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就是喊口号。
如何才能觅得指向理想目标的发展方向?吾将上下东西而求索……同志仍需努力!
能做就做,不能做就管理
雾满拦江:韦总,很感谢您能够给我这么一个机会,让我了解到职场上这么多的有趣东西,现在我们正式开始吧,谈一谈企业管理。嗯,谈一谈你在企业管理上面的成就。
韦小宝:企业管理?我们一直在说这个问题,一直在说。
雾满拦江:什么时候说过?
韦小宝:雾满拦江,你不会是被昨天那个洗脚妹打成脑震荡了吧?从鳌拜、陈近南、太后、神龙岛公司、少女寺,一直到吴三桂的西南子公司,我不是一直在对你说这些吗?
雾满拦江:可是韦总,你说的这些故事虽然很有趣,可是它跟管理学不搭边啊?
韦小宝:怎么就不搭边?
雾满拦江:管理学是做事的学问,韦总的故事……嘿嘿,都是一些职场上的潜规则,一些负面的东西,一些……总之,不搭边。
韦小宝:谁告诉你管理学是做事的学问?
雾满拦江:这还有什么疑问吗?
韦小宝:当然有,做事你就去关起门来做嘛,还要管理学干什么?
雾满拦江:¥¥……¥—……—……
韦小宝:怎么?
雾满拦江:¥……这个这个……这不是有时候我们一个人无法完成工作,必须要与别人合作的嘛。
韦小宝:说对了,正因为有些事情我们一个人的力量做不了,所以才让别人来做,这就是管理。
雾满拦江:所以啊,管理学是用来做事的,我说的没有错啊。
韦小宝:你还是错了,我来问你,管理学的对象是事,还是人?
雾满拦江:当然是事了。
韦小宝:雾满拦江,我发现你这个人真的很猪头耶。
雾满拦江:哈哈哈,原来韦总你也发现我爱吃猪头肉啊,哈哈哈。
韦小宝:—……¥—¥……
雾满拦江:韦总,今天晚上的菜,是不是还要再上几碟猪头肉啊?
韦小宝:雾满拦江,你想吃猪头肉,可以。但你首先告诉我,管理学是用来做什么的?把你的手拿出来,不许偷着翻书。翻你也找不到。
雾满拦江:管理学是用来做……当然是用来提高生产效率的了。
韦小宝:如果没有管理学在实践中的应用,那么生产效率会是怎么样一个情形?
雾满拦江:当然是严重低下的了,这是无庸置疑的。
韦小宝:为什么?
雾满拦江:什么为什么?
韦小宝:我是问你,为什么不应用管理学,生产效率就严重低下?
雾满拦江:天呐韦总,你竟连这么简单的问题也不知道?
韦小宝:我当然知道,现在我是在问你!
雾满拦江:噢,是问我啊,这还用说吗,没有管理,大家就会像一盘散沙,各自为政各行其是,社会性大生产的进步性当然体现不出来了。
韦小宝:那你现在再告诉我,管理学,到底是管人还是做事?
雾满拦江:……
韦小宝:你怎么不说话?
雾满拦江:管理学的对象……这样看起来好像是人……不过……不过……
韦小宝:不过什么?
雾满拦江:不过管人的目的,最终还是为了做事啊!
韦小宝:既然你如此专注于做事,那么就必须由别人来考虑如何让你所做事情与你的合作者默契地配合起来,也就是说,你是一个被管理者。管理者与被管理者,你明白这二者之间的区别吗?
雾满拦江:韦总你等等,让我想想再说……韦总的意思是不是……做事的人,是被管理者,管理者是专门研究管人的人?
韦小宝:你总算明白过来了。
韦小宝:能做,则做;不能做,就管理。
管理就是喊口号
雾满拦江:韦总,我觉得,你对管理学所下的定义,未免有失偏颇。
韦小宝:那不是我下的定义,那是目前国际上最流行的关于管理学的概念。
雾满拦江:虽然是这样,我还是接受不了。如果按照这个定义来说,那些最让我们主流社会所厌恶的不考虑做事却只是“琢磨人”的人岂不是成了管理者?这对真正做事的人来说实在是太不公平了。这种观念的突然颠覆,我担心我们大家一时之间很难接受。
韦小宝:为什么大家会不肯接受呢?
雾满拦江:还用问为什么吗?韦总啊,琢磨人的人琢磨人,琢磨事的人琢磨事,琢磨人的人把琢磨事的人琢磨了,琢磨事的人被琢磨人的人给琢磨了。这种现象,已经深为我们社会所诟病,正是急于改变的时候。
韦小宝:应该怎么样改变?
雾满拦江:当然是要把那些琢磨事的人提拔到领导岗位上来了。
韦小宝:琢磨事的人到了领导岗位上,还是琢磨他自己的事儿,那这个社会化大生产由谁来组织?
