樱兵营的设备和房间够好的了。
它位于马尼拉郊外的佛特·麻勤累,距马尼拉约十公里。兵营构筑在几个连绵的矮丘上,地表长着稀疏的树林,林间开着五颜六色的野花。几公里外就有铁刺网隔起来。沿着山势倾斜开凿了隧道,作战室设在隧道里,上面的泥土有五十米厚。营房宽敞整洁,军官宿舍都是二层小楼,纱窗挡住了讨厌的蚊蚋。每套军官宿舍都有办公室和带厕所洗澡间的卧室,屋里有沙发和地毯,甚至还有落地灯。总之,兵营彻头彻尾是西方化的。
它是当年麦克阿瑟的美军部队的营房,毫无损失地拱手送给了日本人。一九四四年十月六日,新任驻菲律宾第十四方面军司令山下奉文大将从中国东北转道东京来上任,就住在这里。享受着清新的空气,听着林鸟的叫声和蟋蟀的厮鸣,吃着台湾籍厨师吴梅江做的一流的莱肴,虽然比不上他原在中国东北牡丹江的那所新官邸,但在美军攻势章章逼近的时候,樱兵营的舒服日子也属难能可贵了。
然而,山下奉文断然决定放弃樱兵营,迁到马尼拉北方二十公里的水源地怡保,他要在守库人简陋的木板屋中指挥整个菲律宾的防务。
公元十世纪,在日本恒武天皇的儿孙们中间出了一个藤原秀乡大将。藤原氏之后,在日本列岛上逐渐形成了一种世代相袭的职业军官团——武士阶级。从比较文明学的角度看,日本的武士相当于欧洲的骑士。欧洲工业文明勃兴以后,封建的骑士阶层就冰消雪释了。这段时期,日本处于稳定的德川时代。武士们丝毫也未受触动。明治维新以后,日本在资本主义的经济基础上发展成畸形的军事封建主义帝国,这种特征与彼得大帝之后的俄国有类似之处。无论如何,封建贵族们一变而为重臣、武士们一变而为将军,那种根深蒂固的优越感、统治欲望、自负和战争狂,浸透了日本中高级将领的灵魂。山下奉文是其中的典型。
山下有一个现代武士的标准履历:广岛陆军幼年学校和士官学校出身、陆大毕业、当过驻瑞士、德国和奥地利武官、陆军省军务助理、军事课课长,身高一米七四、体重一百公斤,娶了将门之女久子,裙带通天,治军威严。他也有从基层爬到陆相和参谋总长的野心,而且从他在二·二六事件中的表演来看,就说他想当首相也不夸张。
山下出生在高知县香美郡晓霞村,其父是一名村医,山下早年家境相当贫寒。贫困会使人沉沦,也会助人苦斗,山下奉文没有一天不对自己说:“好好干哪!”
他得了陆军皇道派头子荒木贞夫大将的提携。后来,皇道派在二·二六政变中失败,山下也卷了进去。他出身微贱,素来憎恶“中州”(即现在山口县)的那帮世袭将佐。因此,山下放纵安藤大尉率领步兵第三联队举事杀人。事败后,统制派东条、寺内一伙将军上台,皇道派一蹶不振。虽然山下攻下新加坡有功,天皇也不释前恨,拒不见他,反而把他贬到中国牡丹江去赋闲。只是到了日本帝国危亡之秋,才想起这头“马来之虎”,又把他从万里银霜的北国调到闷热危险的菲律宾。
山下奉文的第十四方面军属南方军司令部管辖,顶头上司是伯爵寺内寿一元帅。寺内是个心胸狭窄的人,事隔九年之后,还记得当年二·二六前怨。寺内表面上让山下指挥九个师团和三个旅团,但其中一半归铃木宗作中将的第三十五军所属。莱特岛激战中,寺内强令山下把自己的部队运往莱特支援铃木毫无希望的防御战,使山下的部队消耗很大。这样,山下虽然是一个方面军的司令官,手头却只有四个不满员的师团可供调遣,寺内寿一害怕山下在吕宋干出什么奇迹来。他看到第十四方面军确实没有实力打个胜仗,才悻悻地把南方军司令部迁往西贡。都到了帝国之舟行将倾覆之时,互相间还尔虞我诈。日本军队内幕的黑暗比美国陆海两军的矛盾更加致命。每想到寺内寿一那刁钻的小人之心,山下大将就禁不住愤愤然。
