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3章

重生农家种田忙 钱钱 1845 字 3个月前

等江夏娶了新媳妇,罗家再没有别的事,罗天都便和方氏商量,收拾东西回上京去。()现在是九月中旬,天气还不算很冷,赶路正好,等再晚些,降了雪,路上就不好走了。

她们来的时候,带了一车嫁妆,现在嫁妆都随着罗名都进了齐家,倒是轻便许多,只胡乱带些这边的土产回去就行了。

知道方氏要回上京,村里不少相熟的媳妇们,都过来和方氏送别,这几天罗家的门槛都快被人踏破了。这一日,正好里正娘子看杂货铺,因铺子里没生意,里正娘子便和左右的人家说了一声,往罗家过来了。

罗天都原本嫌吵,准备避出去的,看到里正娘子过来,心里正好有事,便留了下来。

其实也没什么别的事,这些日子罗天都将罗家村上上下下都溜达了个遍,去得最多的地方还是族祠边上那间简陋的学堂,只是木头随便搭成的一个草棚,冬天冷得要命,夏天热得要死,遇上下雨天就更不用说了,都这么些年了,那间草堂也没个人提起要去翻修一下。

罗天都去的那天,正好是阴天,碰上罗白翰在讲课。因草棚搭建的时候,没有造窗子,棚子里光线十分不好,罗白翰念书的时候,还要站在门边才能看得清。就是那样恶劣的条件下,她数了数,草棚里居然还有十来个小孩儿,没有桌子,他们就光坐在小板凳上听课,有两个小孩儿连板凳都没有,就直接坐在地上。

华溪九月的天早已转凉,孩子那么小,就那么坐在地上,连个蒲团都没有,罗天都当时看了,心里便起了整修学堂的主意,也不用修得多好,就是搭间土屋,修得结实一点,再多开两扇窗子,再添置些桌椅板凳什么的,好歹以后那些孩子们上学的时候,能有个避风雨的地方。她算了算,搭一间这样的土屋并不要多少钱,前几年她们自家建的这屋子,也才不过十几吊钱,建这个学堂,五十吊钱足够了。

她不是圣母,也不是乱好心,就是觉得看着那么小的孩子受罪,心里有些过不得。她把这主意跟方氏讲了,方氏也颇为同意。趁着里正娘子今日过来,方氏便将这话提了出来。

里正娘子一听,便叹了口气,道:“不瞒你说,因为大郎考了出去,做了官,村里人都有了盼头,越发把读书认字放在了心上,这几年来学堂认字的孩子一年比一年多,我们也想过要把学堂翻修一下,可是你也知道,咱们都是庄稼人,一年到头能糊个肚皮饱就不错了,哪里有那个闲钱,你大哥在村里提了两回,最后因为凑不出钱来,只得作罢,也就只能看着那几个孩子受罪了。”

罗天都听里正娘子诉苦,也知道她说的是实话,她在罗家村住了那些年,知道里正娘子说的不差,村民们一年到头能混个温饱那就是很了不得的事了,要不然也不能每年那么多人卖地卖儿女的。

她原本提起修学堂这事,就是打算自家出钱,没指望村里人的意思,便道:“大伯娘说的是,咱们庄稼人一年到头挣两个钱不容易,只是我寻思着,再穷也不能穷教育,再苦也不能苦孩子,咱们也是受了村子里的恩惠才能有今天,这修学堂是大事,我们也不能光看着,少不得我们也要尽一份心的。”

里正娘子一听,顿时有些喜出望外,以罗白宿一家如今在村子里的威望,只要他们家肯带头出钱出力修学堂,村子里的人必不会像以前那样不闻不问,看来这事多半能成。她做了多年的里正娘子,自然有些见识的,趁着方氏和罗天都才开口,就忙道:“这修学堂的事,是个大事儿,我一个妇道人家也不懂,不如这样,我把你哥叫过来,你们跟他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