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天都故意摆明了态度,要吃可以,拿钱来!
这个年代的人,都有些盲从心里,达官贵人做什么,平头百姓喜欢跟着做什么。五个大钱其实也不算贵,镇上一碗面也要六文钱,还只有几根肉丝,哪里像方氏那样,足足浇了一满勺猪肚,实在是划算。再加上早上起得早,肚子实在是饿,方氏那一锅猪肚闻着又着实香,有个家境稍微好点的新媳妇,因为过门没两年,手边还有两个余钱,犹豫了半晌,没忍住,便要方氏煮了一碗米粉尝尝鲜。
方氏便笑着煮了一大碗,又添了满满一勺猪肚,看着比给汤县令的还要多。
那小媳妇便在众人羡慕的眼光中,端了过去,在先前汤县令坐过的板凳上坐下,闷头吃了起来。
方氏的米粉今天才真正算开了张,因是花了五文钱买的,小媳妇吃得格外慢,一点一点吸着米粉,看着别人艳羡的目光,就是不好吃也变得格外好吃。
那小媳妇吃得香甜,又有两个媳妇捺不住,也找方氏下了一碗,有滋有味地吃起来。
罗天都自己看得眼馋,可是坚决不肯吃,这些都是要卖钱的。
过了中午,挑土的人重新去干活后,其实就没什么生意了,罗天都算了一下,今天一共就卖了六碗,三十个大钱,连本钱都没有卖回来,不禁有些泄气。
下午的时候,其他的媳妇大婶都收拾摊子,准备回家,自家男人在挑堤,她们要赶回家做饭,让男人辛苦了一天回家有口热饭吃。
罗天都瞅着筛子里还剩下三斤多晾干的。晾干的米粉能多放几天,她倒是不担心,水盆里泡着的还有两斤多湿米粉,最好是能今天吃掉。
她撑着下巴,眨巴着圆眼睛,有些发愁。
唉!做生意果然不是这么简单的事。
方氏眼看着没人再买了,准备收拾摊子,跟着大家一起回去。
才刚把家什装上独轮车,从堤上跑下来一个小厮模样的人,远远地对着她打招呼:“方大嫂,哎!你先别走,且等等!”
方氏认出来正是中午跟着汤县令一起来吃米粉的一个随从叫汤晗的,连忙站住了。
汤晗一阵风一样地跑到跟前,因为跑得太急,还有些上气不接下气,一张脸煞白煞白的。
方氏见他急成这样,被唬了一跳,还以为是中午吃的米粉不好,慌得不知道怎么办才好。
罗天都见方氏吓慌了手脚,不知所措,便问道:“阿叔,你急急忙忙地找我娘,有什么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