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0章 好吃!

周明愈和莫茹也同意,他们在家里商量的, 周诚志的意思只要不低于三毛就行。因为蘑菇大棚成熟以后, 产量稳定增长, 以后一个月起码送三次,一次至少四十斤,甚至翻倍呢。

四毛一斤着实不少!

定好价格会计又帮他们算账,42斤, 得了168块钱, 莫茹能分三块三毛六!

两人从会计那里支了账,他们说好的要当次结清不欠账, 免得月底结账太多,到时候再找借口给扣点。

当初在粮管所的事情周明愈一直记着呢。

夏主任让他们好好干, 要是行情好以后看情况给他们涨价, 毕竟除了他们当地也没人能种蘑菇,这东西在冬天早春简直是上品菜肴啊。

小两口答应着跟夏主任告辞。

他们的蘑菇的确不愁卖, 尤其冬天和早春的时候,除了囤积的萝卜白菜没有其他蔬菜, 城里人都想换点口味, 看到这么新鲜的蘑菇哪怕贵也想买点改善一下。

上个月他和莫茹弄一篓子给邱磊, 邱磊说九毛一斤结果没出门就被抢光。他一个劲地后悔, 当初应该卖一块二一斤呢。

他说这还没去医院、工厂附近呢, 就在自己院里说亲戚给了一篓子蘑菇, 结果自己单位的人都来抢, 还有人宁愿一块一斤都没买到直懊恼呢。别看他们整天抓别人很有力气, 自己偷摸买好东西也不手软的。

拿了钱,莫茹又把队里每个月定额的火柴、煤油之类的买回去,还想买点其他的不是没货就是没票,也只得作罢。

买完以后他们又去一趟公社,把一小筐子蘑菇送给林纾,让他给书记们加餐。

林纾现在可喜欢他们来,不是送纸就是送菜,简直是他们公社大院的送财童子啊。

当然拿人手短吃人嘴短,有事情林纾也主动帮他们,有些福利也尽可能给他们队。

这一次林纾又有消息告诉他们。

送他们出去的时候,林纾小声道:“县委有指示下来,要求各大队全队齐头并进,先进带动后进。”

这就表明三队四队是赖定他们了!!

无论想不想管,都必须要管的。

好在他们早有心理准备,也不至于太意外。

“多谢林主任。”两人很感激他。

林纾笑道:“这是指示,没两天就要开会,早晚你们要知道的。”

再三道谢,两人回大队,先找周诚志将这个消息告诉他。

周诚志狠狠地抽两口烟袋,“吧嗒吧嗒”,半晌没说话,最后道:“行啦,咱们早就有准备,也没什么好气人的。”

他没说什么,还是该干啥干啥,不过看三队四队更不顺眼,一个劲地找陈福海和周玉贵的麻烦,让他们赶着那些懒汉们勤快点多干活。

其实这俩队现在被他们平调挖南沟,大部分已经勤快起来,但总归还是有那些懒成习惯不想干活儿只想吃饭的,这种人少不得被周诚志骂个狗血淋头。

第二日,莫茹让丁兰英悄悄把剩下的蘑菇割了三篓子,她和周明愈晚上送到夏庄给邱磊。

他们搞副业,原本就没想过要全部给供销社,而是计划着一部分赚先进荣誉,一部分赚现金致富。

毕竟乡下来钱的路子实在是少,能多赚点是点,年底也好分红。

他们和周诚志、周诚仁的想法一样,既然不得不把大家捆绑在一起吃大锅饭,那还是要吃得舒服一点,让社员们觉得生产队和食堂有盼头才行。

吃得饱、穿得暖,年底有点现金分红,这就是社员们追求的幸福生活了,周明愈觉得只要不走歪路,其实还是很容易完成的。

晚上回来,他们就从李农江那里拿回上一次的结余款子,邱磊把账目标得清清楚楚的,甚至连在城里买多少毛利多少都不瞒着他们。

第二天早上莫茹就去蘑菇大棚给了丁兰英五毛钱。

丁兰英不敢要,“妮儿,咋还给我钱呢?你买的布火柴的嫂子也没少拿,不能再要了。”

莫茹笑道:“嫂子,你也攒点私房钱吧,好好照顾蘑菇,以后有的赚呢。”

丁兰英欢喜道:“那嫂子就收下,多谢妮儿。”

莫茹又看看蘑菇,下一次收割差不多得等八九天。

“二嫂,你有空也去上一下识字班,学点字,说不定咱们还要出本种蘑菇的手册呢。”莫茹看了看蘑菇都很好。

听说还让她学习丁兰英有些为难,“妮儿,嫂子都这么大年纪。”

莫茹笑道:“嫂子你说啥话呢?哪么大年纪?毛主席说‘学到老活到’呢。你说,你蘑菇种得这么好,到时候公社要是奖励你个先进你都不会签名咋整呢?”

