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阳快当顶的时侯,天还是冷得很。祥记首饰行的掌柜伏在曲尺形货柜后面的案子上算账,算盘珠子有一下没一下地偶尔响那么一声两声。首饰行的生意不比卖白菜萝卜,不停地有人买,而且一买就是论斤论担。首饰行的生意有个一字诀:“守”,首饰首饰,倒过来就是“死守”。成天半月地不来一个人,做不成一笔生意。或许一年半载里突然来了个阔主子,买个三五万银子的货,也是说不准的。掌柜的五十多岁年纪,干瘦干瘦的,浑身上下也许剔不出四两净肉来。他喜欢算帐,每天总在那里把算盘珠子扒过来扒过去。其实,有多少账可算呢?或许他是盘这个行当的老手,铺子里总有算盘响,昭示这个铺子总有生意做,而且,铺子里有响声,也解了这成天死一样的芩寂。这瘦掌柜是赵吉夫从别的铺子挖过来的“老珠宝”,据说,无论是卖出还是买进,他都“眼里有水”。首饰行开张两年多,瘦掌柜也的确为祥记赚了几笔。瘦掌柜估计近几天会有生意。十冬腊,快到年底了,这十冬腊的日子,可能有大户人家赶个腊月二十八的吉利,办个嫁呀娶呀的喜事。经营首饰这行当,赚的是两头的钱:穷的和富的。有那穷的,实在穷不过,奈不何了,把传了好多代守了几十年祖上的一点最值钱的物件,拿来这首饰行,或押或卖,换出些年关的衣食。为什么不拿到当铺去呢?当铺对这些明晃晃的东西压价太狠,一旦无力回赎,就吃了大亏了。存了心要把祖上遗物换饭吃的子孙,又有几个能赎回故物呢?至于那富的,尤其是富在火头上的人家,就是家里没有喜事,找都要找个喜事的名目出来,花上几个钱心里才快活,真有了喜事,金银珠宝首饰行就是他们必定要光顾的地方了。
两个珠光宝气的女人在一个丫头的陪伴下,刚一走进祥记首饰行,瘦掌柜就用眼角的余光扫到了。他暗自得意。左眼跳财,怪不得,今日一大早左边的上眼皮子就不停地跳!看来是应在这笔生意上了。他不动声色,让伙计先去周旋,兀自把算盘珠子拨得炒蚕豆样脆响,仿佛今天已经做了好几笔大生意似的。
来人是日租界金鑫洋行株式会社周买办的母亲和少夫人。母亲是为女儿挑嫁妆,少夫人是为小姑子选陪嫁。母亲的脸蜡黄蜡黄的,如果不说是周买办的母亲,肯定会被看成是有几分浮肿。少奶奶倒是生得白白净净眉清目秀,只是嗓音有些沙哑,说起话来沙嘎嘎地。人生在世,也的确难得十全十美。有了貌,不一定有才;有了这个才,不一定有那个财。像这位少夫人,精明能干是写在脸上的,就只听见她不停地介绍,不停地比划,对金银珠宝这些玩艺还蛮内行的。而老夫人咧,反倒寡言少语,点头多开口少,儿媳妇说什么,她都点头。
“难得上慈下孝。这周买办家的内室,真是一团和气哦!”瘦掌柜心里有感慨,更有着急。这两位只是指点,并未开口要买。而伙计也似乎被少夫人的美貌和侃侃的谈吐所折服,居然也是点头多,开口少。这要拖到么时侯?拖的时间一长,兴头一过,气一泄,人一走,生意不就泡了汤?
