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三章 乱世大洗劫

香港教父 钟连城 7538 字 3个月前

香港洪门大会结束,原“洪胜堂”改名为“和安乐”,陈百威继任堂主。洪门大会虽给“和安乐”带来了声望,在香港居“老大哥”的地位,实际上,整个堂口已摇摇欲坠,陷入崩溃的边缘。

兵家语:一日无粮千兵散。“和安乐”的前堂主因过份“忠义”,无心聚财,靠借款及傅灵华的支撑显然是力不从心,难以为继。

这问题早就摆到议程上来了,文贵曾多次向陈余祥提出收“保护费”,都被拒绝,理由是有损堂口的名誉。

陈百威早拟好了几个计划,那时一来考虑到堂主也许不会赞成,二来又碍着洪门大会的召开,这事一直拖了下来。

“和安乐”安葬了堂主,陈百威召集文贵、傅灵华、何南等几个首领研究今后的出路。

陈百威首先让管家傅灵华向大家公布家底:除了欠五万大洋的债,过几天连开饭的钱都没有了。

大家的心情十分沉重,都知道,即使陈余祥没有死,按他的办堂方针,终有一天是非解散不可的,既然是黑道,不干邪门歪道的生意就无法立足。沉默了好一阵,文贵先开口:“并不是陈堂主尸骨未寒我就有意犯他的规矩,实在是弟兄们没饭吃了,不能就这样眼睁着散伙。为解燃眉之急,我建议从明天开始,在我们所控制的范围内向各商、摊档收取保护费。”

何南第一个反对:“洪门大会刚刚结束,我们‘和安乐’才在江湖上取得良好的声望,前堂主曾公开骂过收保护费是敲诈勒索,因此才赢得了好的名声,如今前堂主尸骨未寒,我们就砸自己的招牌,若是这样,宁愿散伙也不可坏了前面的名声!”

“南叔说得有理。”傅灵华率先附和道。

“大家放心,我不会不知道考虑名声。我已经想好了办法,让他们找上门来主动缴纳保护费,这样一来性质就和敲诈沾不上边了。”说到此处,文贵得意地看着陈百威。

陈百威叹道:“我知道你想好的办法,是不是先挑动一些小流氓去各商店、档口捣乱,然后让他们主动求我们?”

文贵一拍巴掌,叫道:“我们俩总算想到一块处了!”

陈百威摇头:“这样不妥,远水救不了近火。派小流氓捣乱,一两天根本不会有效果,等着他们主动送钱来,即使堂口不解散弟兄们也早饿死了。”

众人觉得陈百威说得在理,连文贵也不吭声了,手托下巴,很久才问道:“那该怎么办呢?”

陈百威说:“我以为各位有良策,既然没有想出来,我也只好把不太成熟的打算告诉大家——先向三山会借一万大洋,解了燃眉之急,我们又按军师的办法让各处店铺送钱给我们,有了这些基础,我们也不妨学学莫启青贩运烟土。早在广州‘洪胜堂’做徒弟的时候,我就听说过缅甸有一个金三角地区,盛产罂粟,用这种植物提炼出来的鸦片价格便宜,运过来转手就能赚大钱。”

“有新堂主的这套计划,‘和安堂’就大有希望了!”文贵第一个鼓起掌来。

其他头领也表示赞同,都从内心钦佩陈百威,觉得他比陈余祥更适合做堂主。陈余祥声望高,有号召力,但太理想化,相比起来,陈百威更注重实际问题。

陈百威见大家对他的计划很赞赏,继续说:“洪门大会虽然成功了,但江湖永远不会平静,如果我们不求发展,要不了多久,就会被人吃掉。人心叵测,凡成立堂口的人,都不是吃素的,时时刻刻想着称霸江湖。不要说别人,难道在坐的各位就不想让‘和安乐’在香港永远居于霸主的地位?

“因此,我们不能只局限于一种形势,只要有利益可图,只要能使堂口发展状大,每一个领域都要涉及。今后弟兄们的任务相当繁重,缓过这口气,要着手筹建镖局,赌楼、妓寨、烟馆、航运,无论天上、陆地、水里都要渗透我们的势力,形成一个立体网络,这样我们的堂口才能立于不败之地。当然,所谈的都是远景计划,而目前的实际问题是解决弟兄们的肚子。开完会,我去‘三山会’一趟,凭着过去的交情厚着脸皮借一笔钱。”

