你们都不信,当初买他可是花了我们100两银子,我们全家所有的钱都搭进去了,连准备盖房子的钱都投了进去。”
“是呀,”老头子也愤愤地:“那个人说,这可是个大户人家的小公子,算我们白捡了,读过书的,小小年纪,已经能背诗文了。”
“我们也是瞧着他着实是长得好,白白净净的,像个小姑娘,想着,将来或许我们老张家也许能翻身呢?”
“我不信。”
木青忽然插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