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这儿呆了大半个月了,叶蓁蓁对王庄的种种也算是如数家珍了。
在这里呆的越久,叶蓁蓁就越不想离开,王庄依山傍水,民风淳朴,虽然生活条件并不好,但是那种闲适的感觉却是再好的生活条件也无法给予的。
甚至可以这么说,生活的环境越好,离叶蓁蓁所追求的的闲适的感觉越遥远。
也不怪那么多人渴望能隐居山林,实在是俗世的牵绊太多,要是她的世界里只有顾灼华和叶蓁蓁两个人,那该有多好,叶蓁蓁保证她会毫不犹豫地丢下现在有的一切,在这儿定居。
奈何无论是她还是顾灼华,每个动作都有那么多双眼睛盯着,牵一发而动全身,叶家还有叶子斐和叶子珮撑着,顾家只有顾灼华了。
这倒不是说顾家这一辈只有顾灼华一个人堪当大任,顾家是一个人丁兴旺大家族,就说顾灼华家里就有三个孩子,顾灼华上面还有一个哥哥顾烨华,更不用说叔叔伯伯,家里孩子都不少。
只是可能跟顾家的教育方式息息相关,顾家的小一辈就没有迷恋权势的,更没有一个主动站出来表示要挑大梁。
就拿顾灼华的哥哥顾烨华来说,只比顾灼华大两岁,已经是大校了,在军中也是传奇人物,提起顾烨华的名号就没有不服的。
军政不分家,顾烨华在军中有一定的地位,顾家从政,顾烨华刚好能填补顾家在军中的不足,更重要的是,顾烨华现在的位置是他自己一步一步打下来的,轻易很难被撼动,这也意味着他失去了继承顾家的资格。
正是因为他在军中的地位,要是同时手里还把持着政治世家顾家,这样的情况就不是其他的世家喜闻乐见的了,凡事讲究一个平衡,胃口太大不是好事儿。
再说顾灼华是顾家这一辈里相当耀眼的存在,为人处世方面圆滑不失自己的底线,有手段、有脑子、能屈能伸,这样的人从政再合适不过了,但是他志不在此。
其他的那些堂兄弟更不用说,经商的,从医的,设计师,各种人才都不少,唯独没有喜欢从政的。
顾家从小对孩子的教育就是放养式的,只要不涉及原则和底线,就没有人会约束你,更不会有人强迫你。
加上顾家有隐退的心,这个在风雨中屹立百年的世家已经厌倦了俗世中权利带来的纷扰。从来没有人怀疑权利不是个好东西,但是真正了解的人,对权利的态度总归是多了点儿敬而远之的意味。
就像一个巨大的奶油蛋糕,看着诱人无比,总有人在一开始被它甜美的外表迷惑,沉迷其中无法自拔,真正尝试了之后,很难有人在最后不被腻到。
更有甚者沉迷太过,坏了牙齿。
不可贪恋权势,说起来容易,多少人在经历过权势的洗礼之后还能记住这句话,就算还能记住,又有多少能做到。
“老公,等以后我们老了就在这儿买块儿地,盖间房子,就我们两个人住,孩子们就让他们自己选择要走的路吧!”这大半个月,两个感情越来越好,就连老公这个称呼,叶蓁蓁也叫的也发顺口了。
“看来老婆是迫不及待要为我生个孩子了。”
“谁要为你生孩子,顾灼华你脸皮怎么这么厚?”
“厚脸皮算什么,要是老婆愿意为我生孩子,不要脸都行。”这男人的情话也越说越顺口了。
“我不跟你说了。”这是典型的说不过就躲,跟顾灼华比起来,叶蓁蓁还是脸皮太薄了,道行不够。
话说要重建宿舍,这是叶蓁蓁的提议,最后的担子基本上都落在了顾灼华身上,没有人没有材料,什么都没有。
抽了一个周末,在李老师的带领下,顾灼华和叶蓁蓁三个人下山了一趟,村子里几乎没有青壮年劳动力,一个没有干过这种粗活的男人和两个女人,在没有材料的情况下是无论如何都没办法重建宿舍的。
找了当地一个小型的施工队,顾灼华签了合同交了定金,约定了开工时间和工期,材料什么的全部交给施工队负责,两层的宿舍在顾灼华丰厚的酬劳下,已经完工,现在正在装修。
负责装修的人还是施工队帮忙找的,算是额外服务,价钱出的到位,工作起来自然很有干劲,效率那是蹭蹭的。
材料的运输还好解决,宿舍建成之后,要买床,这床的运输问题就成了一大难事,能进来的车只有牛车,运人和建筑材料还可以,要说到运床就不太现实了。
最后叶蓁蓁退而求其次,打听村里有没有好点儿的木匠,现做虽然慢点儿,起码比运不进来的情况要好得多。
村里的情况,李老师最清楚,这不,李老师推荐了一个人,叶蓁蓁和顾灼华在一天下午敲响了那人家的门。
“咚咚咚——”
“谁呀?”
“这儿是王谦伯伯家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