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月十五是中元节,因为宁皇后一直在行宫,也没有回宫,便只草草祭祀了一番,晚上设了筵席,招待行宫诸人。
皇家的筵席向来中看不中吃,罗天都听着众人对着宁皇后和一干王子皇孙歌功颂德了半天,就吃了两片卤肉,肚子饿得咕咕叫。
好不容易捱到筵席吃完了,老皇后她们照例要听戏的,罗天都耐着性子陪着听了一出“咿咿呀呀”不知道唱的是什么的戏曲,然后寻了个理由就告退了,匆匆回到“翠锦阁”。她和卫缺约好了,晚上一起去放河灯的。
卫缺果然已经在“翠锦阁”等候多时了,见罗天都回来得晚,也不曾说什么,桌上摆着前天他半夜起来粘好的莲花灯。
“你吃饭了没?”罗天都问他。
“吃了。”卫缺已经穿戴整齐,一副要出门的架式了。
“等等。”罗天都跑进屋里,取了纸笔,沾了墨水,写了三个纸条,收好了,这才道:“走吧。”
行宫外面就是碧水的支流清河,罗天都站在半山坡上,遥望河面点点星光灯火,景色十分美丽。因为是皇家行宫,清河上游几十里都没甚人烟,偶尔在半路遇上三两个提着宫灯的,多半是宫人或是像罗天都这般随同宁皇后来行宫的朝廷女眷,一路人声寂廖,和底下的热闹情形大厢径庭。
罗天都和卫缺提着三只莲花灯,选了一处无人的地方停了下来。
平静的清河河面上,飘着三两盏河灯,半明不灭的。
卫缺点了一小截蜡烛,放进莲花灯里,昏黄温暖的火光在白色的莲花花瓣里跳跃不定,映得他的脸都格外柔和起来。
罗天都从袖子里取出方才写的愿望纸条,小心翼翼地放进莲花灯里不被烛火烧到,然后将花灯平平地放到水面上。
三张纸条上写了三个心愿,一愿家人健康安泰;二愿大姐一生幸福美满;三愿卫缺一世平安。
罗天都许完了愿,看着清河河水载着那三盏花灯,一漾一漾地在河面上荡开了。
一阵风吹来,花灯里的烛火跳了两跳,几乎快要被吹灭,罗天都看得心都提了起来。放河灯都说河灯不灭才是最吉利的,虽然罗天都并不信这个,但若是刚放下去灯就灭了,想想也是很扫兴的事情。
卫缺摘了几片宽大的树叶,指尖一用力,叶片便如离弦的箭一般射了出去,分散开来,将花灯团团围了起来,很快地,风停了,花灯里烛光摇曳,终于挣扎着又燃了起来。
漆黑的夜里,只看见河面上点点昏黄的灯火,载着人们对已逝亲人的怀念,载着对未来幸福的向往,安静地通往不知名的远方。
罗天都坐在河边,看着卫缺亲手点燃的几盏花灯慢慢地和河面上其他的花灯混在一起,再也分辨不出来究竟哪几盏才是自家点燃的,方才起身和卫缺慢慢回行宫。
回到行宫,罗天都便觉得有些不对,侍卫宫人多了许多不说,那些宫人见到她,一个个都紧低着头,匆匆而过,仿佛她身上有什么见不得人的传染病似的。
“这是出什么事了?”罗天都望望卫缺,问。
卫缺拧着眉,道:“先回去。”
到了“翠锦阁”,罗天都发现院子里也多添了许多人手,原先伺候的几个宫人不见踪影,全是些新面孔,尤其是几道门的位置,更是里三层外三层,围了个水泄不通。这个时候她就是个傻子,也知道有些不妙了,当下唤了宫人过来,打听她离开不在的这段时间,出了什么事,闹得现在行宫戒备如此森严。
那宫人看了一眼卫缺,有些害怕地低下头,犹犹豫豫地只推说不知。