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逸心下暗道:“当年天山剑派内乱的原因在此,也便是说她们早被人盯上,当年天山剑派实力本就偏弱,若再乱起,不论有没有那位神秘高手帮助,都与消失无异。而天山剑派这名门之一忽然消失,得益的会是谁?”
要在嵩山之盟上伸冤,所以这番武林盛会的来历,唐逸曾经问过。所得结果均是言到乃二百年前中原乱起之后,一位前辈于嵩山之上定下的章程,要求名门大派各安其地,免做争执,同时又互通声息,以保江湖安平。
“这章程本是很好,毕竟二百年前中原大战,江湖血雨腥风处处,自然需要休养生息,所以这章程一出,正可说恰如其分,名门也不会有什么意见,甚至还会拥护,也免了被人在自己力竭时所乘。可如今二百年过去,名门大派根基又厚,经数代的休养,实力早便回复,甚至更超以前,如此一来,再以这章程约束各派,那就大不妥当了。”
看了看那雨娴,唐逸的眼中闪过一丝的怜悯,心道:“名门大派均想突破当年嵩山之盟的束缚,不想再被拘于一处,所以这嵩山之盟便第一个要突破!可唯一的问题便是少了个重启嵩山之盟的由头。如此说来,这天山剑派便合该出事。”
天山剑派既是十大名门之一,分量足够,可论起实力又与唐门崆峒等派差了不少,更不提少林武当。再加之地处更是偏远,就算出再大的岔子,也不会扰乱中原各派的布置,如此重启嵩山之盟的借口,哪还能再寻出来?
唐逸想到这里,冷笑了笑,心道:“既然是阴谋,那便定有目的,不论个人还是门派,费力培养出这么多的年轻高手,又要费心的暗里撮合他们与天山门下的相遇钟情,若说什么都不图,又有谁会相信?”
若是在以前,唐逸听到雨娴之言,第一个怀疑的便是十大名门,这天山之变最合他们心思,自然以他们的嫌疑最大。而且除了他们,也没人有这实力。不过眼下却是不同了,武帝的横空而出,嵩山剑试上挑战德皇祸乱中原武林,这人的嫌疑亦是重的很,更何况这雨娴出现在天山,又被万马堂阻击,若说仅仅是巧合,那可当真难以服人。
“况且武帝布下此局,虽然总会被人看出是阴谋来,但名门大派本就互有顾忌,不可能真个同声共息。天山惊变之后,这些名门大派以己度人,自然以为会是对方做下,那时武帝又未出世,更不会怀疑到他的身上。再说,天山消失,正合他们心思,反正都在等这由头好做争杀,谁又会去真个过问了?”
一念及此,唐逸不禁心下暗惊道:“好计算!武帝收拢万马堂,挑战德皇,我本以为他的布局够早。可若这天山之变真与他有关,那此人心思之可怖,可更超我之想象了!那他处心积虑这么多年,所图的也定是更大!”
唐逸虽然想的很多,可心思却是转的飞快,对雨娴来说不过只是片刻而已,随即便听唐逸问道:“雨师姐既然如此说了,那背后的阴谋主使,是不是早有人选?”
既然话都已经说到了这里,雨娴也毫不隐瞒,不知为何,她觉得眼前这个少年很是值得信任,而且自己现在也只有信任于他了。想到这里,雨娴点头道:“唐公子猜的没错。阴谋主使就是那个号称武帝的胡人!”
说着,雨娴脸色一沉,暗咬贝齿道:“此人一心祸乱我中原武林,只不过无奈中原武林势大,非他能撼,所以便仗着武功超绝,四处育下弟子,以图先乱我天山剑派,再借此引起中原各名门争斗,坐看中原武林争杀!弱中原武林的实力!可怜我天山剑派与人无冤无仇的,便因为他那一己之私之恶,落个烟消云散!要不是有那位高人相救,怕天山剑派根本就剩不下多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