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7章 天台上的狼嗥

重返狼群 李微漪 5142 字 3个月前

格林是见了肉不要命的家伙,可是有时也会例外地把我看得比肉食更重要,比如我刚买菜回家,递给他一只冻鸡,饥肠辘辘的格林会匆匆忙忙撕下一块鸡翅膀跑到我面前,使劲蹦跳着,做出想抱我舔我的样子。他急切地呜呜叫着,似乎在倾诉我离开的时间里他对我的狂热想念,唯恐欢迎仪式不够热烈我感受不到他的激情。但与此同时,他又舍不得放掉嘴上叼着的美味鸡翅膀,边和我亲热,边护着鸡翅,着急纠结的可爱状每每令我受宠若惊。我有时会想,咱们天天都在一起,出门买菜不过半个小时而已,至于像久别重逢那么夸张吗?

格林走路渐渐灵巧轻盈,有了他父母的步态,不像当初那样叉着腿走路。随着运动量的加大,他的四肢越来越稳健,能在静止状态下瞬间提速,像炮弹一样把自己射出去,也能长时间不知疲累地轻快奔跑,我逐渐跟不上了。他能轻而易举地把我甩在身后,得意地回头,见我没跟上就站在前面等,或者又回过头来绕着我转圈催促,每次散步时他总是像忠实的卫星一样围绕着我,从不让我远离他的视线。随着格林的体型和模样越来越狼味儿十足,他引来越来越高的回头率和询问,我也越来越紧张,白天不敢带他出去逛街了,我只好让他在楼顶天台上活动,天台有两千多平米的无人空间,可供他跑一跑。晚上,借着夜色的掩护,我和亦风才能偷偷地带他出去跑跑。每当穿越光影闪动的马路,面对车水马龙,格林就畏缩不前,我得抱着他过街。走到阴暗处,格林莹莹反光的眼睛才提醒了我,在漆黑的原野中,光是何等重要的信号?没有人烟的地方,夜晚的光亮往往是动物的眼睛,而大街上那么多铁甲动物圆睁着两只发光的大眼睛呼啸而过,怎不叫他害怕?

可怜我的格林本应属于自然,却在这钢筋混凝土的森林中成长,在灯火阑珊处谱写着另类的曲调。

日子像童谣一样柔缓轻快。我和格林越来越多地互相琢磨解读,尽可能让对方知道自己的意图和需要,理解对方的行为方式和肢体语言。

狼嗥,这是让无数人恐惧又痴迷的神秘语言……

格林的第一声嗥叫算是比较晚的了,如果在狼群中,有狼父狼母狼兄弟的领唱也许要早得多,而他却时常在邻居狗的带领下发出狗一样的嘶哑顿音:“花!花!”

两个月大的格林其听觉已经日趋成熟,两只耳朵直挺挺地竖立,随着他接收到的声音一张一合,就像一只大蝴蝶停歇在脑袋上一样。这样快速长大的耳朵让我越来越惊异,总想好好摸一摸感受一下。我记得狐狸的狗耳朵虽然也是支棱起来的,但却软绵绵松垮垮的,我揉搓狐狸的耳朵甚至拧一拧,他一点都不会反抗,还很享受而顺从地舔我的手腕,仿佛主人拧狗耳朵,那都是理所应当的。而格林的狼耳朵却异常坚挺,用手压下去再放开会“噗”的一声弹起来,有时连他自己都会被这声音吓一跳。我轻轻挠格林耳根子的时候他还比较惬意,有时还歪着脑袋就着我的手指头,调整一个最舒服的角度给我,但格林能接受轻柔平等的抚摸,却绝不接受肆意揪耳朵甚至揉搓扭转的待遇。

有一次我和亦风在楼顶天台上陪格林玩的时候,看着那双硬挺傲气的耳朵,执意想跟格林开个玩笑,他却坚决不让我把他的耳朵弄得有一点变形,我硬抓住他的嘴巴不让他反抗,然后把他的两只耳朵都向头顶折翻过来,耳朵芯儿里的狼毫就像菊花一样绽放出来,绒绒地顶在头顶活像戴了一顶雷锋帽。坚挺的狼耳朵一旦翻折就不像软绵绵的狗耳朵那样自己能散落复原。格林生气了,呼呼地吼着严正抗议:“不许玩我的耳朵!”我笑着赶忙松手,格林立刻将头“啪啦啪啦”一阵猛甩,两只耳朵立刻恢复原样。

亦风笑着说:“看见了吧,他可绝不是‘耳朵’,让人任意‘执牛耳’的是奴才,即使面对的是抚养他的人,狼也绝不接受奴才的待遇。”

这对狼耳朵接收到外界的声音越多,格林越想作出回应,最直接的表现就是他更加渴望沟通。看来仅仅唤子的呜呜声已经不能满足格林对传情达意的需求了,他更多的时候会竖起耳朵聆听我说话,分析我的每一句话,结合我的肢体语言、表情、声音的轻重缓急等分别向他传达一些什么意思。他琢磨我的喜怒哀乐,而我也同样开始琢磨他的表达方式。

