饭的计划并不改变。爱芬步履轻盈,有耳无心地走近铺着白桌巾的精致送餐小车,顾自亵玩起银盘旁边做点缀的一枝长茎玫瑰,柔若无骨的手轻抚娇艳欲滴的大红花瓣,涂了亮光蔻丹的指尖照映出旖旎的粉红流光。
“我从来没有吃过roo service——”爱芬饶有兴味地道。身为“尖头鳗”,朔平只得邀爱芬先分享头台,再加订了巨贵的烛光晚餐和香槟酒送进来。
两人在房中边吃边聊。酒精松弛了神经,爱芬片片断断地诉说起自己身世和与她无缘的生身父亲:“……一直都知道在纽约,可是我妈不让我去找他。今天没告诉我妈,我想走了总该去见一面……没什么印象了,我出生的时候他不在上海,只记得第一次看到他,我大概四五岁,吓得大哭,说什么也不肯让他抱……后来我们去台湾之前他就一个人自己先跑了。日本人进上海租界,他没管我妈还怀着我,也是丢下我们一个人走的……他就是这样的一个人。我姥姥说黄家有钱也不养女儿,我妈生了我,他们不认……后来我妈嫁给我爸到台湾,我跟养父姓张。我爸得罪了国民党,好好一个人就失踪了……我妈到美国来,台湾出境管制,我出不来,寄住在我妈朋友家,她朋友把钱挪用了……”爱芬说着自伤飘零,又开始流泪。朔平再也按捺不住怜惜之心,将椅子挪到爱芬旁边,把泪人儿揽入怀中安慰。
即使在美国生活了几十年,朔平还是第一次搞一夜情。竟不是像现实中所听到同事经历的那样跟在专业会议上偶遇的同行,也不是像电影里演的那样跟个酒吧里邂逅的看对了眼的陌生人,而是极其中国式的“表兄妹”偷情。在从东岸到西岸的飞机上,朔平一直在反省和回味昨夜的艳遇。虽然家教甚严,可是成长在男女关系相对开放的美国,朔平除了失败的婚姻之外,前后也有过几段没修成正果的感情关系,不过爱芬却是他亲密接触过的第一个东方女性。朔平感觉生平处过的女人,包括前妻,和爱芬光滑的身体相比都像长毛猩猩。一个同我族类,远房表妹,后花园私订终身——不!是西洋式的“我俩没明天”潇洒来去,纯感官的激情太刺激!朔平胡思乱想的甚至遐想到非洲某些部落在葬礼之后集体性交以驱魔节哀的仪式。
春宵只一夜,爱芬和她那如凝脂般的肌肤却就此教朔平难忘了。
五年后公司大幅度改组并且全球性裁员。已经是地区研发副总裁的朔平没有家累,又自觉顶到了那片挡在亚裔头上的玻璃天花板,决定这次不做董事会打手炒人鱿鱼,主动申请优退,一边秘密受聘到正筹备进军电子代工业的台湾去发展。他虽然和台湾素无渊源,少年时候也没少听过国民党政府的坏话,可是他想在华人社会做事或许能够一展抱负,就不无忐忑地打了各种伤寒、肝炎一类的预防针准备去为“台湾同胞”做点实事。行前却意外接到爱芬的电话。
几年没有联络,爱芬在电话中却仿佛两人昨日才作别。她语气亲切却开门见山地来替被裁员的丈夫说项:杜大伟任职的部门裁撤,公司想留下来的人才都被其他单位转聘,大伟却没有着落。爱芬希望朔平运用影响力帮她的一家之主保住饭碗,再不行,搬家、调职都可以考虑。杜家两个女儿都上大学,正是花钱的时候,兼之还有房贷未清。高龄失业的杜大伟意志消沉。爱芬只好厚颜来求老朋友。
不像对其他人的隐瞒,朔平把自己的动向据实以告,爱芬听说后的失望口气让他大感不忍,脱口说出:“如果大伟愿意去台湾,那倒可能帮得上忙,那边公司让我在美国代聘几个技术人才。”话说出口想到大伟并不是理想中的得力助手,又有点后悔,就把话往回兜,道,“台湾的薪水和工作环境可不比这里,大伟一向做尖端研发,又是大少爷脾气——”
“平——”爱芬打断他的话。朔平的英文名就叫“平”,大家都这么叫他,可是从爱芬口中喊出来,却让朔平感觉是亲人的呼唤。“平,你不用管大伟。这个忙你一定要帮!”她说得完全没有商量余地。
在朔平印象中,除了生父葬礼当天可能因为伤心和酒精才一时失足与他出轨,爱芬一向是以丈夫为天的家庭妇女,没想到事到临头,“小女人”的口气斩钉截铁得像她才是她家里的“老板”。终于磨到承诺,互道再见时,爱芬补了一句:“平你放心,只要有工作,大伟哪里都去!”