雾满拦江:这个……¥…………—……—¥……¥……
韦小宝:你之所以有这种想法,是因为你对管理学缺乏了解所造成的。
雾满拦江:什么?我,对管理学缺乏了解?哈哈哈,我怎么可能呢?我谁呀我?雾满拦江,公认的管理学大师啊,哈哈哈,居然说我对管理学缺乏了解,真是太搞笑了,哈哈哈。
韦小宝:怎么,你还不服气?那好,我再问你,管理学的本质是什么?
雾满拦江:管理学的本质?
韦小宝:没错。
雾满拦江:我们不是说了吗,是为了提高社会化大生产的效率。
韦小宝:那是管理学的作用,我现在问的是本质。
雾满拦江:是……沟通?
韦小宝:已经接近了,管理学的本质,是喊口号。
雾满拦江:什么什么?韦总我没听清楚,请你再重复一遍。
韦小宝:你听得清清楚楚,管理学的本质,就是喊口号。
雾满拦江:喊口号?
韦小宝:喊口号。
雾满拦江:为什么?
韦小宝:什么为什么?
雾满拦江:为什么要喊口号?
韦小宝:因为要使大家的步调取得一致。
雾满拦江:这听起来好像是……像是在抬木头。
韦小宝:一点没错。要研究管理学的本质,就要从最原始的管理谈起。最原始的管理就是两个人一起抬木头,那么这两个人之中就必须要有一个喊口号的人,以便使大家的步调一致,不至于摔个前仰后合被木头压得哭爹喊娘。
韦小宝:这个喊口号的人,就是管理者,服从并按照口号行动的人,就是被管理者,而这个喊口号的过程,就是管理的过程。
雾满拦江:哈哈哈,韦总的话真有意思,这也算是一家之言吧,听来获益匪浅。
韦小宝:浅你个头,你又不肯相信是不是?
雾满拦江:哈哈哈……
韦小宝:雾满拦江,你不要阴阳怪气地瞄着小妹,有什么不同的想法就说出来好了。
雾满拦江:既然这样,那我就说了。韦总,你这个解释,很粗浅,很生动,可是太原始了,太老土了,太……那个了。现在社会化大生产,需要考虑各方各面的因素,需要权衡各社会阶层的利益关系,社会生产系统中的各个环节勾连错合千变万化,每个生产作业单元所接获的指令五花八门,用喊口号来形容现代管理科学的本质,这个这个……哈哈哈……
韦小宝:没错,正是这样,所以一个口号被分解成数不清的形形色色的指令,沿同样数不清的渠道传递下去,最终的结果是社会各生产作业单元协同一致地完成一个目标。
韦小宝:口号的形式多了,传递的层级多了,但本质始终没有变过,都是为了协调。抬木头的口号是为了协调两个人的行动,而管理的口号,却是为了协调一家企业或一个经济实体的协同运作。
雾满拦江:……听起来有几分道理,好像……
韦小宝:雾满拦江,把你的手从小妹那拿开,你这个色狼,贼心不改,忘记了昨天被小妹打破头的事情了吗?
雾满拦江:韦总,你这句话,就是在喊口号。
韦小宝:……没错。
雾满拦江:……韦总,你刚才这句口号,是不是就是管理学在咱们两人之间的应用?
韦小宝:……这个……应该是,应该是。
都是管理惹的祸
雾满拦江:韦总,我反复认真地思考了一下你所说的话,把企业管理的本质解释为喊口号也未尝不可,但如果说管理学的对象就是研究人的话,相信这肯定会在业界引起轩然大波的。
韦小宝:呼噜——呼——呼噜——噜噜噜——
雾满拦江:事实上,不琢磨事只琢磨人,内斗有术经营无方,这已经成为我们目前企业所面临的最窘迫的现实,所以我们的研究一定要注意到社会效果,不能对这种不正常现象推波助澜了。
韦小宝:呼——呼噜噜——呼噜——噜噜噜——
雾满拦江:现在企业之中,有太多的不和谐声音,太多的与我们目标相背离的做法与行为……韦总?
韦小宝:呼噜——呼——呼噜——噜噜噜——
雾满拦江:韦总!
韦小宝:啊?啊啊啊,老婆啊,让我再睡一会……噢,你不是我老婆?
雾满拦江:当然不是?
韦小宝:那你是……噢,我想起来了,你刚才说什么?你喜欢阿兰?
雾满拦江:不是,我是说我们不能再推波助澜了。
韦小宝:哈——欠。
雾满拦江:韦总,我很想知道,你是怎么解决企业中那些不正常的现象,把企业的效率提高上去的呢?
