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6章 破釜沉舟

宠辱忧欢 恒见桃花 1364 字 3个月前

顾卫卿从季先生家里出来,心态平和了许多。

人多浅见,眼前的利益才是利益,她亦落了俗套。

与贺琮周旋了这么久,所图不就是长远之计么?没道理从前百般忍辱,到了今日便生受不得,不过是一个来历不明的孩子,与她或许仍然漫长的人生相比,未免微不足道。她何必抱定悲观心态,以为这会是她唯一的孩子?

若最终不免玉石俱焚,她当初委身侍人意义何在?

从来长路难行,但凡目标不明,意志不坚,便少有人能抵达顶峰,她已然别无选择,除了更坚定更有勇气更有希望,没有第二种选择。

顾卫卿回府便叫顾尚备办纸烛,自去郊外拜祭顾竹荪。

她沉默的烧着纸钱,一个字都没说。

委屈自不必言,可即便父亲活着,也未必肯体谅。顾家的茶园必须得有人担,除她之外再无第二个合适人选,不担也得担,担也就担了。

何况这天下谁人没有委屈?能忍受的委屈就算不得委屈。她流过泪,见过血,以后还会有更多的委屈,这点儿委屈又算什么?

不舍自然也有,但做大事者不拘小节,不舍哪有得?

至于伤痛?人是最擅自我疗伤的动物,随着时间推移,再深再重的伤都会痊愈,再不然,还有遗忘。

没什么能刻骨铭心。

至于歉疚,顾卫卿也淡了,她倾其所有,殚精竭虑,若仍然不能达成父亲的期望,只能说自己才具有限,力有不逮,父亲失望也就只能失望,她只求问心无愧。

目薄西山,落日熔金,有归巢的鸟儿成群结队的从天空掠过,顾卫卿停马仰头看了多时。

回顾府时已经天近黄昏。

她陪顾大太太用晚膳,见她用得七七八八了,这才随口说起她过两天要出远门的事。

顾大太太放下乌木箸,道:“你要去哪儿?去多久?几时回来?”其实她最想问的是,那位王爷肯放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