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5章

重生农家种田忙 钱钱 1984 字 3个月前

既然棉籽是东夷人往海外引进来的,这个事情就显得复杂了许多,不是罗白宿一个夷县县令能做主的,好在县里有刘老头在,这农耕一事向来都是他负责的,罗白宿也不托大,只说这事由刘老头定夺。

2016 2016

刘老头任了一辈子的御农卿,对于农作物新品种的引进的事宜自然比别人更要清楚些,他了解了棉花的实用价值后,立即写了一封奏折,当晚就有个银甲小将到府中将信收了往上京送去。

自打知道刘老头和甘老头的身份之后,罗天都发现自己对突发情况的承受能力高了许多,看着这个来无影去无踪的武将突然出现,然后又神秘消失,她表示很淡定地接受了。

想也知道啊,刘老头和甘老头都是朝廷重臣,朝廷不可能真的放心让他们几个老头独身留在这个鸟不拉屎又跟夷人相邻的穷地方,身边必然有几个禁卫高手保护,当初他们来夷县的时候可是由卫缺亲自护送的呢!

棉花的事罗天都是插不上手了,刘老头都写了折子呈上去了,罗天都也就懒得操心这个事了,她认得棉花,知道棉花的用途是一回事,但是对于如何从东夷人手里引进种子,又如何说服百姓推广这个棉花种植,这就得靠专业人士来进行了,她也乐得轻松。

不过,她还是偷偷私下嘱咐罗白宿,如果朝廷对这事不重视,她就要罗白宿想办法给她从夷人手里弄点棉籽过来,她好捎回去,让罗家村的人种,再不济罗名都还有两个庄子,那可是她的私有物,在庄子上的地里种也可以。

总之,她十分想念暖烘烘晒了之后有股子太阳的棉被窝了。

对于小闺女的这种小要求,罗白宿还是乐于接受的,向她保证,等到今年秋后,夷人收了棉籽,就想法子给她弄点过来。

进入三月后,果然市集上的人渐渐少了,百姓们都回去育种插秧。在市集上摆摊卖东西虽然赚钱,但是百姓仍认为春耕种粮才是最要紧的一件事,只有丁五仍领着那群半大的少年们坚守在市集的阵地上,早出晚归赚些辛苦钱,当然功课也没落下,每天做完了买卖,走二十里山路回来,还得在灯下记那什么流水帐成本核算收支报表之类的,林林总总,名目繁多,十分复杂。

刚开始的时候,确实很累,每天回来后压根就不想动,但是罗天都在课业上十分严格,哪怕是累得眼皮都抬不起了,罗天都布置的课业该完成的还是要完成,时日一久,好处就体现出来了。

慢慢地,这些少年们发现,哪怕是跟县里那些经年老掌柜说起管帐的话题时,他们不光能听懂,还能跟人家讨论了,甚至有几家商铺的东家都许诺,若是以后榷场撤了,他们不去市集摆摊,可以到他们的铺子里来当个少掌柜。

能在开互市之前就早早地在夷县置下铺子的人,那都是家里有后台有门路的,都能让他们当面对着这些小少年们发生邀请,且许诺的还不是什么小工跑堂一类的,而是少掌柜,让这些少年们一下子信心爆满,于是学习起来更加用功了。

夏天的时候,京里有人给甘老头来了信,着他去东泽那边主持互市的大局。

此事甚急,甘老头也没拖延,第二日便向罗白宿辞行,连方氏要给他置办一桌送行宴都不曾接受。

罗家人送他们一行人出城,依依惜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