“我们曾经是‘三山会’的救命恩人,只要开口,借一万块大洋应该是不成问题的。”文贵插嘴说。

“也未必前些时候堂主也想到向‘三山会’借贷,莫启青精明得很,对我们的处境了如指掌,未开口,他自己就先说了。管家,当时你也在场,记得他如何说了?”陈百威望着傅灵华。

傅灵华说道:“莫堂主说,‘三山会’能在香港立足下来,全仗‘洪胜堂’鼎力相助,大恩大德,近期无力回报,以后生意好转再加倍补礼。”陈百威点头:“我也记得他是这么说,堂主说幸亏没有出口,否则弄得彼此尴尬,堂主太爱面子,为了弟兄们,我只能厚这一次脸皮,能否借到,还在未知中。”

文贵叹道:“真是人情纸薄,没有前堂主,他们‘三山会’早就成异乡新鬼了。别说是借,就是送一万块钱也不为过。”

“这也不能责怪人家,”陈百威说,“我也一样,眼见一个堂口没有经济来源,明摆着借多少都是有去无回的,就是父子关

系都不会借,何况只是朋友?”

话说“三山会”自从来到香港,凭着自己的实力三拳两脚,很快在香港立下足来,筲箕湾洪门大会后,已拥有三五百人,在塘西山道口购置了房产,在西环拥有一家航运公司,但这些都是招牌,他们的主要收入还是贩卖军火、烟土。

香港是世界闻名的大港口,货物年吞吐量居世界前列,由此带来了这个地域的繁荣昌盛。“三山会”来到这里,如鱼得水,如鹰飞出山丘进入到莽莽森林……相比起来,广州很闭塞,那里交通不便,经济落后,贸易仍不活跃,来到香港,莫启青感到这种环境最适合黑道发展。这里聚集了各国的三教九流,信息灵活,不仅可以和广州继续保持联系,同时还可以把领域拓展到越南、缅甸、泰国、马来西亚、新加坡、菲律宾……这些国家和地区都有自己的优势和弱点,掌握了这些情况,只要肯动脑筋就大有生意可做。比如越南的女人漂亮、多情,为各国嫖客所喜欢,装一船过来卖给妓寨或欧洲的人贩子,转手就能赚一笔大钱;比如泰国、缅甸和老挝边境地区,这里的烟土不仅纯度高、质量佳,而且价格便宜,运过来也是利润可观。加之这些地区由于恶势力的漫延,对军火的需求大得惊人,一枝普通驳壳枪从大陆运来,经香港转卖到那里,至少是双倍的价钱……过去莫启青在大陆贩卖军火,无非是从混乱的军队中廉价购进,再寻找买主;烟土则是从云南边境购进鸦片,再在广州倾销。如此折腾好比阴沟里撑船,碍手碍脚,不仅利润少,还受军阀牵制,时时刻刻提心吊胆。

总之,把“三山会”迁到香港,等于蛟龙从池塘中进入到海洋。

香港洪门大会结束后,莫启青又揽下了一单好生意——泰国“金三角”有名的大毒枭金雄为了扩充势力,特意派人向他定购手提机关枪10枝,驳壳一百枝,手雷二百枚,汉阳造二百杆……金雄这次派来的手下是办事干练、武功好,绰号叫“人妖”的男子。“人妖”二十多岁年纪,外表极像女人,据说出道前曾在曼谷夜总会做过几年“人妖”,迷倒了不少达官贵人。后来因为人妖群体不断扩大,竟争激烈风光不再,好在他是男儿身,不仅会扭屁股,也会武功,于是投到金雄旗下,充当冷面杀手。这次人妖带来了由金雄签写的订单,及相当于3万大洋的钻石充当“定金”。金雄想得很周到,3万大洋带现款不方便,换算成等价的天然钻石,装在口袋里也不起眼。莫启青接过钻石和订单,交给雷进去鉴定,请人妖入坐,谈论具体交易细则。人妖用女人腔跟莫启青说话:“我们大哥说了,只要莫堂主的货没问题、守信誉,今后就是朋友,可以长久合作,以后还是有很多生意可做。”莫启青笑道:“我们‘三山会’在江湖上一向以讲信用闻名,和谁做生意都一样——强弱无欺,何况是你们?”“人妖”说:“最近这段时间,我们在香港打听,就耳闻了贵堂的声誉,要不,也不会和大老无的和你们做生意了。”

莫启青道:“不是我自吹,虽然香港堂口林立,要说做生意,惟有‘三山会’才靠得住,不说别的,我们这些房产就是一笔固定财产,中国有句俗话,‘跑了和尚跑不了庙’——”

雷进插嘴说:“香港有些堂口,别看他们表面风光,其实连堂口都是租的。另有一些堂口,虽有实力,也不可靠,比如‘和义堂’的军师彭昆就是个险人物,为了利益,没有他干不出的事来;‘和安乐’的名气在江湖上如雷贯耳一点也不过份。可是那么大一个堂口,居然没有经济来源……‘和安乐’过去是不是叫‘洪胜堂’?”

