凶多吉少这个残酷的事实, 没人敢说出来。
随着时间的流逝, 老一辈等待的人都已经逝去,同辈的谁也不是缺心眼, 专往赵母心口窝插刀。
所以, 到赵国生这一辈,基本上没人了解情况了, 只知道赵母不是赵家村本地人, 是外地逃荒过来的,家里人失散了。
所以,赵国生现在是丈二的和尚, 摸不着头脑。
好端端的, 他姆妈哭的那么伤心?
细听,好嘛,他似乎听到了一个埋藏在他姆妈心底的大秘密。
可是, 这种秘密谁愿意知道啊, 既不能
安慰好又不能解决, 况且没提到一次就会硬生生的搓到他姆妈心窝。
总不能让他去发寻人启事吧?
他姆妈的哥哥,也就是他舅舅,两个参战的老兵要是活下来,今年保守估计接近七十岁?
打仗哪有不受伤的?以为人人都是他们村里的二大爷,一生简直就是奇迹啊, 抗日?国共?抗美援朝?打了几十年仗, 这个勇猛不怕死的二大爷愣是没受过什么大伤,现在还吃啥啥香, 有事没事还爱后辈的事,整天拐着拐杖在村里教训着六十几岁的“毛孩子”。
嗯,赵国生忽然明白了,明白他爸妈为什么那么敬重二大爷了。
不光是二大爷长辈和军人的身份,还有一种精神寄托吧。
或许他姆妈幻想着他两个舅舅也在某个地方这般被人照顾着好好活着。
算了,回去后跟大女婿说说,看他小子有没有办法,发动点关系偷偷找找吧。
看着满脸泪水,无助又显可怜的赵母,赵国生于心不忍。
“好了,别哭了,别让孩子们笑话。”赵父很自然的侧着身子挡住了赵母的正面。
虽然理解,也感同身受,但是他不想孩子们因为这事而影响难得来一次北京的机会。
老夫老妻了,赵父一个动作,一个眼神,赵母就知道是什么意思,她悄悄的擦干眼泪,平息好有感而发的难过心情。
其实只要没人听到赵母那几句话,谁也发现不了什么,原因嘛,此刻大部分上了年纪的老人都有些差不多的情绪和红着眼眶。
“姆妈,爸,我们先找个地方坐一会,等人少点了再去找个饭馆吃早饭?”赵国生考虑到刚才他姆妈宣泄情绪后有点小疲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