现在,莱特岛的败局已定,美军又在民都洛登陆了,下一步就要攻占吕宋。山下再也不敢低估麦克阿瑟的决心。他甚至理解了麦克阿瑟的某些心理,作为军人,就要追求荣誉。作为伟大的军人,就要追求最高的荣誉。不幸的是:道格拉斯·麦克阿瑟先生的成功,恰恰是建筑在他山下奉文的惨败上。
他已经没有海军来助阵了,海军在莱特湾之后连象征性的舰队也没有了。他也没有空军。所有的飞机都让大西和福留繁用最经济合算的办法消耗掉了,甚至归他指挥的第四航空军也学着海军的样儿进行特攻,全部打光了。而他的对手麦克阿瑟却拥有山下所没有的一切,要让他受尽屈辱,最后兵败剖腹。至于他的对头寺内元帅和口蜜腹剑的另一个统制派干将、帝国参谋总长梅津美治郎大将,是不是也怀着同样的想法,他懒得去猜度,横竖也差不多吧。
他大声地冷笑着。
他的副官桦泽宾吉大尉和他的参谋长武藤章中将都吃惊地看着他,感到了他为人的莫测高深,和那虎啸中隐隐展示出的性格的凶猛和自信。
山下对麦克阿瑟和寺内同样轻蔑,他知道自己的斤两。他可不是拉包尔那个愚蠢
的百武,也不是塞班那个老朽的斋藤,塔拉瓦的柴崎和比阿克的葛目,甚至帛琉的中川,他们都只是匹夫之勇。他是山下,他要让麦克阿瑟流够鲜血,让世人通过他山下的最后一仗知道他的厉害。他认定这是他一生中的最后一仗了,因此路过东京,就把后事向久子夫人作了交代。
山下是个现实主义的将军。他知道手头的这点儿兵力根本无法同麦克阿瑟交战。如果把他们置于仁牙因的滩头,恰恰正中麦克阿瑟下怀,他们会在美军猛烈的海空炸射下烟消云散。他也不采用固定阵地死守的办法,因为美军会把这片地区封锁起来,一点儿一点儿地啃掉。他的战略和战术的确远高于凡兵俗将。
他把十四方面军现存的兵力分为三部分:实力强大的“尚武”集团、中等实力的“振武”集团和松散的“建武”集团。他亲自指挥“尚武”集团,以吕宋岛中北部山区为根据地,坚持“独立的和长期的抗战”。以横山镇雄中将为首的“振武”集团配置在马尼拉东部山岳地带,与“尚武”互为犄角。由杂牌军组成的“建武”集团将在家田喜理智中将指挥下死守克拉克基地群,力争尽量多消耗一些美军。这种以基地为根,以山岳为背,让开平原,威胁侧翼,长期抵抗,审时度势用兵的方略,如果真能实现,麦克阿瑟的部队必将陷入血污疲惫的持久战中,毫无荣誉可言。他们将为一个山头、一条山谷消耗成月的时间,直到被拖垮为止。假如天皇因为他的抵抗而多获得一天安寝,难道就不该宽恕在二·二六事件中用子弹来“清君侧”的山下少将么。
他把一切都计算好了:三千五百吨弹药、五百吨武器、四千五百吨粮食、各种被服、照明器材、消耗品、医疗设备和医药、汽车、油品……凡是长期作战和生活所必需的一切,包括二百吨兽医器材和药品,都将运往山中。光纸币就达一百五十吨,金币五十吨。(战后,菲律宾人到处搜寻这批“山下之宝”,如同北非人寻找“隆美尔将军之宝”一样,菲律宾政府还出售了探宝许可证。)山下将军在北吕宋的祟山峻岭中开荒屯兵,使每一个山头都变成帛琉岛。他内心也知道无法赢得这场战争,但是吕宋之战决不会在他山下手里输掉。他摸透了欧洲人的心理,知道如何来对付他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