亦风煞费苦心地从他的工作室为我搬来录音监测设备,我录下格林的发音,描绘出音频线,再和一些纪录片中的录音和表达方式反复比较。但困扰我的是,一些纪录片中的狼声是后期配音,和狼当时的肢体语言以及发声之后的行为并不相符。

这天亦风兴高采烈地找到我:“我给你寻到了一样好东西,狼谷狼山的现场录音,绝不会掺假了。”

我如获至宝,立刻戴着耳机听并学起来。亦风饶有兴致地看我认真揣摩,笑呵呵地问:“有一个问题哦,这些可都是国外的科学家录下的狼嗥,你说这狼嗥会不会有方言啊?将来格林要是学得满口外语你说中国狼能听懂不?”

“能不能得先试试,总不能一只狼跟着狗学汪汪吧,那才真叫外语呢。”

通过长期的比照分析并

结合过去积累的知识,我发现狼的嗥声其实是一种情绪语言而并非内容语言。狼嗥更类似一种音乐,没有歌词,所以不会有点对点的翻译内容,但它是一种情绪的表达,通过声调的变化、轻重缓急传达一定的情绪和感受,让对方体会到这种感觉并作出回应,从而达到交流的目的。狼是天生的音乐家和音乐鉴赏家,他能将自己的情绪绝妙地糅进嗥声中并且品读出狼歌声中所包含的意味。

例如寻求伴侣时,公狼的柔声像一支缠绵的小夜曲,柔情蜜意裹挟着不尽的孤单与向往,有时夹杂着清越激情的高音,有时又是寻寻觅觅的婉转低回,而母狼的声音则羞羞怯怯,脉脉含情令人着迷,欲语还休地告诉对方她的方位。

哀伤时,狼的哭腔又像一首悲歌,幽幽咽咽,如泣如诉,仿佛要把这一生的孤独、坎坷与满腔愁怨尽现歌中,像二胡曲《江河水》一样让人闻之心酸。

当有猎获分享或者高兴的时候,狼的声调中又带着骄傲自豪和几分戏谑与愉悦,声音极尽高处又带着颤音打着旋儿往下落,整条狼尾也因为这颤音而欢欣抖动起来。狼歌重在真情实感,嗥歌的时候极为投入,唱到动情处,往往会引颈望月,闭上眼睛,全情感受其中的深意。

狼所有的歌声中最具感召力的莫过于秋末冬初狼王汇集家庭成员的集结令了,这长啸声空旷、恢弘,传出的距离最远,像大战将临的冲锋号,像雄壮军歌,振奋鼓舞极富号召力。并且,不同的狼家族都有属于自己的集结号,虽然声调含义大致相似,却会在音高处或尾音上加入几个颤音作为自己家族的特殊标识。

狼的歌声中还隐约有一种地位的较量和领地的宣示。特别是在公狼当中,需要足够中气和肺活量来维持的长声狼嗥是一种健康状态的反应,而这种健康状态奠定了狼所处地位的基础。所以常有一些彼此呼应的叫声会一声比一声高亢,一声比一声悠长。为此,狼喜欢选择一些制高点、开阔地或者回音效果奇佳的山谷,以壮声威,借此向对方昭示自己正值壮年,精力旺盛,对所在领地具有绝对占有权。

至于狼为啥总喜欢望着月亮嗥叫,亦风的“看法”是“因为月亮上有兔子”,我无语。

我反复地听反复地学,觉得练习得差不多了,一天格林静悄悄地睡觉时,我小声地学了两声,然而我自以为学得极为相似的声音,格林却只是半睁开眼睛淡淡地听了听,并不太感兴趣,爪子把大耳朵一盖转过脸继续睡大觉,相当不给面子。我有些沮丧,很郁闷地回到亦风那里:“你那个狼嗥好像不灵啊,我学得那么像,那小子一点反应都没有。”

“哦?”亦风说,“你再学学。”

我又学了一声,亦风和狼嗥声比对着,也有点纳闷:“听起来是一样的啊。”

我不甘心,拿起录音话筒说:“你再测测音频呢。”

亦风点头调试,两条音频曲线一出来,我们都发现问题所在了,两条曲线抑扬顿挫走势几乎一模一样,但是我的声音频率明显低一些,不足以刺激狼耳朵。想想当时自己初学狼嗥,心虚胆怯放不开,更别说全情投入了,的确引不起格林的共鸣。

亦风笑起来:“人家睡得正香,你那么小的声音在他听来就像打了个大哈欠,怎么会有反应嘛。”

我若有所悟,放开音量对着音频不断地练习发声,直到曲线几乎一致,这才信心十足地回去找格林。小家伙已经一觉醒来,在阳台上支棱着两只耳朵听小区里偶尔响起的狗叫声。

“花!”格林说,“花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