贺琮是典型的得了便宜又卖乖,自己做尽坏事,还反过来义正言辞的教训顾卫卿不孝,见她一脸不甘,又嘲讽的道:“或许你们母……子不在乎,可进进出出,总有许多人,万一哪个好事者瞧见了,回头又传得满城风雨。呵呵,到那时候你可别说本王没替你保守身世秘密。哦,还有你那不省心的舅舅,两个不甘寂寞的叔叔,要知道你原是女儿身,呵呵呵呵……”
结果不言而喻。
顾卫卿想说话,又把嘴闭上了。
谁告诉他,她回家就大张旗鼓,一定惊动得四邻皆知?她就不能悄悄的回?顾家也不是什么显赫之家,哪那么多好事者天天在顾家前后门守着盯着?
再说要是他肯答应,有的是办法和手段让她悄无声息的来去自如。
偏说这种风凉话。
贺琮不是猜不出来顾卫卿的心思,可他也存着自己的私心。对于顾竹荪,贺琮简直是深恶痛绝,他怎么也想像不出来怎么会有这么天真、愚蠢的男人,竟然敢冒天下大不韪,拿世人当傻瓜待,把个好好的女儿当成儿子养。
他倒是死得早,死得快,没看到顾卫卿为此付出的辛苦代价,可他当初就没料到过,顾卫卿向世人宣称他是男人的那天开始,她就已经不是她自己,她已经早早把自己整个生命都献祭到了顾竹荪这近乎儿戏的闹剧里了么?
顾竹荪死了倒便宜了他,可对于顾大太太,贺琮简直连提都不愿意提。顾竹荪一个大男人,异想天开倒也罢了,怎么她这个做娘的不说劝着些,怎么也跟着起哄架秧子?难道说儿子当真那么重要?家业当真那么重要?宁可牺牲如花似玉的女儿也在所不惜?
况且这些日子以来,以贺琮对顾大太太的了解,简直就是个无知蠢笨、懦弱怕事的妇人。建宁府把顾卫卿传得鄙陋肮脏,她当真没听到一点儿风声?
究竟是顾卫卿瞒得好,还是她明明知情,不过不愿意知道,所以假装不知情?
前者,那就是她真蠢,女儿一个人在外头历经风雨,她倒心安理得的在内宅后院享受顾卫卿带来的安宁幸福,简直可气。若是后者,那就更可恨了。
对于顾卫卿借种的事,贺琮把大半帐都记到了顾大太太手里,她不会不知情,可她却纵容着顾卫卿一脚一步的跳下悬崖,简直该死。
顾卫卿说是出远门了,顾大太太就信了,这么久了也没见她一封两封家书,这是做母亲该有的本分?
就这么个当娘的,能给顾卫卿以什么益处?便是顾卫卿这会儿最脆弱,她来了也不抵什么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