“您家们两位大安!买点么事,尽管说,前两天进了一对印度宝石,镶了一对戒指,是件新样货。呵,对了,不在柜上,在库里。您家是不是想看一下?”瘦掌柜对老夫人躬一躬腰,就直接同少夫人谈起了生意。
“哦?那好那好,就是要新样东西!不怕贵,只怕东西不好。您家不晓得,我们屋里的姑娘是个洋学生,就是喜欢新样东西。”瘦掌柜进里头去拿宝石戒指,少夫人对着他的瘦背影还在叨叨地说。“说句怕您家们不喜欢的话,今天我们娘两个跑了几个地方,抬轿子的都说脚跑起了泡子,就是冇看到合心的东西。本来咧,我们就要回去了的咧,听说这里还有一家铺子,管他的咧,看下子咧,求不到官有秀才在……”瘦掌柜听到少夫人同伙计谈得热火朝天。
瘦掌柜拿出一对檀木盒子,打开,里面是锦盒,打开,又是一层金光闪闪的刷金盒,再打开,刷金盒内层柔柔的印度绸衬里,嵌着一只硕大的珠光宝气的钻戒。另一只盒子里也有一只这样的戒指,只是黄金戒指稍清瘦些,一看就知道这另一只是女式戒指。
少夫人没有马上把钻戒从盒子里取出来,只是捧着盒子反复欣赏,又拿给已经被伙计安排坐在太师椅上的老夫人看。在老夫人看时,少夫人不停地指指点点,小声地说着什么,意思仿佛是夸这套玩艺的成色不错。这一切,瘦掌柜都不错眼地盯着。有什么办法呢,生意场,就是战场,坑蒙拐骗的太多了,不得不防啊!虽然这是两个手无缚鸡之力的女流,也还是小心为妙。
“掌柜的呀,这两样东西我们都要了。另外呀,这条项练,还有这对金镯子,对对,还有这对,都拿出来,我们就不在这里挑了。我们咧,拿回去让小姑子自己选一下。哦,掌柜的,您家肯定不放心咧,又不好说得,是啵?这样吧,老夫人咧,颠了一天的轿子,也有点累了,就让她老人家在您家这里稍微歇一下。您家可要帮我招呼好啊,您家应该是晓得的,这是我们的活祖宗,马虎不得的咧!”少夫人嘎嘎呀呀地说,蛮诚恳的。瘦掌柜连连点头,像是被少夫人施了魔法,只有
点头的份。但是,“请不要客气,老夫人一并回府”的话,瘦掌柜还是没有说出来。“还是保险一点的好!”瘦掌柜想,连老母亲都留在这里当押头,不怕你“做笼子”。
看着少夫人由丫头陪着坐进轿子远去,又瞅瞅仍停在门口的另一乘小暖轿和歪在太师椅里头忪瞌睡的老夫人,瘦掌柜的开始盘算,这笔生意可以赚多少。
“好,哼哼,这笔生意做成,今年即使再一笔都不做,也很是可观了,很是可观了噢!”
日已过午,瘦掌柜开始有些不安了。伙计为他端来一碗红油牛肉面,这是他顶喜欢吃的,每天都要来一碗。现在,他让它晾在桌子上,红油和葱香都随着袅袅热气消逝了。瘦掌柜的心也逐渐凉了。但他还存着一线希望。老夫人还在太师椅上坐着,偶尔从喉间扯出两声呼噜,旋又惊醒,睁开浑浊的眼珠子,抬起蜡黄的脸,朝店堂里看看,不见有什么变化,又睡。只是在伙计为瘦掌柜端上牛肉面的时侯,可能是葱花辣油的香味太刺激,老夫人眼睛睁得稍微有精神了。这些细微的神色变化,又进一步把瘦掌柜的心沉进了冰窟窿。
“老人家,您家的儿媳妇么样还冇来呀?”瘦掌柜终于忍不住了,走出柜台,到老夫人身边,把时睡时醒的老人家喊醒。
“您家,您家说哪个啊?”老夫人身子骨看来很虚弱,说话中气明显不足,一开口就喘气,喉咙里呼哧呼哧,像铁匠铺的破风箱。被瘦掌柜喊醒的老夫人,又把眼睛投向那碗已经冷了的牛肉面。
“您家,您家行善积德做点好事吧!那碗面,要是您家不要了,就……把给我老婆子吃……好啵?”
首饰行值堂的、吃饭闲聊的,所有的人都停住了手上的事和口里的事,一起向老夫人投来惊慌的目光:见鬼了,大白天见活鬼了!这哪里是什么贵夫人老太太,分明是个乞婆老叫花子的口气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