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曲终人不见,江上数峰青。”
——钱起〗
这天是十一月底的一个早上,伍宝笙,大余,同小童正在文林街一家皮匠铺里看皮匠为大余补个小提箱。皮匠手慢,大余心急,伍宝笙同小童好不费力地在劝解。
文林街上道边的树随着旱季起始的无休无静的燥风,正在摇曳,摆去它们今年的落叶。蔺燕梅已经离开昆明两个多月,将近三个月了。
几天来,在协助大余整顿行装及作一切远行准备之时,伍宝笙心上一直有一种茫然的感觉。当然,这次偏偏该是大余代表学校到滇南麻栗坡去慰劳驻防国军,同时她自己也确想有个人去那边顺便看望一下蔺燕梅,因为虽说她常有信来,信中每次都叙及在那边一切如何适意,工作进行如何顺利,这个作姐姐的人,总愿意有人去把真情看视一下才能放心。但是,在伍宝笙的心底,她不高兴由余孟勤去做这件事。
这时候滇南吃紧,防车云集,昆明民气激昂得很,学生们又整个儿把心放在滇南的时势上去了。余孟勤一手组织了学校中的后援会,这次代表学校的劳军大任当然也就落在他肩上。再说以他观察力之敏锐,接纳朋友态度之真烈,此去必能找到后援会工作之目标,回来必可给同学们一个工作上之指导。
但是伍宝笙怎么能在这个滇南吃紧的时候不想她在滇南要冲文山县作语言工作的妹妹?滇南语言工作此时当然是分外要紧,鉴于缅甸的失败,滇西之被侵,感于那边工作之不彻底,无准备,及现在滇南方面,亡羊补牢犹不为晚,这是小童的想法。伍宝笙自有她免不掉的女孩儿家心理。她希望能有一个人去把她妹妹带回来。她既不能不这么想,她就觉得余孟勤不是那个合适的人。
她正想得出神,大余又对皮匠发起脾气来。她忙看时,这回原来怨不得大余,这个皮匠也是吓昏了,眼看完工了,他又把一只锁给钉倒了个儿。大余的箱子本来又破,他又是一向用东西不经心的人,箱子总是装得太满,每次上锁时都是用大力压上的。这只锁不知道已经重新装过几回了,现在四个钉子眼儿都撑得挺大,一下子给钉倒了,眼看又要重来,不由得大余不气。伍宝笙被惊醒了,她就赶忙来劝。小童说:“没有用,有大余在这儿,什么毛病也出得来!”就起身把大余推出门去。他说:“你先回屋去把要带的东西检出来堆在床上,然后到后援会讲你的演去。等你回来,我们准把箱子给你送到屋里,装好!这有多大小的事?急成这样!没有箱子,打个小包袱也走了!”伍宝笙笑着看他把大余撵走。心上觉得小童很妙。再看小童来帮着皮匠起下锁来在钉锁处先加上一块皮子,准备另钉锁。皮匠工作果然顺利起来。她就又想起她的心事来。
她想;大余这个脾气,到了文山,见着蔺燕梅,又不知道要出什么乱子!“他去找她有什么用呢?”她想:“他做什么事都这么能干,单单对于女人心理这么一窍不通!还是研究了这些年心理,又写论文的人呢!事到临头,整个儿糊涂了!”
她当然知道大余同蔺燕梅多么不合适,但是她自己也是一个女孩子怎么好开口!她当然看得清楚,但是大余人家本人还似乎热心得很呢,她那能插什么嘴?
