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氏怔了一下,她这几年和娘家走得并不近,她也就是隔年春节的时候,回娘家一趟,上次回去,因为手边没钱,还吃了娘家人好一顿排头,这一回老三生孩子,方家都没打发人来告诉她,等她知道的时候,孩子早已经生出来了,再来就是方才木上门借钱,然后被罗家人骂回去。{}
她虽然对娘家人有些失望,但到底还是方氏的闺女,自己的侄儿出生的时候,她没有在场,现在孩子满月,方家专程打发柳氏来请她,不去就说不过去了。
想到这里,她忙笑着应了,道:“三弟妹生孩子的时候,我一点也不知情,倒是错过了,孩子满月我是一定会去的。”
柳氏见话传到了,方氏也愿意来,便借口家里事多,赶着回去了。
第二天,方氏起了个早,做了早饭,等罗白宿出门挑堤后,忙忙地收拾了下,开箱子取了五十文钱,买了一斤糖,又将自己买的碎米,用米袋子装了两斤,这才锁了门,赶去卢林村娘家。
原本她是想自己去,留着两个孩子在家里,一来看家,如今家里头放了那么多钱,谨慎些最好;二来还能帮着罗白宿做饭。罗天都因为方才木的事,对方家人的观感很不好,不想放着方氏一个人回娘家,吵着也要跟去,方氏拗不过她,觉得娘家办满月酒,横竖她这礼是少不了,带着两个孩子,回去看看姥姥跟姥爷,也是好的。
卢林村跟罗家村隔了三个村子,方氏为了省钱,并没有叫车,仍是走着去的。大清早出门,到了卢林村,刚巧赶上午饭。
按理说,孩子办满月酒这么喜庆的事,应该很热闹才对,可是方氏直到进了大门,看到院子里依然冷冷清清的一片,一个来贺喜的客人也没有。
方才木的媳妇许氏坐在板凳上摘菜,看见她进来,朝灶房喊了一声:“娘,大姐回来了。”
说完屁股也没挪一下,继续低着头摘菜。
罗天都和罗名都喊了一声“大舅妈”,便跟着方氏进了灶屋,隐约听见后面许氏说了一句:“一听是来吃酒还带上两个拖油瓶,进门就往灶屋跑,光会占便宜,馋死鬼投胎。”
许氏说话的嗓门极大,就算压低了声音,还是让人听得一清二楚,罗天都跟在后面磨了磨牙,没有反驳,心里却在冷笑,她还真是来对了,方家叫方氏回来,压根就没有安什么好心。
方姥姥正在灶屋里烧火煮饭,厨房里闻着一股玉米饼子和炖肉的香味,看见方氏进来,方姥姥说了一句:“春花回来了。”
方氏应了一声,将手里的碎米和糖放到桌上,挽起袖子,要帮着做饭。
方姥姥只看了一眼方氏带来的东西,脸上扯出一抹笑,道:“我这用不上你,你去老三那看看孩子吧,自打他生下来,你还没见过。”
方氏应了一声,带着孩子去了老三住的西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