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公级的爵位在大魏律法中,可养一千府兵。但如今这世道,大家都不那么守规矩了,实际数量能超出一两倍。周国公府这几年频被皇帝猜忌,赵霍生怕被皇帝抓到把柄,裁掉不少府兵,加上以其他名义偷偷豢养的,也不过一千五。
既然要起兵,当然是把能集中的武力都尽量集中起来。而且路上也不知会遇到什么状况,多些武力总是更安心的。
从接到太原来信,一共准备了六天时间。赵佶陆续将府兵集中到城外,赵家女眷也分成两批到达城北集合地点。
第七天一大早,天还没怎么亮,最后一批女眷也出了城,到达了离城外十里远的一处小坡边。
这次出行,在赵佶的监督下,人员是尽量从简的,赵家每个主子都只有一名丫鬟或嬷嬷的配备,柳老太君除外,她年事已高,带了两名。饶是如此,这个队伍的规模也十分可观,接近一千六百人,三百匹马,二十多辆车。
人既然已到齐,自然是马上出发。赵佶一声令下,骑兵步兵车驾开始缓缓移动。
车上的杨氏一直坐立不安,也顾不上如今的寒气,时不时打开车窗张望,又使唤自己的心腹嬷嬷不时下车察看。马上都到约定好的出发时间了,杨家的人怎么还不见踪影?
眼看着队伍已经开始移动,她立刻叫人把赵佶喊到自己车前。
“母亲,怎么了?”穿着厚重黑狐皮大氅的赵佶策马一阵小跑到杨氏车前,带起一阵寒风。
“再停一会吧。”杨氏说。
“您是身体不适么?我找人来给您看看。”赵佶观察了下杨氏,脸色蜡黄,黑眼圈很重,以为是今日起得太早又坐了这么久马车身体不舒服,想着母亲毕竟也是四十来岁的人了,经不起折腾,便要去叫大夫。
虽说因为萧宓的事情两人曾有些不快,可亲母子间毕竟没有隔夜仇,对于自己的母亲赵佶还是很关心的。
“不用,不用,再歇歇就好。”杨氏连连拒绝,见赵佶误会,也就跟着做出有些病弱的样子,靠在车厢壁上。
“那就等上一刻再走。” 赵佶道。然后坚持让随行的大夫过来,给杨氏拿了些防止晕车的药丸服下。
一刻钟转眼就过了,赵佶掐着时间,立刻吩咐队伍出发,这次杨氏又将他叫了过去,还是要求再等等,不过这次赵佶没有再让队伍停下。
而是安抚杨氏道,“母亲,如今非常时期,停太久不安全,您忍耐些,出了河东就能稍微松散些了。”
杨氏欲言又止,似乎想说些什么,终究又忍耐下来。
赵佶觉得有些不对,有些探究地看着她:“母亲可是有什么事瞒着我?”
杨氏犹豫了一番,终于还是如实相告:“其实我是想让你等等你外祖一家!”
杨家哪里有赵家这么强的护卫力量,如果和大部队分开,肯定不安全。再说,如果兄长他们好不容易赶到了城外,却找不着赵家的队伍,该多着急。
“外祖?”赵佶仅仅疑惑了一瞬间就反应过来了,立刻神色一变:“母亲您通知了杨家?”
“总不能我们走了,放着他们在河东不管吧!”杨氏嗫喏了一下,然后理直气壮地望着赵佶,“阿佶,那可是你外家的亲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