“正是。”雷进答道。

“堂主叫陈余祥?”

“没错。”

“听说洪门大会那天他被皇家警署署长麦当汉打中穴位吐血而亡?”

“正是他。”

“人妖”摇头叹道:“我听说这个陈余祥很有抱负,要用‘仁义’统治江湖,没想到他的堂口原来是没有一点经济基础的空架子,可惜可惜!”

莫启青说道:“陈余祥乃是忠义之士,他太为名声所累了,死得更可惜。”

雷进趁“人妖”低头喝茶之际与莫启青耳语:“钻石是真,重量也不少。”

莫启青点头表示满意,然后提声调问道:“人妖先生,在买卖方面,金老板还没有没其他要求?”人妖放下茶杯:“有。大哥说,货一定要你们负责送到泰国境内,万一路途中出了差错,我们一概不负责任。”

莫启青皱着眉,不吭声。

“人妖”说:“当然,这样贵堂相对来说风险要大些,但我们大哥提出多出两倍的风险金。比如你们香港的驳壳枪是每枝一百大洋,运到泰国,就是300大洋。”人妖停了片刻,见莫启青还是没有表态,又说:“莫堂主放心,这样做是因为我们对香港地区及公海海域的情况不熟悉。你们可以考虑,我先告辞,万一不行时也不勉强,明天可以把定金退还给我。”

莫启青说:“我今天就答复你——这桩买卖我做了。”

“人妖”伸出一只手:“爽快,希望我们合作愉快!”

莫启青道:

“回去转告你们大哥,扣去定金,余下的钱我都要烟土。”

“好说。”

送走人妖莫启青回到座位,黄绍荣、雷进围了扰来,问道:“堂主,这单生意我们真要接下来了?”

莫启青点头:“是的。”

黄绍荣搔着后脑勺:“这可是跨国做生意,路途那么遥远,万一——”

莫启青说:“正因为是第一单跨国生意,我才接下来。这条路一旦走通,可是一条黄金之道,不说别的,单是一船军伙过去,一船烟土回来,这一去一来,利润是多么诱人啊!”

雷进道:“利润是诱人,就是风险太大,而且数目也大,万一血本无归……可不可以先少运一些,熟悉了路线再大规模运输?”

莫启青道:“世界本来就是这样,越利润大风险也越大。所谓‘不入虎穴蔫得虎子’正是这道理。”

雷进见他提出的问题堂主没有做答复,再一次问道:“堂主,我们是不是先派一支船运一小部份军火……?”

莫启青摇头:“这样做太显得我们胆小了,传出去‘金三角’的人肯定会笑话,以后谁还敢与胆小鬼做生意?”

雷进:“那我们就非得冒这个险了?”

莫启青仰起头,叹道:“只能冒险了!”

雷进:“要是有个两全其美的办法就好了。”

这时,手下入报‘和安乐’堂主陈百威求见。

莫启青、雷进心照不宜,都灵机一动,说明白陈百威来干什么。

雷进:“堂主,何不把这批军火交由‘和安乐’押送?这样既解了他们的燃眉之急,我们又不要担风险。”

此话正中莫启青下怀,但嘴里还是说:“‘和安乐’一无所有,万一砸了怎么办?”

雷进:“这……”

莫启青得意地看了雷进一眼,吩咐入报者:“有请陈堂主!”

一身穿印花黑底丝绸长衫、手拿纸扇的陈百威进来,向莫启青问候,后面的文贵则是瓜皮帽,唐装上衣,下套色黑丝质长袍,一双千层底无忧履,手里并不曾拿什么。

“三山会”的客厅富丽堂皇,柚木地板,雕花天花板,水晶顶灯,配套真皮沙发,漂亮的大理石茶几,汉白玉烟盔缸。莫启青是极会做生意的,知道门面的重要性,客厅可以体现堂口的经济实力。

下人沏来了茶,茶质纯正,香、色、味具佳。

置身在这样气派的客厅里,使生性爱慕富贵的文贵禁不住环顾左右,想想自己的堂口又不禁自愧形秽。

陈百威也羡慕这样的气派,但他没有表露出来,他相信自己将来会拥有比这里更高级的客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