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章写道:不仅是酒足饭饱从馆子里出来的肥胖者们,你从小羡慕嫉妒那些人高马大、英俊靓丽、服装入时、性感猎猎、让人垂涎三尺的狗男女。
……后来有了想法:设想他们都是阶级敌人,全应该斩首或者枪决。
男男女女而狗之,中华文化中华百姓儒家传统太强烈太高尚也太歹毒,太伟大崇高也太不堪喽。男只是因为与女在一起而狗化。女也是因为与男在一起而母狗,而成为狗嘴里叼着的骨肉。你越是喜爱与需要女人你就越觉得你与她们当真是狗男女。
也许没有这样严重。青春是一吹就着的烈火,也是一泡尿就浇灭的火苗。它与她是那样温柔又那样泼辣,那样智慧又那样愚傻,那样雅致细腻,像杏仁豆腐、像景泰蓝、像鼻烟壶内画、像苏州刺绣、像杭州西湖边断桥上许仙帮助白素贞娘子遮过雨的伞。又是那样野性,像砍瓜切菜,像摇摆于强暴与自宫之间的手术刀,像盗匪英雄像原子弹高科技。青春有时候像落水的老鼠,总是在打战,在躲避,在垂手肃立诚惶诚恐、引颈就戮,在自惭形秽、讨好乞怜。伟大的力量、智慧再加武器啊,还有道德法庭,饶了青春这一回!而且青春就是景阳冈的老虎,在中学生要武当红卫兵的年代,中学生拿着皮带抽牛鬼蛇神,不是用牛皮带子抽,而是用皮带的钢头抽,一下开瓢,两下毙命。
青春点起了历史的烈火,青春天然地具有圣战的倾向。青春的五谷丰登是诗,爱它的人如醉如痴欲仙欲死感动莫名鼻涕眼泪灵感天才上天入地,对它不来电的人则认定它是纯粹的窝囊废物点心白吃饭浪费糟蹋装腔作势莫名其妙成事不足,坏事有余。
呜呼,也有夸饰的、神经兮兮的、像青蛙一样地吹胀自己的肚皮的、泪眼迷蒙的、酸不溜秋的小资的或者浑横不讲道理却认为自己是所谓革命的、因愚蠢而自我拔高的该死的青春吗?
是青春点燃了革命,是革命烧透了青春。是革命才华了教育了也纠正着青春,是青春升腾着忽悠着修饰着美丽着也歪扭着革命。青春拥有了革命,革命拥有了青春,于是革命有了强大的未来,有了动人的审美品质。有了多么感动的罗曼蒂克。于是有了躁动,有了狂想,有了威风,也有了那么多幼稚乃至胡作非为大呼小叫。于是青春与革命有了排除万难有进无退如火如荼的品性;干脆如火如“茶”也行,既然读白字读别字不影响提拔,既然读别字能增加幽默感,既然伟人也可能读别字,既然纠正别人读错了字的人自己也可能读别字,既然被指出读了别字的情况下照样能够理直气壮地恼羞成怒,就让我们如火如茶地把造诣读成造纸,把吻你读成勿你,把大腹便便读成大腹遍遍,把衷心的感谢读作哀心的敬礼吧。
从来名士皆耽酒,自古英雄不读书。这是扬州瘦西湖花园的名联。
而青春要接受革命与未来的考验锻炼锤打造型,打铁还要自身硬,快把炉火吹得通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