挂账户年年挂账,说着是有钱了就还,但是队里也不能克扣他们口粮还,所以基本都是不了了之,等于白占人家赚钱户的便宜。
但是今年钱多,他们也能分到钱,所以很自然地就要还之前的欠账。
可他们没做好准备啊!
他们以为自己也能分钱呢,根本没想过往年的欠账,都觉得是不了了之呢。
虽然队里说欠账以后还,但是也没扣过他们的口粮,也没逼着还过,他们以为肯定是不了了之的呢!
哪里知道,竟然动真格的!
王连花知道自己家有钱以后激动得两晚上没睡着,好说歹说求着婆婆要两块钱,说过年扯两尺布呢。
现在不给钱,自己拿什么去扯布?总不能一般大的周七七穿得跟个公主似的,自己家铁妹就和个叫花子似的吧?
她又急又气,眼泪都出来了,“今年他们都发钱,凭什么不给俺们发?”
她恨死那些工分多的人家,尤其是莫茹,本来周明愈家工分就多,今年莫茹又赚那么多,这等于把村里的钱让她分走好多。
原本给自己家的,就被她给分走,还说什么欠账。
要是真欠账,就应该欠那些盈利户的,怎么今年莫茹家都发钱?
周明阅可不惯着她,他是会计,只管算账,不管打口水官司。
赵佩兰也不同意,“怎么四属户今年都拿到钱?凭什么!”
吴美英道:“今年她拾棉花,跟着棉花劳模,当然工分就多。”
陈秀芳没想到吴美英还替自己说话,感激地笑笑,吴美英却一扭头眼神也不碰一下,似乎碰一下自己就要被四属户给带累一样。
除了几家挂账户,其余所有人都是开心的,毕竟分到钱了啊。
这么一看,棉花真是来钱的营生啊,要是收购价再高几分,他们简直更发财呢。
多亏了棉花劳模啊,不少人都和莫茹道谢,感谢她抓虫子、拾棉花,不但让他们分了棉花,还让他们分了钱。
感谢张翠花、何桂兰等人带领她们秋收,虽然当时累得很,但是现在回头看看,累就是那一阵,吃饱饭、分钱才是长久的。
还要感谢周明愈,带领大家开办了造纸厂,不但让社员们用上了手纸,还分了钱。
还得感谢队长、周明愈,领着大家大炼钢铁,炼出铁水,评了先进生产队,提高了他们的地位,让他们在亲戚家瞬间扬眉吐气。
那些瞧不起女婿的丈母娘,现在是越看越觉得女婿能干,那些瞧不起姊妹的也开始巴结,那些……
简直跟天上掉下来一个宝贝似的,周围大队看他们的眼神都不一样了。
尤其曾经谈婚论嫁被人轻视过的,现在反过来求着要和他们结亲呢,二队的小伙子现在说亲可不愁,都排着队地要嫁过来呢。
不说外村的,就说本村。
三队四队不但分不到一分钱,甚至还得欠大队的!
因为他们有过半口粮赚不到三百六的,要想吃饭就得欠账。
跟别说分钱,连粮食都没收回来,哪里去分钱?
三队四队今年的口粮一个人只能分两百斤不到,可想而知了。
而他们二队口粮360实打实,还能有一人两百斤的盈余留着当补贴,这个已经留在生产队呢。
说着分钱的喜事儿,他们又开始想舒服。
“今年俺们要买手纸,用了这个以后,再也不想用棍儿。”
“就是就是,我们也买,咱们自己买这么便宜,划算!”
当天分了钱,也来不及去赶集,只得等着十九再说。
已经过了农忙,大炼钢铁也结束,对集市的限制也没那么严格。之前规定十天一个集,现在又恢复四九赶大集,二七干小集的风俗。
这种集就是乡下老百姓们自己买卖不需要票的,和供销社、城里农贸市场是不同的。大集产品最全,从锅碗瓢盆、衣服布料到蔬菜肉鱼样样齐全,小集主要是日常蔬菜。
现在市场被限制很多东西不允许卖,市场管理人员戴着红袖章来回巡逻,如果看到卖鸡鸭鱼肉、鸡蛋米面之类的,都要没收警告。
吃饭在食堂,社员自己现在没有土地、粮食、牲畜、家庭,要是卖东西抓着就说偷公家的,挖社会主义墙角。
所以现在集上也就是卖点乌货、年画、香烛、干菜等,衣服布料也都是有些人家自己织布去卖,总体来说产品少的可怜。
可哪怕集上东西再少,也是老百姓的一个习俗,再穷也要过年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