韦小宝:很简单,就像刚才那样,呼呼睡上一觉,万事大吉。
雾满拦江:韦总,你就配合一下吧,我们这次访谈真的很重要,这对于厘清职场上的一些错误认识非常有益的。而且,这次访谈结果一旦披露,对于您的形象修复也会起着关键性的作用。
韦小宝:我怎么没有配合?我不是一直在听你讲吗?
雾满拦江:你到底是怎么……我看我还是举一个例子吧。如果一个有才能的基层员工,受到了主管的压制与同事们的排斥,遇到这种情况,你作为一个高管是否知道?如果知道你又是怎么解决的呢?
韦小宝:我不是说过了吗?遇到这情况我就呼呼大睡,假装不知道就是了。
雾满拦江:怎么会这样?
韦小宝:为什么不可以这样?高管有高管的工作,像你说的情形自然有主管来处理,我又何必两个槽子里吃草,多伸出一张嘴来呢?
雾满拦江:可是韦总,这是企业中嫉贤妒能的一种表现啊,它损害了我们团队的战斗力。
韦小宝:雾满拦江,如果你是在研究企业管理的话,就一定要把目光提高到企业的整体运营上来思考,否则,你就会钻进牛角尖,得出一些与企业目标背道而驰的结论。事实上,你所说的这些情况,正是企业正常运营中最正常不过的事情了。如果你能够明白这一点,就不会再喋喋不休地打扰我睡觉了,有这功夫泡泡妞多好?你说你真是想不开。
雾满拦江:怎么会这样?请韦总给我解释一下好不好?
韦小宝:你可真是麻烦,我来问你,为什么两个人抬木头的时候,要喊口号呢?
雾满拦江:因为人与人差别很大,有的走得快,有的行得慢,所以需要喊口号来协调两个人的步调。
韦小宝:这个协调的过程,是不是让走得慢的加快速度,让走得快的减慢速度以配合同事呢?
雾满拦江:没错。
韦小宝:这就是了。在企业内部也同样。企业所追求的是一个整体性的效果,而非局部上的利益最大化。经常会有这样一些员工,他们的工作效率极高,十天的工作两天就完成了,可是他的同事们还没有做好准备。在这种情况下,主管就只好对他敲敲打打,挑剔他的过错,指责他的失误,同事们也在一边指指点点。这个过程看起来似乎有些不妥当,实际上,这正是企业管理在喊口号的过程,喊的就是:喂,你慢一些好不好?后面的人跟不上你。如果这个员工意识到了这一点,他就会有意地放慢速度,追求团队的绩效而非个人的表现,整体的效率自然也就上来了。反之,如果这个员工听不懂这个口号的含义,他就会产生如你刚才那样的抱怨,认为企业效率低下,人浮于事,嫉贤妒能等等等等。实际上,这种情况并不是不存在,但是更多的情况是被管理者无法理解管理者的口号,因而产生误解。
雾满拦江:这……这这这韦总你这个解释也未免太惊世骇俗了。
韦小宝:惊世骇俗?一点也不!如果你能认识到管理是对人的管理,你就能明白过来管理实际是对人的利益与欲望的管理,而人与人的利益在本质上是相互冲突的,所以才会导致像你这种听起来头头是道实际上却根本行不通的情形出现。
雾满拦江:韦总,我注意到你对企业内部的争斗抱有极大的宽容,可是如果我们只是热衷于在企业内部为一点蝇头小利你争我夺,我们的企业何时才能成长起来?如果每个企业内部都是这样,各利益团体相互攻讦,那么像通用、微软、摩托罗拉这些跨国集团又怎么可能建立起来?
韦小宝:哈哈哈,你这个问题问得好。雾满拦江,你真的以为洋人和我们中国人有什么区别吗?
洋大人的猫师傅
雾满拦江:或许洋人本质上和我们中国人没有什么区别,但是有一点却是共识,那就是洋人建立起了良好的文化氛围,拥有着远比我们更为宽容的心态与更为包容的文化。
韦小宝:那么你认为我们中国人又是什么样的?
雾满拦江:韦总,毫无疑问你是优秀的,你的成功就证实了这一点。但是你的成功是建立在国人腐朽的内斗文化之上的。不是有一句老话吗?一个中国人是一条龙,三个中国人是一条虫,勇于私斗,怯于公义,这已经是众所周知的了。
韦小宝:哈哈哈,有意思,中国人还有什么缺点?你接着分析。
雾满拦江:自私与狭隘,已经成了阻碍我们文明进展的最令人头痛的因素,正像你在丽春院所看到的那样,所有的员工都是目光短浅的猫,缺乏最基本的相互之间的信任,她们将自己的私利看得比泰山还重。
韦小宝:猫?你说员工是目光短浅的猫?
雾满拦江:没错,是猫。
很久以前,森林中的动物们都各有所长,惟有老虎的本事最差,而猫则是所有的动物之中最为凶猛的,所以老虎就拜在猫的门下求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