恒正里面要说有谁她感情最深,那一定是张律师,她老师是她这条路上的领路人,让她见识到了这个行业里的种种,有些她一直回避的东西也被清晰地剖析在她面前,让她对着个行业有了更清楚的认识。
张律师对她不仅仅是一般的老师那么简单,在她入行和工作这段时间,对她影响最大的人一定是张律师,无论她以后在这个行业走多远,估计永远不会忘了这么一个人,是她的良师也是益友。
张律师对她有很高的期望,她是知道的,甚至还有传闻说张老师现在正在找关门弟子,而他中意的对象是新来的叶蓁蓁。
确实,叶蓁蓁跟这个团队里所有人比较,都是没有资历科研,就连于静姝都在这儿呆了两年了。
比叶蓁蓁学历高的大有人在,不少都是硕士毕业的,甚至还有博士毕业的,也有已经在业内小有名气的年轻律师,都希望跟张律师近一点儿再近一点儿。
律师这个行业是极为重视人脉关系的,在你还没有在这个行业闯荡出一番明堂之前,很多律师单凭自己很难接到什么案子。
叶蓁蓁想到她的刑事诉讼法老师曾经告诉过她们,一定要和同学好好相处,因为一般而可能是你的同行,不能得罪,另一半儿可能是你的当事人,金主更好维护好关系。
当时很多人都是一副不屑的态度,直到在一个学长回来交流的时候,又重复了刑诉老师当时的那句话。
后来这句话就被叶蓁蓁她们班同学奉为圭臬了。
等到毕业的时候,有人专门做过统计,叶蓁蓁她们一个班五十个人,除了有不到十个人考研之外,另外四十多个,律师、检察官、法官、公司法务以及各种法律辅助人员等等,遍布跟法律有关的各个专业,也有一少部分选择了其他职业,从事了完全跟法律无关的工作。
这里面有一部分人如果关系维持的得当,都可能是未来的助力。
张律师的团队是一个半成熟的团队,里面有加上张律师在内的六位已经比较成熟的律师,还有那种刚刚拿到执业资格的新律师,最典型的一个区别就是,那六位律师案子接到手软,新律师可能好几个月没有一位当事人。
叶蓁蓁的民事诉讼法老师是一位很有名的律师擅长的是处理公司收购方面的法律问题,她说过一句话,怎么选择被告和当事人,选有钱的。
这话说起来很俗气,但是确实,这是这个团队里六位知名律师的首选,都是选择高额代理费的案件,稍低的几十万较高的几百万都是正常。
而那些新律师可能辛辛苦苦工作一整年也挣不到他们一个案子的代理费,这就是现实,他们甚至要常常抱着捡漏的心态去说服那些被知名律师拒绝的当事人,有可能成了时间久了,也混出些名气。也有些不成,后来渐渐就对这个行业失去了信心。
有人说过一句话,律师这个行业,百分之十的人掌握了百分之九十的资源,而剩下的百分之九十要去瓜分那百分之十的资源。
张律师属于那掌握了百分之九十的资源的行列,他的关门弟子,她们这个团队里除了跟张律师一起出来的那几位律师,就没有不心动的。
不过这只是传言,没有人去证实这个问题的真实性,最主要还是不敢,毕竟张律师积威已久。
叶蓁蓁倒是心直口快,因为上次狐狸精的事情,她已经够剽悍了,估计就是再怎么作也不会再超过那次了,所以听到传闻之后,叶蓁蓁很大方地敲门去了办公室。
“叩叩叩——”这是温柔版的敲门声,有时候叶蓁蓁状态不太对的时候就是,“咚咚咚——”那动静儿简直像要砸墙。
“请进。”一如既往地温柔悦耳。
“老师。”
“怎么了?”
这简直是两个人万年不变的开场,后来叶蓁蓁发现每个人去找张律师的时候都差不多是这个样子,心里也就舒服了。
实在是太单调,太乏善可陈了,这个男人明明才四十出头已经像个行将就木的人了,一举一动永远温和有礼,不会跨出自己给自己划定的筐子。
叶蓁蓁简直无法想象怎么办公室会有那么多小姑娘迷恋他,跟这样的男人生活在一起,虽然她不刻意要求什么生活情趣,还是很痛苦的好吗。
太淡了,这种状态叶蓁蓁受不了,虽然她平时足够端庄大方,就是大家闺秀的典范,坐凳子永远只有三分之一,吃饭的时候从来不会发出声音,就连迈出的每一步的长度都像是经过精心测量的一样……
这在很多人看来已经足够教条了,但是她还是受不了张老师那种老年人的生活方式,
跟这样的人生活在一起,叶蓁蓁可以毫不犹豫地说,她会提前步入老年化,这太可怕了。
“老师,听说您有意收弟子?”叶蓁蓁很直接,在张律师面前,叶蓁蓁几乎不耍心眼,因为很容易被看穿,还不如坦诚点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