她想想大余那派严正不可轻侮的岸然气象,心上暗暗地又笑了。她想:“女人眼里的英雄都是不久长的。她们在前台看了你落泪,或是在神坛前为你的说教所倾倒;那都是暂时的事。哪里用得了几时,还不就一下子钻到你心坎儿里去了!管你是大将军,大学者,大圣贤,她只把你当作小绵羊,小黄莺,小蜜蜂儿来爱。
“你想把她推到前台去欣赏你的艺术,你的演技吗!那简直可以说是做不到。她偏要恋在后台,看你化妆,看你念词,等候你在掌声里退下来,向她诉说你多么得意。她要做你的后合主任。
“在一个后台主任的地位,她容许你说最狂暴无耻的骄言。她相信你比一切别的演员高明,至少,相信你有独到之处。自古以来,哪个大政客,大演说家在太太面前装得住他的幌子?又哪个不在太太面前拼命吹牛,吹得跟一只蛤蟆那么膨胀了肚子?
“大余想把燕梅推到前台会永远当听众。那怎么成?那样女孩子的特点和好处岂不都抹煞了?燕梅的情形怎么样,先不去说,一个柔柔软软的女孩子如果受到了这种冷酷的待遇,那一定前台也不呆了!你英雄你的去;你圣贤你的去。你不爱我就一切都算完。不怨我嚜!你用不着我,我呆着干嘛!”
伍宝笙揣摹着蔺燕梅的心情,也不觉依了她那种口吻,自己在那里痴痴地想,想得又疼爱,又好笑起来。她想来想去不觉把一种自己从来没有过的心情移植到心上来了。她觉得蔺燕梅完全有道理。于是也似随着执扭起来,她想:“本来是女孩子嚜!我们就是这个样儿!你们爱爱不爱!”一句话拗了口,她就笑出声儿来。
小童抬起头问她独自个儿笑什么?一个不留神,扶着箱子的手挨了笨皮匠一锤,疼得“哎呀!”叫了起来。
“你这个孩子讨了个老大便宜呢!”她仍是带着笑在想:“挨一锤我还不想饶你。这么个蔺
燕梅就会一下子伏伏贴贴依上你的心房!瞧你这份儿乱七八糟的神气,衣服从没穿得体面过一天,头发永远不曾梳好过!你这份儿手艺真是不差呀!怎么偏打正着的就体贴上了她的心?”
蔺燕梅临走时在天主堂里告诉她的一段机密活儿到此刻她尚未对小童说起过。她当然无从起头儿,一面也是见小童那份儿不在乎,大模大样儿不着急的神气,她气不过。再说,事情也还不到时候。不过她一见到小童就不免想起蔺燕梅临走时说那句话的神气。那天她听蔺燕梅细细地讲了去滇南工作的决心之后,她实在忍不住了,就问:“我不高兴听这一半儿心了。”她说着就用手指头点了蔺燕梅的胸口:“我要听听那一半儿。你这个狠心是从哪儿下的?这么大的一个学校,这么些男同学,就没有一个儿留得住你的人的么?你这孩子就完全没有一点儿恋爱?听你口气,竟似个事业心盖过一切的样子!你不先说明白这个谜儿,我再也不听你讲下去!”
蔺燕梅的回话也妙,她竟痛快得很,大有:“此心属谁已定,不问他意下如何,我是打定了主意了。”的意思。她顽皮地挨上了姐姐的脸来说:“我当然有恋爱,我爱定了一个人,一个你也爱的人!”
伍宝笙想到这里,那蔺燕梅的一幅神气就又活现在眼前了。那一对美丽的眼睛好不娇媚,狡猾,又得意哟!她想羞她,又不忍得。她就说:“我又爱了谁来?我爱的还不是你这个傻孩子!”
“是‘那’个傻孩子。”蔺燕梅说:“不是‘这’个傻孩子!”
“这回我可羞她了!”伍宝笙现在想:“真是的,听听这口气!这竟自认做是一对儿了呢!女孩儿大了,够了年龄,哪里还用人操心!可是小童也妙,他又偏和别人不同。看他那神气,老大不客气的,就似当作自己人了!
