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家村就这么点大,什么事都瞒不过去,方氏她们昨晚回来,大家都睡了,所以不知道,现在知道了,定是要过来串门说闲话的。()村子里同辈之间过来说闲话倒是没什么,但是有些长辈,她们却是要亲自去看望的,比如里正一家。
因为当年姚氏状告罗白宿,幸亏老族长多方奔走,又把当初太爷的遗嘱拿了出来,才保下了罗白宿,要不然,现在罗家是个什么样子谁也说不好。对老族长一家,罗天都是打从心底里感激的。
她们先去了村里的杂货铺子,里正娘子果然正看铺子,看到她们来,忙叫她们去家里坐,又大声叫他家的两个小子,去喊罗二叔和罗二婶。
杂货铺离里正家只有几步路,里正娘子关了铺子,也回家去了。
罗天都就笑道:“我们一来,就耽误婶婶做买卖了。”
里正娘子也笑:“说什么话,平日里也没人来,再说有人要买什么东西,过来叫我一声也是一样的,不费什么事。”
到了屋里,里正娘子烧了茶,让方氏喝。
里正娘子里里外外忙活了好一会儿,才坐下,看着罗名都就赞道:“名都真是越大越水灵了,在咱们秋水镇,只怕再找不出半个比她更标致的了。”
罗天都很是骄傲,自家小孩模样是长得好,别说是秋水镇,就是在上京那样美女云集的地方,罗名都也是不比谁差的。
里正娘子夸了会罗名都,又看着罗天都,大约也是想夸她漂亮,可是有罗名都那样漂亮的姐姐做陪衬,罗天都就真的只能称得上可爱了。
方氏说了一会话,便把带来的礼物拿了出来,只是些小玩意,这边都有的,不过精致些罢了。旁人都是一样的,只有里正娘子和长辉娘的贵重些。
给里正娘子的,除了荷包一类的,方氏还特意打了一支银钗子,当是感谢这么些年里正一家对罗家的照顾。
比起周围十里八乡,罗家村算是富裕的,但是娶媳嫁女,多是一些镀银的锡簪子,有支铜簪子就已经很贵重了,这样纯银的首饰都很少,而且样式又很精致,里正娘子就从没见过这么漂亮的,知道肯定不便宜,便推辞道:“这么贵重的东西,我可不能收,你留着给名都添嫁妆吧,没几个月她就成亲了,给她留着。”
方氏就道:“咱家什么样的底子,大家都知道,尽力而为就是了,要是争这嫁妆,我就宁可把闺女留在家里,养她一辈子。”
里正娘子点头称是,又推辞了一翻,看到方氏心意坚决,罗天都和罗名都也在一旁相劝,她自己心下也确实喜爱,就收下了。
里正家有两个小子,现在也到了年纪,她正发愁没钱置办聘礼,这银簪子做得精致,可以添在上头了。
不一会儿,罗二婶就来了,后面还跟了一串小媳妇嫩媳妇老媳妇,嘻嘻哈哈的一齐进来,亏得里正家的院子够大,要不然这十来个人,连蹲都没地方蹲去。
方氏便将带来的礼物打开,让她们自己挑,不过是些绢花手帕荷包之类常见的小东西,众人各自挑了一些,又道:“五嫂这般大方,看样子是在京里发了财了。”
“可不,不然五嫂也穿不起这样的好衣裳,你看看,那料子,那花样,那绣工,放在咱这秋水镇,只怕也要卖个十几二十吊钱。”
“还是当官好啊,当了官果然就不一样了,想想以前五嫂过的什么日子,再看看现在这一身,啧!啧!啧!”有个小媳妇看上了方氏穿的那身衣裳,看了又看,摸了又摸,十分羡慕的样子,暗暗后悔当初怎么没选个读书人嫁了,说不好如今自己也能像方氏这般,做个官家太太,穿绫着缎的。
“哪里哟,就是过日子罢了。”方氏的虚荣心也小小地满足了一把,很是高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