“要不是拖着这个家我干吗去那种‘落后地区’?五年前我们一个技工到亚洲去就当总经理!为什么?因为没人愿意去!”杜大伟收下聘书后对他认为学历差,不能分担家计,还生了两个赔钱货的太太发脾气。大伟还讲他新老板的酸话:“其实潘朔平能力、学历不见得比人强,他就是运气好!美国的生意都往阳光带搬,新的地方机会多,他没家累,说走就走。我早几年也可以调到德州去呀,都是你说什么女儿不愿意转学。上次他运气好,早走一步,比别人先去了西岸,让他爬了上去。现在他搞的那一套在美国吃不开了,又找到门路去投靠国民党,这个人就是门槛精。要我去帮他?你怎么知道他走的每一步都对?!”
哪知朔平这一步又让自己再度先驰得点。他抛下
侨居地数十年的经营,离开四季如春、空气清新的美国西岸,大胆更向西进。飞越了太平洋,他的事业第二春也一飞冲天。他在台湾工业转型前入驻当时还是一片荒凉的电子工业园区,成了在地科技业生力军的领头羊,过了三五载更赶上了台湾上世纪九十年代“钱淹脚目”的好时光,不但配到的股票天天涨停板,闭着眼睛在台北随便买的几处房地产市值也节节高升。不到十年的光阴,朔平从美国一介退休工程人员变成了台湾新兴工业龙头。杜大伟当年则以家庭为借口拖到第二年才赴台履新。其实大伟原就不甘舍弃已经习惯的居住环境,又嫌台湾薪水不如理想,本想以拖待变,可惜哪怕出身名校又学有专精,年过五十岁失业的工程师在美国竞争激烈的科技界找工作还是大不易。大伟就拖成了朔平负责招聘组建的归国专家团队中最后一个报到的成员,虽然不至于分派到个闲差,可是能够等他等了快一年的企划案相较就不是核心任务。大伟自觉草创的困难他只少参与了头一年,怎么论功行赏的时候他就不如同侪了呢?心理状态反应在工作热忱上瞒不了人。随着公司规模日增,大伟也渐渐在职位升迁的梯队中和同期“海归”拉开了距离。
“我今天递了辞职信。”到台湾十年后的一日大伟从园区下班后告诉爱芬。
大伟说:“我六十五岁了,回去可以享受美国的退休金和医疗保险。大家一起来台湾开创出来的局面,到头来光荣都是别人的。吃力不讨好的事情归我,股票配不到人家的零头。我几十岁的人,身体要紧,犯不着在这里替别人卖命。”大伟和已经是董事长的朔平早就不是直接的上下属关系了,可是大伟的辞职信不但越过几级直接送给朔平,牢骚也多年如一日地有针对性。当初一起来的几家都结成了通家之好,大伟虽然事业发展不如人,却有贤内助。回到台湾,移除了番邦语言文化和风俗上的交流障碍,爱芬就从厨娘和保姆的角色里大解放,显出她八面玲珑的交际手腕。不管喜不喜欢爱芬的作风,园区的高管太太都得承认她会做人。爱芬年年替孤家寡人的大老板在家里操办庆生宴会,连朔平单身汉生活里的一些琐事她这个朋友妻也不避嫌地频繁参与:诸如替没有女主人的新家跟设计师开会谈装潢细节,替讲究洋礼节的老板参赞选购圣诞节要送下属的卡片和礼物,到了华人三节提醒主人家给管家和司机红包,更别提感恩节做烤火鸡大餐,美国独立日办后院烤肉会之类让朔平一解“乡愁”的贴心举动。这些地方爱芬可说是朔平不支薪的生活秘书,比他办公室里支薪的那位还更像他的“office wife”。幸好朔平和大伟都有些外黄内白的“香蕉人”做派,大伟即使嘀咕过几次爱芬热心过度,人家会说她替丈夫巴结上司,可是推己及人,早就分房独睡的大伟倒不觉得和自己年纪相仿的朔平与在他眼中芳华已逝毫无吸引力的徐娘老婆之间应该要有男女之防。更何况爱芬这样搞,好像果真让公司同仁感觉杜家和老板的私交不凡,玩办公室政治相互攻讦的时候都来争取大伟支持,对大伟的仕途不顺并不认为是朔平铁面无私,反而觉得是两造做样子玩清高,说不定私下得实惠多配了多少股票。时间一久,大伟也自我错觉和朔平交情不一般,以致他一个初级总监的辞职信直接就送进了董事长的办公室。
“喔?你事先不知道大伟辞职——”朔平穿着居家运动衫裤,眼袋浮肿,灰发蓬乱,两天没剃的须根俱白,虽然没有病容,却像个不修边幅的狼狈老头,完全不见平日成功企业家的潇洒。他倚坐在开放厨房的吧台高椅上望着厨房那头的爱芬沉吟。灶那头特地从新竹到他台北家里来炖鸡汤的爱芬正开了一整罐鲍鱼小心地加到汤锅里去。
“所以——”一直有点懒洋洋的朔平忽然打起了一点精神,自问自答道,“所以你们根本还没谈过要搬回美国去的事情嘛。对不对?”他声称感冒躲在家里两天了,心烦,不想去上班,整个人恹恹的,连门都不想出。六十四岁的人不应该是害相思,也许是闹男性更年期?