“蔺燕梅去了文山,学校里就如同丢了一件宝贝似的。他呢,从大普吉带了花儿回来,听见这话,仿佛认为当然,如同她是去上课了一样,果然如蔺燕梅所说,是个高高兴兴地想念他的人。人人听了这件事才去查地图,找文山县到底在什么地方。他开口就说:‘文山?好地方!开化三七,就是那一块好风水!’就像他俩心心相印,商量就了的。”
她想到这里就忍不住问小童一句:“小童,你看大余这回去麻栗坡能不能把燕梅接回来?”
“接回来?”他奇怪了,“才几个月,半不拉了地接回来算是干什么?”
一下子,他倒把伍宝笙弄得没有话了。她搭讪着说:“大余想了她这许久,他见到她,不求她回来,还由她在那儿干什么?不对,我是说,你看大余求得转她的心来不?”
“是这个意思哟!”小童叹了口气说,“事隔几个月,她恐怕更想得透澈了!这个恐怕没有希望了。”
“不过见了面,见了旧时人,到底又有不同呀!”
“我这么说罢,”小童便放开了手下扶着的箱子:“燕梅仿佛是害了一场病,现在已经快健康了。大余此去,大概是最后一剂药。服下这剂药去,她就好全了,病就整个儿离开她了。我看大余心上也没有十分信念。他自己大概还不明白。”
“可是他说起来时,那个见她的信念强得很呢!”
“人心还不都是这样,”小童说:“‘差一口,不丢手’。他哪能不走这末了儿一步呢。这也是大余的最后一剂药。他也许吃下这药,心眼儿上也开豁了。也许在别处成功,燕梅那边的一段儿也就结束了!”
小童闲闲说来,却正道中了伍宝笙心上一句话。她仿佛也早觉出这个结局,只是不及小童这句话来得明快。她心上当然头绪有点繁扰不清,也难怪她一个女孩子如此。无论如何,她也明白,大余此行不似一个起头儿,倒像是一个煞尾。
伍宝笙本想乘此就把蔺燕梅临走的一段话交待了的,继而一想,到底还不是时候,大余又正待去看她,小童又像不用说也明白了似的,又只得重新捺住了。她想只有任蔺燕梅留在文山,但愿那边局势稳定,令文化工作者可以从容工作。这时候箱子既已钉好,他俩便去北院为大余理东西。看了大余的行装自然又谈到这个题目上去。她说:“我倒也同意你的话了。你看燕梅这个人生活中变化是不是真多!”
“不但多,而且快呢!”小童说。
“我也正要说!”她接着说:“快!简直太快!”
“人有时候就是这样。”小童说:“如同上一位讲得快的教授的课一样,上帝把许多人排在一班上。有人资质不够,跟不上,就落下了。那资质好的,虽然赶得紧,倒也希望先生讲得快,好在同一个学年里,多学一点东西呢!”
“你说燕梅怎么样?”
“她天生是要经历这许多的。”他说:“天份高本来是件苦差。你想,你比别人多从上帝那儿得了些能力,你不多做点事难道推给能力低的人做?她现在才算是考了个月考,将来事情还多得很呢!我们大家都应该又小心,又害怕,又快乐又兴奋。谁也不要浪费一点天赋,死的那一天,由后人去结账去。她明天是什么样子,谁知道!也许在学问,事业
方面有成就,也许是留下一个动人的故事给后人做教训。都不错。如果只是一个平常出风头,聪明好看的女孩子。过了几年,没人知道了。那才可惜,那才叫做糟蹋材料呢!”说到这里,再也没得谈了。两个人想想大余此去,不觉黯然。
真的,他们俩不但替大余整理好行装,简直把大余此行中这一方面的命运也都排算定了!大余还去试什么呢?但是大余那边终不免去试。第二天他们同许多同学送大余上了车,搬上去慰劳品,祝他一路顺风,早日回来。学校中后援会自有人负责依了他留下的方针办事。他行色好不壮观!
