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都有梦想,但能够梦想成真的不多。师傅是很幸福的,可以圆他的《相声演义》,还把编剧、导演和主演三位一体,一个人拿三个人的钱,还有一段段感情纠葛。就是不知道有没有限制级的情节,就算审片时给剪了,现场看一看也是好的。
师傅说剧中角色将分给我们扮演,但要结合自身特点。我算了算,那个年代能坐汽车的非富既贵,估计汽车司机是当不成了,(除非是一个大家闺秀钟情于小万人迷,天天坐着车去天桥听相声,我拉着大小姐去追星,再兼个跑媒拉线的职,其中一场戏必须是大小姐在车上对小万人迷一表衷肠,关键时刻把我赶下车,然后……)当个接洋车的祥子倒有希望。我设计的情节是黑帮老大(于谦)在街上调戏表演大鼓书的小姑娘(张娜拉),拉洋车的我路见不平拔刀相助,打翻了黑帮老大,救了小姑娘就往城外跑,后来从感谢到感情,拉车的和大鼓姑娘终成眷属。想得倒是不错,可惜这等好事落不到男11号身上,要是有英雄救美,挺身而出的肯定是师傅。
真是佩服李少帮,本来师傅给他安排的是剧场伙计,可他觉得那个角色净受欺负,天天见人赔笑脸,一点也不风光。李少帮竟然做了个眼睛手术,要让眼大无神变成秋波粼粼。手术效果不得而知,不过恢复需要过程。他说眼睛不能受强光刺激,必须天天戴墨镜,上台也好,排戏也罢,都不能摘下,旧时剧场小伙计总不能戴着墨镜引座倒茶,师傅只好改剧本,让李少帮改饰黑帮的少帮主,跟着于谦在天桥横行,鱼肉百姓。
不管怎么说,拍上电视剧也是我的一个小梦想,期待师傅多分些戏给我,不过也有人对此不以为然,比如高峰、耳钉徐和大拿,他们的志向更加高远,梦想各异。
高峰本来是立志于海洋研究,把相声当成爱好,阴差阳错,说相声却成了主业,可深深的海洋总是高峰的温柔乡。他发誓一旦完成了3s的原始积累,就投资办个海洋渔业研究所,造一只“高峰”号潜水艇到深海进行皮皮虾养殖研究,他希望能把皮皮虾培养成1米长,这样就不用再论斤卖,而是论个卖,烹调的方法可以丰富得多。
耳钉徐在给《憨豆先生》写台词,他跟投资方商量能不能给憨豆先生的卡通形象增加些新的人物特点,比如加个耳钉什么的。投资方不同意,但表示下次引进《猫和老鼠》时可以考虑,比如给“to德猫”安个耳钉,给“jerry云鼠”理个刺头。当然,耳钉徐的梦想不是在动画片上,而是计划编辑出版《平妖传》全集,他好不容易编齐了100回的初稿,送去“城市相声管理委员会”审阅,专家们认真评阅,提出作为文化遗产,应该去掉3s和封建迷信的内容,结果除了未经报批擅自演出的前五回,剩下的内容可以改成一期“神妖产生的社会心理分析”送给《百家讲坛》,请纪老师帮着讲讲。
大拿梦想国家婚姻政策调整,民政局也跟交管局学学,增加人性化服务,推出结婚证每年年审制度,要求夫妻二人自觉自愿的定期交上感情和睦和身体健康证明,过期3个月不交证明的,自动注销结婚证。还可以实施家庭纠纷快速处理办法,夫妻打完架,自行填写《家庭纠纷快速处理协议书》,身体受伤的送医院,精神受伤害的去民政局裁决。但是他又担心会与保险挂钩,那样就麻烦了,每年快到结婚纪念日之时,就会有各家保险公司业务员来打电章:“您离婚了吗?要是还能再撑一年,请上我们的强制婚姻险,保险期内打架了我们提供迅速救援,受伤的报销医药费的80,要是离了,我们可以按比例赔偿损失。当然了,要是打了一次架,明年再上保险的费用就上浮10%,要是惊动了派出所就得上浮50,要是离了一次,费用就要上浮100%,如果一辈子不离,您就自动成为我们保险公司的用户,贷款买房时可以优先办理。”
后记
