汤夫人却正是风华正好的年纪,相貌虽称不上绝色,但胜在气度雍容,也是个端庄美人。汤夫人一身衣饰虽然简单,但是细看,不难发现每件都非凡品。一身月白衣裙,素雅简洁,只有襟口和袖边不打眼的地方,用银线绣着精细繁复的花纹,透出一股低调的奢华;腕间隐约露出的玉镯,色泽饱满,水色通透,也是玉中极品。
罗天都暗想这汤夫人,出生只怕非富既贵,汤大人有此贵妻,不缺财物,只怕就是真图清名了。
大约是她盯得太明显,汤夫人略偏了偏头,一双锐利的眸子直直地落在她身上。
罗天都眨了眨眼,真心赞叹了一句:“夫人真是漂亮,就连年画上的娘娘只怕也比不上。”
小孩子童言无忌,说话更显真心,汤夫人听了脸色果然温暖了许多,连眸子也染上了一层暖意,笑着道:“这孩子真会说话。”
老太太大约是眼神不好,眯起眼睛朝罗天都看了一眼,也笑着点头:“是个乖巧嘴甜的。”
说完又让方氏坐,立时有人搬了三张矮凳来。
罗天都这才挨着方氏坐了,还好她一顿插科打混,没让她跪拜。
汤老太太这才像是对方氏母女起了点兴趣的样子,细细地问了一遍她家有几口人,平日里都忙些什么。
方氏头一回真正面对官家太太,颇为紧张,话也说不全,还是罗天都在一边口齿伶俐地一一回答了。
罗天都打定主意要让罗白宿科考,罗老头和姚氏尚在,罗白宿就主动提出分家的事,虽然最后他们一家算得上净身出户,但若有人真要计较起来,还是罗白宿的不对,说不得哪天就被人闹出来,她有心要为自家老爹开脱,在回答汤老太太的问话时,都挑些家长里短婆媳相处的乡间趣事来说,稍带提一提自己家里。她提得颇为隐晦,都是在讲些乡间趣事的时候,偶尔讲两句,众人也不疑心。
她口齿清晰,条理分明,时不时地还加上动作手势,讲得活灵活现,汤老太太听得津津有味,频频点头,道:“我只道豪门大户勾心斗角,生存不易,没想到小门小户也有这般的烦恼。”
她这个身分年纪的人,便是说什么也不会说人觉得不对,满屋子的人都点头称是。
正说得高兴时,青梅抱着汤若宁小朋友进来了。
“奶奶——”小面团一样的汤若宁,软软糯糯地拖长了声音唤老太太,又扭着小身子想从青梅身上跳下去。
汤老太太“哎”了一声,唤了声“乖孙”,手忙脚乱地接过汤小包子,摸了摸他的小肚子,鼓鼓的,显是吃了不少,这才满意了。在老太太的眼里,再没有比孙儿吃饭更重要的事了。
罗天都想起罗老头每次也是唤自己乖孙,和老太太倒是不谋而合,大约天底下疼爱孙儿辈的老人都是这么一个腔调吧。
汤若宁把头埋在汤老太太怀里,一双漂亮的猫眼则偷偷地瞅着罗天都,小脸红红的十分惹人爱,罗天都很想上去掐一把。
汤夫人首先发现这个异状,还没开口问什么,青梅察颜观色,就先回答了:“下午的时候,我瞅着方大嫂忙着蒸米粉,就带着罗小娘子陪小公子玩了一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