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赵家所有人第一次出远门,去的还是北京, 所有人兴奋的不得了。
这年头, 没飞机, 没高铁,火车也还没提速,去一趟北京要在火车上“哐当哐当”的待上好几天。
这不,赵母和刘兰秀为了省点钱, 已经开始无所不用的想办法弄些口粮在火车上吃。
可惜,夏天这个季节, 什么食物都不适合, 容易坏掉。
“姆妈, 你煮这么多鸡蛋?吃得完吗?吃不完就浪费了?这天气可放不了两天啊, 有肉干和红薯干就够了,要不够吃, 我们火车上买,火车上什么都有,要不等明天我们出发时, 在县城再买点饼干和糕点什么的?”赵国生看着赵母忙来忙去还想去杂物间翻翻有什么的,他头痛的连忙阻止。
同时给跟在赵母身后一个劲配合当一个完美助手的刘兰秀使眼色。
“姆妈, 国生说的没错。”一心想着能省则省的刘兰秀都忘了这该死的鬼天气了。
“那好吧。”赵母想了想,家里确实没什么可带的了?
“多买点, 姆妈给钱,可别饿着我那三个心肝了。”她可听村里人说了,火车上的饭菜可贵着呢, 估计分量也不怎么样,都说半大的小子,吃穷了老子,她家这几个孩子还在长身体呢。
“……”
心肝?好肉麻的称呼啊,赵国生听得鸡皮疙瘩都起来了。
临行的前一天晚上,满天繁星,月色清冷,该准备的都准备好了。
瞧瞧家里那三个孩子,才感觉他们长大了,人高马大的像个大人了,就去北京这么点小事就被打回原形了?乐呵乐呵的像个小屁孩要过年了似的,穿着新衣服,带上自认为最好看的衣服。
这种气氛也感染了内心风平浪静的赵国生,让他对八五年的北京有点蠢蠢欲动的迫切向往。
“兰秀,你让孩子们早点睡觉,我去一趟大哥家。”赵国生拿着蒲扇驱赶着蚊子往屋外走。
这形象,很像提前步入老年状态的大爷,有点格格不入。
趁着月色,赵国生在阵阵蛙叫的声音中来到了赵福生家。
“大哥,大嫂,在看电视呢?”赵国生一进屋就看到他大嫂抱着熟睡的小孙女在看电视。
“是啊,国生快进来坐,兰花,去给你叔倒杯水喝。”唐秀萍指使着她儿媳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