“哎呀!”丁兰英一下子激动起来,“先进?”

莫茹点头。

丁兰英忙摆手,“不中不中,先进也是奖励你的,这蘑菇大棚是你弄的,我就是打打下手。”

莫茹拍拍她肩头,“二嫂,好好干,好日子在后头呢。”

说着她就离开。

丁兰英可不淡定了,好好种蘑菇也能得先进?跟着劳模弟媳就是沾光啊,过来打下手,谁来不行啊?她偏偏叫自己来。到时候先进要咋说呢?蘑菇先进?蘑菇劳模?蘑菇媳妇儿?

“嘿嘿!”丁兰英自己笑出声来,把自己吓一跳,赶紧捂着嘴看看周围,还好没人听见。

“五毛钱呢!”她翻来覆去地看着自己手里的几张纸币,想到以后自己也有私房钱,怎么觉得那么不可思议呢?

“妮儿真是厉害啊!”她万分感慨,对未来充满了憧憬。

……

果然过几天公社就召开各大队干部的夏抢动员大会,传达县委新指示:各大队的生产队要互帮互助,先进拉扯后进,不能让一个队一个社员落后,要两条腿走路,不能做瘸腿大队!

还特意点先锋大队,有全县最好的生产队,还有全县最差的生产队,这太不可思议。

所以,要求齐头并进,各干部们要紧紧团结在三面红旗的下面,友爱互助,共同进步。

周诚志听不懂那些复杂的东西,用他自己的话说,那就是“你们要一起干活一起吃饭,别管自己吃饱不饿看着别人干瞪眼!”

日他娘的猴儿!

老子只是一个生产队长,还得操大队长的心干大队长的活儿,真是日了他娘的猴了!

既然让俺们管你们吃饭,那你们就得听老子指挥干活儿,不累得你们跟牲口似的,老子管你们叫爹!

开完公社大会,这时候水渠也基本修好。

公社立刻下令让马旺水库开闸放水,检查水渠修建情况,如果哪里有问题立刻进行修护完善。

同时公社下令每个大队都要定期维护自己的水渠段,特殊情况也要随时检查修缮,以免出现断裂、坍塌情况。

相邻大队互相监督。

水库放水的时候,各大队的社员们都非常高兴,纷纷往自己大队的河沟、井里面引水。

先锋大队也不例外,直接就把已经初具规模的南沟用来蓄水,再抓紧时间往北疏通,把河水引进村南和西边的河里。

流水哗哗往河沟子里奔流不息,看得老头子们高兴得多抽两袋烟——周诚仁的好烟。

他们总觉得自己村的河沟还是太少、太浅、太窄,蓄水量还是不够,商量着等麦收结束种完玉米秧完地瓜,继续去西河挖沟。

自从春种的时候下了一场大雨,其他都是一些小到中雨,有时候就扔俩雨点糊弄人,根本没用。

从四月上旬到下旬这二十来天又没有下雨,天气越来越热,日头越来越毒,地可里庄稼正是需要水的时候呢。

如果没有水,虫子就多,也会大幅度影响产量。

最可怕的是夏天干旱,那才要命呢。

周功德道:“春天旱不叫旱,顶多小旱中旱,夏天旱才叫大旱呢。”

春天不下雨,可以挑水种地,对付一下熬到夏天总能下雨呢。

可如果夏天不下雨,那影响就大了。

夏天温度高,日头火辣辣的烤着地面,水分蒸发快,十天不下雨那庄稼就打卷,二十天不下雨就减产,三十天能干死。

春天干干一季,夏天旱旱一年,却是影响两年。

因为来年春天小旱的时候还得靠今年夏天攒的雨水种地呢。

要是今年夏天干旱攒不到雨水,那来天春天去哪里挑水?

真要是旱上俩月,就是妥妥的大旱之年。

所以不得不做准备啊,毕竟今年可是八龙治水啊。

老头子们纷纷点头。

周诚志:“这会儿不下雨正好收麦子。”

周诚义吧嗒着烟袋锅子,这俩月生孩子的妇女又好几个呢,安排活儿的时候怕是还得掂量掂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