桩美事啊。
按礼节,这时候的王守仁应该站起来,点头哈腰地道:感谢各位领导的关怀和关爱,我王守仁才疏学浅,还需要各位领导多多指教,多指教啊……可王守仁却没这么说,居然直接拿起笔来,煞有介事地写起来科状元赋来。
王守仁把大家的忽悠当了真。
之所以当真,那是因为他胸中所学,确然不凡。不要说一个状元,再多两个也不在话下。无论如何也不应该名落孙山的,但居然真的榜上无名,王守仁心里分明是在纳闷啊:不可能啊,怎么会这样呢?不应该啊……只是为了证明自己是真的有能力,所以才会愤然提笔。
话说王守仁的这篇文章写出来,在场的诸人,齐齐地高举手臂,大声疾呼:天才!天才!王守仁真的是一个天才……不是大家乱起哄,是大家真的认为王守仁才学不凡。
王守仁用他的才学证明了一件让人难堪的事情:这一次的科举考试,有猫儿腻。
如此才学,竟然榜上无名,你说这皇榜的质量靠得住吗?
王守仁这一手,可捅了大娄子!
ok,兀那毛都没长全的小王守仁,你不是想用你的文章证明科举考试有猫儿腻吗?那好,负责录取的教育口官员,就会提出一个更有力的反证。
这个反证是什么?
就是王守仁再次落榜。
果不其然,到了下一届科举考试的时候,王守仁真的又落榜了。
人生充满了意外
史书上说,王守仁第二次落榜,是有人搞鬼:果为忌者所抑。
第二次落榜,大学士李东阳就没有再露面。留下王守仁一个人,孤零零地坐在客栈里发呆。前来安慰他的人,只有和他一道参加考试的举子们。大家都说:老王,落榜没什么丢人的,谁没有落过榜啊?别放在心上。
不想王守仁却淡淡地回答了一句:世人都觉得考试落榜是可耻的。我则认为因为考试落榜而感觉到可耻,才是真正可耻的。
古书上说:有识之士听了王守仁这句话,深表佩服——可古书上面没说,这世上的有识之士能有几个?多是无识之士,所以恐怕佩服王守仁的人不会太多,相反,说他吃不到葡萄却说葡萄酸的人,估计数目少不了。
少不了也没办法,王守仁灰溜溜地回到家乡余姚,联络当地的文学青年,共同成立了一家诗社,每天大家凑在一起吟诗作赋,并相互夸奖:你的诗写得好,赛过李白……你的诗更好,杜甫搭车也赶不上你……就在这时候,他突然做了一个怪梦,梦到了一个怪人。
他梦到了谁?
梦到了威宁伯王越!
这个王越又是谁?
说起王越这个人,就两字:别扭!
怎么个别扭法呢?
王越这个人,乃大明英宗时代的怪人,他参加科举,考中,于是就去接受皇帝的亲自笔试,这个过程叫殿试。当时皇帝出了考题,丢给王越一张小木桌、一张白纸和笔砚,让他在庭院的树下答题。于是王越盘膝端坐树下,走笔疾书,刷刷刷,嚓嚓嚓,看见时间过去多半,他的试卷也就快要答完了,可不承想,这时候平地里突然卷起一阵旋风,就见浓浓的尘柱之中,有一双铜铃一般的怪眼,隐约还能看到鳞甲与犄角,分明是有什么可怕的东西正匿身于这黑风之中,向着王越“呼啦啦”地刮将过来。
可怜王越一介书生,哪曾见过这种怪事,目瞪口呆之中,就听那黑风疾啸着卷至王越的身边,“呼啦啦”一声巨响,疾风竟将王越手中的试卷裹入其中。然后就见那黑风呼啸一声,平地而起,头大尾小地掠向高空,须臾,满天的尘埃漫洒下来,现场只有监考的太监们和王越面面相觑,俱是一张惨白的脸。
好半晌王越才醒过神来,大叫一声:我的卷子被怪风刮走了。
太监:……怪风?哪里有什么怪风?这里是皇宫,是圣上的居所,你这个人不要在这里乱讲话!
王越知道,太监怕说出怪风的事情,惹皇帝不高兴。金殿上竟然出现神秘的妖风,明摆着,是皇上这位老兄阳气太弱,压不住邪气啊。像这种坏消息,向来是没人敢报告给皇帝的——除非你活腻了,非要在皇上面前说坏消息,找不自在,那另当别论。
锦衣卫的传说
却说王越知道不能再提妖风的事了,再提只怕他自己就会有麻烦。于是就恳求道:各位老师,我的卷子……写坏了,能不能再给我张新试卷?
新试卷……给你也不妨。监考的大臣递过来一张白纸,满脸悲悯地看着王越:只不过啊,考试已经快结束了,怕只怕你来不及答完了。
王越咬牙道:答不完也得答……埋头“刷刷刷”地拼命写了起来,随着他走笔疾书,就见沙漏疯狂地倾泻直下,突听“咚”的一声响,就听小太监高声道:时间到,请考生交卷!随着话音,皇帝走了进来,正见王越咬牙写完最后一个字,站起来将试卷交上。
皇帝拿王越的试卷在手,大略一看:嗯,你这个王越不错嘛,对边关的军事提出来许多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