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天中午,杨博和潘晶晶正在飞达汽车有限公司的饭堂吃饭。
公司领导和普通工人一起在同一个饭堂吃一样的饭菜,是潘氏集团的传统,从潘年丰创立潘氏集团开始到现在已经有二十年了。
所以潘氏集团下属的所有分公司及工厂,都出了名的伙食好。并不是说食物有多贵,而是真材实料,精心烹制,味道好。
饭堂里厨房连着大餐厅,用大玻璃隔开,里面弄得还算干净,大师傅们穿着整齐干净,从准备材料到出菜整个流程分工明确,忙而不乱。
吃饭是自助餐形式,用餐的无论是公司领导或者普工都秩序井然的排队自己装饭装菜。有人小声交流,却没人大声喧哗和吵闹,吃完的员工自觉把桌子收拾干净。墙上挂着标语:适量取食,杜绝浪费!
杨博和潘晶晶也像其他人一样排队取食物,偶尔有员工跟潘晶晶打招呼。两人拿了食物找了个桌子坐下。
“晶晶,你这公司管理得不错啊!”杨博有点感慨,反观医大里的饭堂,每到饭点比菜市场还乱,很多人不守规矩插队,吃完饭桌子上一片狼藉,后来的人根本找不到一张干净的桌子。
“怎么?”潘晶晶看着杨博。
“窥一斑而知全豹,只看这个饭堂就知道,你的企业肯定是管理得很好的,跟你们合作一定会很放心。”杨博由衷的说道。
“这是我爸和几个一起创业的叔叔伯伯努力了二十年才有的成果,现在交给我,我只要萧规曹随,就不会有大错。”潘晶晶说得有点轻描淡写的意味,可是谁又知道她接手这么大的一个企业,令它正常运转,需要承受多大的压力?
这时一位员工匆匆走过来,杨博认得他,就是今天早上从自己这里接收电机和蓄电池样板的那位工程师,姓张的中年男人。这时过来应该是有急事,因为潘晶晶习惯吃饭时是不会谈论工作的。
“潘总,吃饭时打扰你真不好意思,不过这事我觉得还是越早跟你汇报越好。”
“张工,坐下说!”
“今天早上拿来的电机性能指标我都测试过了。”张工直接进入主题。
杨博精神一振,看着这位张工。早上把东西拿过来的时候,还被这位张工鄙视了一下,因为他拿过来的电机和蓄电池,看起来感觉更像玩具多一点,拿在手上都是轻飘飘的,跟平常的印象大相径庭,比正常的同类产品起码轻了一半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