伍宝笙看大余上了车,她心下忽然可怜起他来。她说不出个所以然来,她见车开了,不禁滴了几滴同情之泪。她觉得大余真是个不幸的人。他不该受到这么个不幸的结果。他没有过失呀!可是阴错阳差的就把他的幸福夺去了!他用情很专一,他为人正真可佩。他是个好男子,但是他在情爱上却只得如此落魄!她真怜惜他。她希望能说得他明白转来。但是大余此刻的心情下,她能说什么呢!她只有眼泪盈盈地看着他去接受这最后一剂苦药!
她同大余同窗六年,她见到大余的苦功,她了解大余之为人,她敬佩大余之存心,志向。她知道大余永远会是如此一个君子人,在学校为长兄来领导弟妹,在国家为柱石,为忠仆。她眼中未曾见大余有过错,但是今天之事,谁又曾有过错?
大余岂但没有过错!他是从来只有辛劳,而没有酬赏同快乐呵!
伍宝笙心里热烈地爱着这一校兄弟姐妹。她看个个儿都俊秀真诚而可爱。谁也没有过错。她心中又缠绵地怜惜这位校中功臣,因为她心上这一本历史最长远,最完全。只是这赤心热血的男儿遭遇太不公了,她不忍责怪任何人,却又无从谢酬这忠心任事的兄长。
大余在眼前时,她无法劝说。大余既走,她也不能追了去。她心上忽忽不乐,随了大家回到学校来,又帮忙小童为大余整理了一阵文件。只是漫无心绪地。
她回到屋里,不知怎么安排这颗心才好。随手拿起一支笔来,一边想着心事,一边乱画。也不知画了多久,自己看了一眼,竟全是“余孟勤,孟勤”几个字,大余的名字。
她忽然想到了一个主意。她想大余见到蔺燕梅之后真不知要狼狈到什么情状。她心上不忍起来,便手下如风也似地写了一封信去安慰大余。一古脑儿把想到的好话儿全灌到信中去了。写完也不敢再看一遍,便贴了邮票封了信,写上蔺燕梅地址,由她转交。她不知道自己都写了些什么。她只想令此信在他将要走到的难关前解救他。大余如果去见蔺燕梅,便必收到这信。她用心如此周到犹觉不足以尽劝慰大余的责任。她带了信,便出来去发。
她精神恢复了,胸中积闷倾吐了;便步伐轻快地一直走到了文林街上,刚刚巧在那邮筒前遇见了史宣文。史宣文一把将她拦住。说:“什么事?我的孩子,这么兴冲冲地?”
“发封信呀!”她说:“也问!”
“也得看是什么信!”她说。
这下子可把伍宝笙窘住了。她想:“史宣文怎么能明白呢!”她便不肯把信拿出来。
史宣文说:“算了,不跟你为难,八成儿是那么一回子事了!我闭上眼,你把信丢邮筒去罢!发了信,咱们去玩儿。”说着真闭上了眼。
伍宝笙恨得牙痒痒地,没奈何,只有把信发了再讲。没想到史宣文偷偷儿把眼睛眯开了一条缝,见她真要发,便开话道:“真在我闭眼睛时候发?这倒有文章了!”
伍宝座不服气,就把信封给她看了,说:“说罢!这个尖嘴利舌的!有什么犯罪的?”
“余孟勤?”她看了诧异地端详伍宝笙的脸:“才送上车,信就追去了!这还了得!明天不怕人也追去呢!”
伍宝笙被她看得抬不起头来。她当然可以谎说是一点余孟勤忘了的公事,但是她尊重自己一心纯洁的情感,她不愿说假话,她便说:“算了!我不发它,撕了完事!”说着便真要撕。
史宣文一把抢过信来,代她丢进邮筒去,看她羞成那副可怜神气,倒也不忍说什么玩笑话了。她只说:“饶了姐姐这一遭儿了罢!真当了姐姐撕了这封信,还叫我以后怎么做人……”伍宝笙心上感激她,嘴里哪说得出话来,两个人就厮并着走下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