说到郭德纲,说到德云社,站脚助威者有之,跳脚棒喝者也有之。相声是娱乐的,相声演员也具有娱乐性,不管高兴也好,心烦也罢,这也是工作的一部分,风口浪尖上不进则退,想心平气和,太难。事不关己,高高挂起,可已经挂在那儿了,不当靶子太可惜。树大招风,出头的椽子先烂,可也有种说法,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总说十年弹指一挥间,能弹出响来的又有多少,一夜暴富可以是运气,一朝成名还得靠实力(某些姐姐除外),当然如果有充足的财力和足够的短信支持也行,走中间路线可以超人类一些。
没有郭德纲,相声还是相声,引经据典是货真价实的文化遗产,得点起香炉来供着,越老的录音越招人待见,新段子呢,基本属于小品等其他艺术形式。有了郭德纲,有了纷争,逼得成名的再回回炉,让刚入行的真下点工夫,各人有各人的路,各人有各人的风格,能吸引住观众,换得笑声掌声才是本事。
难得郭德纲的敢说敢为,难得十年抹不去的棱角,难得再大压力也不低头,难得我就是我,爱谁谁,自己想干的事就去努力实现!人都是为自己活着,为活得痛快,为过得安然。不过大多数人都只能人在屋檐下,不得不低头。面对太多的
压力和竞争,天天在身份、面子、钱夹子的壳子里保护自己不受伤害,不骗人就不错了,谁还缺心眼地口无遮拦,心直嘴快。爱郭德纲的人爱的是他的才情和直率,恨郭德纲的人恨他的张扬和直白。老郭就是一个说相声的,一个极具个性的相声演员,坚持自己,爱他的自会爱,恨他的尽管恨,能奈他何,既改变不了,随他去吧。
风声雨声叫骂声,声声入耳;乐事愁事是非事,冷暖自知!
有铁匠说,郭德纲的相声上不得台面。的确席间摆一瓶茅台是好看,可一年谁能自费喝上几回。真正高高兴兴、自自在在、无拘无束打开瓶盖为心情配美酒来尝尝的又有多少,更何况装在茅台瓶里的未必就不是自来水。郭德纲的相声像二锅头,虽然也有精装瓷瓶的,但起码谁都能买得着,喝着是那么个味,家长里短就比儿女情长实在,小人物的异想天开就比英雄圣贤的侠义壮举耐听。没有酒,日子一样过,没有相声,也掉不了二两肉,可有酒就喝老百姓爱喝的,有相声就听听得舒服的,其实越复杂的问题往往答案越简单,相声本来就是逗笑的工具,观众图个乐,演员图个好生活,爱听就听,不喜欢拉倒。
《德云日记:我给师傅开车》是在一个很偶然的想法下开始写起来的,挖的是假想中的德云社的内部故事,身份是借用栾云平的,说起来也是背靠大树好乘凉,我说张三李四吃炸酱面加xo,你左耳朵听右耳朵出,我说郭德纲和李菁这么吃,你就得问问放的xo是路易的还是人头马的。故事的根本是人物和情节,熟悉的人物和新鲜的情节是最便捷的组合。当然,能有这样的故事,要感谢老郭等德云人,台上段子砸挂是人家的工作,书里故事被砸还能心平气和就是人家的宽厚了。
一个故事若能让你笑一下,我便很知足,其实一天开开心心是很难得的,甭管你是有钱还是没钱,甭管你是志比天高还是只想柴米油盐,快乐可遇不可求,烦恼却总是如影随形,社会越现代化,可以选择的越多,就越容易增加负担。既然负担每天都背着,就不如再增加一个包袱。笑一笑总是好的,悦己而乐,损人为乐,都能让烦恼滚远点。
这本书写完了,但德云人的快乐故事不会结束,你想了解真正的他们,还是应该去园子,去听听他们的相声,相声里的嬉笑怒骂是另一种风情。
我是个什么样的人呢,算做纲丝,更是一个爱相声的人。
爱相声的人知足常乐,不会庸人自扰;
爱相声的人喜形于色,不会自讨苦吃;
爱相声的人疾恶如仇,难免感情用事;
爱相声的人随遇而安,难免安于现状;
爱相声的人少有心计,笑口常开何必口蜜腹剑;
爱相声的人有愁无怨,问心无愧少管是非纷争;
爱相声的人爱怀旧,经典的传统段子会想起小时候守着收音机的时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