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盏灯笼轻飘飘地越过漆黑的屋顶,飞向夜空。
紧接着,第二盏,第三盏……纸灯离地而起,随着清风缓缓上浮。
完成了任务的黑衣军士兵同时掉头,掏出利匕,疾速奔跑,在街口转角处汇合,人越来越多,不作交谈,向着洛阳城东门掩去。
纸灯三三两两地从洛阳的每一个角落飘出,城东,城西,甚至皇城的数个偏僻角落,火光在薄如蝉翼的白纸内跳跃,仿佛地面释出了飞旋的星辰,把它们温柔地送往漆黑的天幕。
太和殿楼台。
甄宓倚着栏杆,朝外望去。
侍婢柔声道:“娘娘,二更了。”
甄宓望着远方升向天际的数百盏浮灯,喃喃道:“这灯真美,今儿是谁的忌辰?城里都放灯儿呢。”
“皇上呢?”
侍婢不敢应声。
坐在角落里拨着熏炉的老嬷嬷朝外看了一眼,便自顾自道:“娘娘未见过?”
那老嬷嬷乃是袁绍家中老仆,当年甄宓改嫁予曹植时把她带到洛阳,辈份甚高,瓮声瓮气道:“娘娘没去过江东,老奴倒是记得几十年前的一些事儿……”
甄宓头也不回,笑道:“啥事儿?”她的双眼映出如繁星般的浮灯,以及深黯的夜空。
“当年曹丞相赢了官渡之战……”老嬷嬷笑着抬手打了自己一耳光,自嘲道:“老了,忘事儿了!该唤‘先帝’,瞧我这嘴。”
甄宓笑道:“这改朝换代的事儿太多,连我也记不住,原怪不得嬷嬷。”
嬷嬷又道:“那年袁本初太尉兵败,老奴跟孙坚一家逃到江东,过了几年,先帝便带着八十万大军亲征……到了赤壁。”
甄宓答道:“不就是火烧赤壁么,又与这灯儿什么相干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