爱芬把锅盖上,火转小,头也没抬,极其家常地道:“你也知道他那个人一下这样一下那样的,还说要回上海呢。我怎么可能跟着他疯?他要去哪,他就一个人去。我喜欢在台湾。”她说着边走向和厨房连成一气的餐厅大窗,逐个调整起面向院子的落地百叶窗帘。白色橡木条随着爱芬的手依次一扇扇把阳光引进屋,朔平觉得整个房子渐渐亮了起来。爱芬伫立窗边外望,检视园丁替朔平修剪的花木够不够用心。背着光,五十老妪的背影略显丰腴却还匀称,阳光把精心染烫过的头发映照成蓬松松的一朵乌云。
“每朵云都镶有银边。”朔平愉快地说了句符合他此刻乐观心情的英语。
爱芬微笑着转过身,她并不完全了解朔平说这句话要表达的意思,不过镶着银边的云听起来很美丽。妈妈教她对男人不要听其言却要观其行,她看得出来这两天称病不朝的大老板至少现在是愉悦健康的,所以她也快乐了起来。她盛了一碗鸡汤端过去,像个慈母一样地看着他喝。朔平边喝边赞道:“没人煮得出这个味——来,劳驾,麻烦再来一碗。”
爱芬笑着接过碗说:
“你就是好伺候。感冒喝点鸡汤好得快。”
盛过汤再坐回位子,她伸手挪动吧台上的盆栽,说:“这花真耐放,这么久了都不谢。”花是她上次带来的,有个把月了。她久久才来一次,可是在朔平的别墅里她却像个女主人般自在。爱芬自己也说不上来和朔平这样奇妙的关系与感情是从什么时候开始的。来台湾十年了,人前两人虽然拦不住自己的眼睛,言行倒是保持合乎身份和本地社交成规的距离。私底下也行揽肩、搂腰、拉手、香面孔的洋礼节。朔平为这种行为做解释,说:“我们是发乎情,止乎礼。”
朔平说的是真话。偶尔亲昵地轻抚爱芬仍然光滑有弹性的手臂时,他难免有遐想,可是毕竟上了年纪,没有对的时间地点和事前充分的准备,遐想并不至于发展成行动。老绅士就只是微笑地望着这个其实不属于他的可人儿,有时候他会想起在纽约的那一夜。咦,好像也不是多久以前的事啊?!
爱芬当然也记得十五年前参加生父葬礼后莫名的伤心与疯狂的激情。而且不像男人只记得女人与西人不同的肌肤,女人记得一切细节。朔平一生自认过身份是“孝顺儿子”、“优秀员工”、“工程师”、“科学家”、“好主管”,却做梦也没想到能靠三脚猫的闺房术被爱芬当成“大情人”来爱恋了半生。
爱芬的母亲出身风尘,却特别看重对女儿的“守贞”教育,从小就用沪语告诫爱芬,女孩子一定要“摒牢”。这个方言动词用来教女儿可意会难言传。但是爱芬落实到执行层面就是把两腿紧紧夹住,守住自己珍贵的资产。她在听从母亲安排成为出口新娘嫁给杜大伟以前,唯一的男女经验就是和一个爱慕过她的年轻男子在台湾寄居家庭开的小清真馆前并肩紧靠蹲坐洗碗。就这样一点事,后来还因为男方的背叛成为她不愿想起的回忆。
大伟比爱芬大了整整一轮,因为曾经立志替失联的初恋情人守身,三十六岁做新郎的时候还是童男子。大伟在三十大几时辗转听说在上海的恋人早已别嫁,才开始松动意志,同意在美国择偶,开出的条件却是不论身家学历,必要是处女。所以说千里姻缘一线牵,要不是大伟执著这种在西方社会几乎不可能的条件,恐怕也不至于经过费城的亲戚牵线和卡在台湾签不出美签来与母亲团聚的爱芬盲婚。
小一辈都叫“英子阿姨”的爱芬妈妈非常高兴自己有先见之明,她把从干爹,上海滩百乐门舞厅丁大班,那里得来的二字箴言“摒牢”传承下去证明是真知灼见。更值得欣慰的是女儿没有因为几年不在身边而不听话,果然不负慈母叮咛,老老实实地守到出嫁。出阁前英子花了几夜工夫把做女人该学的功课替女儿一次补上,爱芬听得脸红心跳,对男欢女爱生出种种遐思。只没想到老光杆大伟有一套自己的程序,而这其中除了借用爱芬身上一件东西,其他并没有老婆太多事。就这样,两人也把夫妻的日子过了下去,还生了两个女儿。爱芬其实有意继续生个儿子,大伟却明白告知他不想为了养小孩节衣缩食。爱芬容易受孕,出了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